[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656026/2021-00716 | [ 发文字号 ] | 大足委农组办〔2021〕8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农业农村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6-24 |
[ 成文日期 ] | 2021-06-07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656026/2021-00716 |
[ 发文字号 ] | 大足委农组办〔2021〕8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农业农村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6-24 |
[ 成文日期 ] | 2021-06-07 |
[ 有效性 ] |
大足委农组办〔2021〕8号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足区“一村一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足委农组办〔2021〕8号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足区“一村一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全市乡村产业“十百千工程”部署和《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办公室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足区粮油菜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大足区芳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大足黑山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大足委办发〔2021〕2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大足区一村一品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6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大足区“一村一品”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大足区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抢抓“双城”经济圈建设及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地域相邻、优势相近,突出重点、抱团发展”原则,打造一批大体量特色产业,着力构建适合大足乡村资源禀赋的产业体系,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特制订《大足区“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投身乡村产业振兴。
二、基本原则
1.发挥优势。在发展一村一品中,要立足于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积极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2.市场导向。要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积极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产销率。
3.分类指导。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一村一品的切入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
4.农民自愿。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府引导的办法,调动和发挥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
三、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大足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持续推进粮油菜、芳香、黑山羊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持续巩固粮食安全和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本着“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推进生猪、生态渔业、柠檬、雷竹、花卉、荷莲、葡萄、柑橘、花椒、脆李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构建适合大足乡村资源禀赋的现代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绿色发展机制加快构建。9个市级脱贫村支柱产业形成,产值达到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规模效益彰显。
四、建设内容
(一)重点发展产业
一是粮油产业。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并举,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推广优质稻、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全面推进粮油品质改良;鼓励引导种植大户采取轻简化、规模化方式种植优质粮油品种。不断拓展优质粮油基地功能,形成“水稻+(小龙虾、加工、乡村旅游、科研试验示范)”“油菜+(菜、花、蜜)”等发展模式,变一产为“多产”,提升价值。二是蔬菜产业。将大足冬菜、菜薹、儿菜等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及北方重要叶类春淡菜供应基地,和“三富”产业种植供应基地。三是芳香产业。打造中国西南地区芳香之都、芳香产业创新示范高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高升镇为核心,建设万亩宜机化芳香产业示范区,打造2000亩芳香花海观光区。在高升镇建设芳香农产品加工中心。四是黑山羊产业。年生产种羊10万只以上,商品肉羊20万只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建成中国南方大足黑山羊供种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培育大足黑山羊屠宰深加工龙头企业3-5家,发展餐饮及连锁店200家以上。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将大足区建成“中国南方黑山羊产业带核心示范区”。五是生态养殖产业。联合大足、荣昌、内江打造全国重要生猪保供基地。着眼重庆夜生活市场,联合大足、荣昌、铜梁,打造稻虾(小龙虾)供应基地。六是荷莲产业。建设全国最具文化底蕴特色荷莲基地。深挖“大足石刻”与荷莲文化联系,从宝顶镇—棠香街道—龙水镇一玉龙镇,结合原有基地,增加错季错时开花新品种,植入文创元素,形成10—20万亩荷莲产业带,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文化底蕴,集荷莲科普教育、新品种试验示范、手工艺产品制作销售、莲藕鲜销、荷叶荷花茶加工等为一体荷莲基地。
(二)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给与项目、资金、政策上的帮助,发挥企业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
(三)创建一批农业知名品牌
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大足硒锶”等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加快制订完善黑山羊、冬菜、葛根等农产品地方标准,启动大足冬菜“农产品地理商标”认证和大足黑山羊“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积极争取“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大力推动“二品一标”认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提升益农信息社运营质量,壮大“三百傻蛋”“月斧山”等一批电商品牌,打通优质农产品以及扶贫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四)开展“一村一品” 示范村创建
1.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以村为单位,大力培育“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每个村(或几个村)培育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2.积极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指导有特色、发展快的村积极创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五、建设规模
2022年以前每年打造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左右,2025年前全区市级“一村一品”达到50个。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依托,发挥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组织协调畜牧渔业、水利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补齐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整合项目、资金打造高效特色产业,共同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工作。
(二)强化督导服务。把“一村一品”建设纳入乡村产业振兴考核,年终进入目标考核,建立激励推动机制。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