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算/决算>大足区预决算> 大足区预算报告

[ 索引号 ] 115001117500923541/2022-000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分类 ] 财政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财政局 [ 发布日期 ] 2022-01-14
[ 成文日期 ] 2022-01-08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7500923541/2022-00007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分类 ] 财政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财政局
[ 发布日期 ] 2022-01-14
[ 成文日期 ] 2022-01-08
[ 有效性 ]

关于重庆市大足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重庆市大足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大足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大足财政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影响持续冲击等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竭尽全力开源节流,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五年来,财政综合实力日益壮大组织收入有力,2017-2021年,财税部门克服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开财源强征管,全力做好聚财增收工作。在全市率先以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五年来,财政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从65.7亿元增长至202199.1亿元,为2016年的1.5倍,年均增幅8.7%。向上争资有力,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0亿元,获得地方政府债券117.8亿元,确保了财政年度收支平衡。

——五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一般公共预算的80%以上用于民生,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360个,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资金2.8亿元,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实施“一事一议”项目486美丽乡村项目87,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累计拨付资金9.4亿持新(改)建农村公路2,137公里。投入污染防治资金29.7亿元,实施3个湖库8条河流综合整治,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均达到目标要求。教育支出逐年增长,保证了“两个只增不减”支持新(改、扩)建学校56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7.9%。投入资金3.1亿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为经济快速复苏注入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区养老实现全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趋均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及背街小巷治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景观提升、香国公园建设等,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五年来,财政经济互动更加良好。减税降费持续加力,全区累计减税降费74.4亿元,约20万户企业享受到实惠;全区企业户数2016年累计净增12,447户,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蓄动能。财政投入精准发力,累计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0.5亿元,通过贴、免、补、奖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主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五金、汽摩、静脉、智能等特色产业加快集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商贸业态加速崛起,文旅文创产业培育壮大。企业“三创三转一上”成效明显,累计新增规上企业143家,新增在OTC挂牌上市企业15家,工业税收占比较2016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政银联动全面给力,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累计撬动银行贷款22.4亿元支持535家企业发展,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帮扶企业真情用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加快涉企政策兑现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五年来,财政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更加精细,零基预算、零结转、公开评审、预决算信息公开、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持续深化。会议费、培训费和差旅费支出更加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社区)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制度更加完善,立体式、全方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体系持续构建。坚持刀刃向内过紧日子2020年以来累计压减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6,625万元,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财政体制更加完善,调整镇街财政体制,实行“保基本”和“强激励”相结合,合理划分镇街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初步形成。债务管控更加有效,隐性债务余额及债务率逐年呈双下降趋势,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支付业务无纸化运行;在全国率先实施“电子票据”改革,得到财政部和市财政的充分肯定;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公务卡报销比例提高至100%,现金使用率大幅下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土地资产实行宗地管理,财政改革实现纵深推进。

二、2021年预算执行概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区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依法理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按照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批准的《关于重庆市大足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批准的调整预算,2021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1.全区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9,61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3,412万元,为预算的94.5%,同比增长1.1%;上级补助收入322,74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1,000万元;动用稳定调节基金755万元;上年结余115,055万元;调入资金220,909万元;收入合计1,230,075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1,016,37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2,380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71,00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687万元,年终结余87,623万元,支出合计1,230,075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10,908万元,为预算的99.8%,同比增长29.3%;上级补助收入10,42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07,400万元;上年结余31,075万元;收入合计859,807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504,31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111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32,400万元,调出资金200,000万元,年终结余17,979万元,支出合计859,807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909万元,上年结转17万元,收入合计20,926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17万元,调出资金20,909万元,支出合计20,926万元。

2.区本级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8,792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2,591万元,为预算的94.4%,同比增长1.1%;上级补助收入322,74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1,000万元;动用稳定调节基金755万元;上年结余115,047万元;调入资金220,909万元;下级上解收入487万元;收入合计1,229,733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875,7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2,380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71,00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687万元,补助镇街支出140,263万元,年终结余87,615万元,支出合计1,229,733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10,908万元,为预算的99.8%,同比增长29.3%;上级补助收入10,42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07,400万元;上年结余31,075万元;收入合计859,807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442,2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111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32,400万元,年终结余17,979万元,补助镇街支出62,057万元,调出资金200,000万元,支出合计859,807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909万元,上年结转17万元,收入合计20,926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17万元,调出资金20,909万元,支出合计20,926万元。

(二)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2021年全区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41.84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2亿元、再融资债券19.84亿元。2021年全区政府债务限额为137.6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为137.01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低于市财政下达的政府债务限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直达资金使用情况

2021年,全区共计争取到位直达资金86,320万元,分配率为100%,重点用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助力医疗体系服务能力提升,推进住房保障条件改善等方面,为兜牢“三保”底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得到持续改善,全区经济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区财政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做好开源、节流、保重、增效、风控“五篇”文章,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攻坚克难,奋力“开源”。组织收入应收尽收,强化收入形势研判,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谋划项目向上争资,精准契合政策导向,向上争取政府债券及优惠政策支持,2021年累计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3.3亿元、新增债券额度22亿元、获得再融资债券额度19.84亿元。主动挖潜盘活存量,实施存量水库PPP项目,接续开展城乡文旅服务运营一体化PPP项目、双桥城市综合服务一体化PPP项目,盘活政府闲置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收入27亿元。清理收回结转结余资金3.5亿元,盘活预算外账套存量资金2,929万元,消化暂付性款项资金5,304万元。落实政策培植财源,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收和社保费17.4亿元。发挥产业发展资金引导激励作用,成功申报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专项奖补资金5,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政府性担保机构资本金以及融资风险资金池。优化涉企财政奖补政策,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助资金1.7亿元,实现财源可持续发展。

——量入为出,控支“节流”。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从“紧”压缩支出规模,全面实施预算公开评审制度,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投入,优先安排重点急需项目,年初预算公开评审节减率5.9%。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1,353万元。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无预算不开支”原则,规范重大项目支出审核,做到有保有压,有促有控。

——统筹兼顾,突出“保重”。牢牢守住“三保”底线,编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做好养老、医保、低保、特困等政策性兜底,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2.8亿元,惠及群众6.4万人;安排就业补助和职业技能提升资金5,403万元,职业技能培训惠及15,417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亿元,贴息金额2,600万元。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拨付疫情防控资金4,608万元,保障核酸检测等物资储备和隔离点运行;区医保基金投入1,488万元,全区免费疫苗接种167万剂次。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24亿元,保障教师待遇和生均公用经费,新(改、扩)建学校21所。衔接乡村振兴开新局,安排区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500万元,资助脱贫户中职以上学生1,221人,支持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优质粮油菜、芳香、黑山羊、冬菜、雷竹等一批特色乡村振兴产业。拨付资金2.4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拨付资金5.8亿元,保障以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治理工程,全区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统筹中央基建和专项债券资金3亿元,推进医疗机构业务综合楼建设和医疗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实施127个老旧小区改造,改12,956户居住环境。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面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构建“制度+技术”管理机制,整合项目库、政府采购等功能模块,促进预算管理规范高效运行。优化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把握“绩效先行”原则,全流程规范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机制。在推进部门绩效自评及公开工作基础上,对全区21个重大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5.3亿元。利用“互联网+”模式,完成非税收缴电子化全国统一标准系统改革,打破缴款的区域限制和行业壁垒;打造网上“智慧食堂”,实现交互零延迟、服务最快捷。加强投资成本管控,全年共计预算评审、结算评审项目74个,审减2亿元,审减率达7.6%。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节约财政资9.9亿

——坚守底线,抓好“风控”。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密切关注财政运行风险,加强财政库款和直达资金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和防控研判;聚焦审计监督工作,健全审计整改台账,落实销号制度。常态化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工作,督促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牢把“控制新债是基础,化解旧债是关键”思想,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债务巡视整改的要求,按债务化解方案推进目标落实全区综合债务及债务率实现双下降。

三、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区财政认真落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控。

(一)强化政策把控,促发展。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财政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各大园区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实施“助保贷”、“银政通”、“实体企业信用贷”、“创投基金”等,助解企业融资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稳企业、保市场主体,涵养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强化预算管理,保平稳。紧盯全年收入目标,依法加强税费征管,挖掘潜在税源、开发增量税源,大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提升收入质量。牢固树立“紧日子”思想,梳理细化部门预算各项支出的定额标准,下调部门日常公用经费、车辆运行费标准,继续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新增项目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

(三)强化债务管控,防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夯实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从源头上严防新增债务。加强债券项目储备,做好债券申报工作,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2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缓解了预算安排还本的压力。按照2018年上报的化债计划有序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努力降低债务风险。

(四)强化审计监督,建机制。积极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专项债券及疫情防控专项审计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明确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提高整改实效。深入分析审计突出问题的原因,将问题整改与推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结合,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整改到位。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尤为重要。区财政在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政府压减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实施PPP项目、资产变现等方式筹措资金,顺利实现全年收支平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认真贯彻区委重大部署安排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财经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支柱产业支撑不足,收入增长缺乏后劲,加上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以及土地市场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冲击,财政增收乏力,有限的财政供给保障能力与刚性支出地飞速增长、旺盛的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收支平衡压力大。二是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预算刚性约束不足,支出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资金资源配置效率不佳,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够筹资渠道不够多元化,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结果运用不够,过“紧日子”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三是债务风险需要高度关注。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逐年增加,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艰巨,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仍需密切关注。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砥砺前行,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推动大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2022年预算草案

(一)2022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按照区第三次党代会绘制的宏伟蓝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相关要求,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确保全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477,920元,同比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185,520元,同比增长7%;上级补助收入247,610万元;动用稳定调节基金22,68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8,000万元;上年结余87,623万元;调入资金220,000万元,收入总计1,123,840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1,020,57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5,25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68,005万元,支出总计1,123,840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488,000,同比下降4.5%上级补助收入4,58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5,000万元;上年结余17,979万元,收入总计525,560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279,45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10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5,000万元,调出资金220,000万元,支出总计525,56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25,000元,相应安排支出25,000万元。

(三)区本级收支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477,099元,同比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184,699元,同比增长7%;上级补助收入247,610万元;动用稳定调节基金22,68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8,000万元;上年结余87,615万元;调入资金220,0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487万元,收入总计1,123,498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937,22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5,257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68,005万元,补助镇街支出83,012万元,支出总计1,123,49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488,000元,同比下降4.5%;上级补助收入4,58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5,000万元;上年结余17,979万元,收入总计525,560万元。相应安排本级支出275,77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1,108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5,000万元,补助镇街支出3,678万元,调出资金220,000万元,支出总计525,56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拟安排25,000元,相应安排支出25,000万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保障2022年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召开前区本级正常运转及落实民生政策,已预安排资金75,498万元,其中:保障部门正常运转68,742万元,保障落实民生政策6,756万元。

(四)2022年支出拟安排的主要方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区财政将紧紧围绕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以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财政金融协同,实施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引导各方面资金资源集聚全区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国家高新区创建,落实“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完善经开区、高新区和石刻文化公园新城财政管理体制助力各大园区扩容提质,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加快工业产业迭代升级护航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健全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鼓励国有企业以市场化主体身份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着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大足石刻保护研究与传承,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筹集资金,支持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加速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旅游营销宣传,助推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释放新活力。

——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推动更好的教育,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各阶段教育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就业稳岗、创业担保投入,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补贴,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良性发展,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做好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资金保障。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性基金和政府债券统筹力度盘活“资源、资产、资金”拓展筹集渠道,统筹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市郊铁路合大线、重庆中心城区至大足轨道交通等建设。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城区垃圾分类,让城市焕发靓丽“容颜”,提升城市品质。

——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改善。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攻坚任务相匹配,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空气污染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支持城区、镇街污水处理厂升级及管网改造,加强濑溪河、怀远河、太平河等流域断面监测生态修复;抓好土壤污染防控,规范淤泥、建筑垃圾等固废处理。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强化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全域国土绿化,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全面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教育、医疗、健康、住房、饮水等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着力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强化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让“零钱变整钱”,重点围绕优质粮油菜、芳香、大足黑山羊为核心的农村产业开发推进农村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用好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及股权化改革等政策工具,落实农业保险补助政策。加快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村级公益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2022我们将认真贯彻区委部署安排,落实本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审查意见和决议决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发展信心,主动积极作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强化收入统筹,找准收入增长“着眼点”。依法依规组织全区收入,做好园区、重点产业、大型企业的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及辅导,畅通协税、护税机制,完善园区、部门收入绩效考核机制,下大力气增强综合治税效能,探索以数治税,压实各项收入执收部门责任,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强化“五清”结果应用,加大欠缴追收力度。统筹土地供应规模、时序,利用好土地资源,科学测算工业用地成本。从存量政府资产中挖掘潜力,继续推动财政、金融及社会资本深度合作,盘活政府闲置存量资产,为持续发展争取财力空间。用活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及申报工作,建立向上争资争项目标责任制,大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新增政府债券额度,为区级财政解压松绑,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规范支出管理,抓住优化结构“关键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党政机关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逗硬执行零基预算,强化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财政账户管理和临聘人员管理。持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各类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管好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跟踪问效,更加注重园区投入产出比。加强“项目池”和“资金池”的有效衔接,增强投资绩效观念。车辆维修、临聘人员、信息化、规划编制等项目实行部门归口统一管理,集中财力做好全区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重点工作的财力保障。

——深化财政改革,寻求提质增效“突破点”。运用系统化思维、信息化手段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持续完善预算、国库、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配套制度。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和运用,树立“无标准、不预算”的理念,强化支出标准在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运用,让“花钱”更规范。创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继续加强绩效指标库建设,对新增重点专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推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底线思维,防控财政运行“风险点”。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不相容内控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支付电子印章管理和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持续防控债务风险,依法落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义务,全力争取再融资债券,缓解政府偿债压力。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及融资行为,统筹规范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坚决不碰新增隐性债务红线。做好风险预警监测,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全力维护资金链安全。加强融资成本控制,持续优化债务结构,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城市经营管理能力,增强片区开发意识,深研国家政策,深化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减少政府资源和资金的消耗。

——强化监督问效,踩准主动作为“发力点”。加强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管理,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深入开展财政财务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加强国库资金动态监控,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持续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做好预决算、政府债务信息等公开,增强支出透明度,主动接受人大及社会监督。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区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大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下载:

附件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和2022年财政预算.pdf
附件二:2022年预算三公经费公开.doc
附件三:2022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docx
附件四:2022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docx
附件五:大足区2022年预算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资金的说明.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