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建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专栏,根据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关于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教技资〔2025〕37号)文件精神,结合大足区的实际情况,现面向全区教师开展此次案例的征集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教师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9月21日止
三、案例内容
1.案例可根据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框架(附件1),围绕教、学、评、研、育五大教育教学主场景,聚焦典型场景应用描述和微场景示例,以问题为导向,以各类通用、垂直类人工智能平台工具为抓手,形成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典型案例。
2.案例的平台工具选用必须基于国内的人工智能平台工具,工具选用要根据问题解决需要选择适切的工具和功能,体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效率提升、质量优化、个性化育人的价值作用,形成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高质量案例。
3.案例内容要注重导向性和适用性,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应用人工智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符合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避免出现惰化思维能力、影响独立思考等倾向。要注重法治道德、安全隐私、文明诚信等人工智能伦理和责任落实,坚决反对抄袭、造假、违反知识产权等不良行为,营造文明健康数字环境。
四、提交规范
1.每个案例需提交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信息表、课件及案例解说视频,缺一不可。(模板及要求见附件2、3)。
2.案例视频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案例概述(2分钟以内),介绍案例解决的教育教学场景主要问题、采用的技术方式方法。二是过程与方法(6分钟左右),介绍人工智能平台工具选取,应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三是成效与经验(2分钟以内),介绍应用成效,总结应用经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技能或策略。
3.提交格式:案例信息表填写后分别以PDF、Word文档格式上传(PDF版需盖章),课件以PPT形式上传;案例视频以1080P的MP4格式上传。
五、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概念性错误及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案例,取消参加资格。
2.作者应对案例的原创性、真实性负责,非原创的部分需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案例作者承担。
3.参与活动教师应对报送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六、参与方式
1.第一作者身份,最多报送1个案例;每份案例鼓励跨校实践应用、跨校合著共同完成。
2.参赛人员于将“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信息表”(附件2)的Word版本与加盖公章的PDF版本(缺一不可),以及PPT课件(只能是PPT课件)、10分钟以内的案例视频等4项参赛资料,以“学校简称+姓名+《案例名称》电话号码”的格式命名,如:技财中心陆浩《AI工具在教师素养评价中的应用实践》13300000000.docx,统一交学校。
3.学校安排专人整理学校教师的案例,以“学校简称+数量”建立文件夹(如:技财中心3件),将所有教师的参评案例放在此文件夹中(不压缩),然后填写“推荐案例信息汇总表”(附件4),汇总表命名为:学校简称+数量.docx。通过微信的方式传区技财中心。
4.优秀案例将被推荐至市技装中心参与遴选,被成功遴选的案例,将由区技财中心电话通知案例作者,案例作者登录本次参评平台上传案例作品。
七、活动奖项
活动结束后,区技财中心将按照一定的比例评选出区一、二、三等奖。由区技财中心颁发荣誉证书。
未尽事宜,请与区技财中心陆浩(电话:64360077)联系。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技术资源发展和财务管理中心
2025年7月17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