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戊:“创新创业”推广人
李方戊向记者展示千手观音剪纸作品
在我区举办的各类展会上,总有一个欢乐的身影:穿着或红或绿的装扮,手里舞着一张“二人转”手绢,口里说着自创的“顺口溜”,身体有节奏地摆动起来。人们总是很快地聚集到他所在的展台前,听他绘声绘色地推荐各类产品。这个人叫李方戊,热衷于将更多本土“创新创业”的产品“变成”商品,并获得更好的价值。熟悉他的人,喜欢说他是“创新创业”的民间推广人。
在我区举办的各类展会上,总有一个欢乐的身影:穿着或红或绿的装扮,手里舞着一张“二人转”手绢,口里说着自创的“顺口溜”,身体有节奏地摆动起来。人们总是很快地聚集到他所在的展台前,听他绘声绘色地推荐各类产品。这个人叫李方戊,热衷于将更多本土“创新创业”的产品“变成”商品,并获得更好的价值。熟悉他的人,喜欢说他是“创新创业”的民间推广人。
“大足剪纸”项目获全国金翼奖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在“创新创业”推广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庞书麟老先生的剪纸作品——千手观音时,立刻有一种想要让更多人看到的冲动。”李方戊告诉记者,“大足剪纸”是我区农耕文明时期十分兴盛的一种文化,2013年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月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足的宝贵财富。虽然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大足剪纸”在传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很多时候她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们区有成功的典范。”李方戊立即联想到了石雕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尤其是获得过“联合国教科委民间工艺美术家”“重庆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的刘能风老师的作品更是名声大噪。“如果能把这么美的作品变成商品,对于‘大足剪纸’的传承也大有裨益。”
他的想法与“大足剪纸”第四代传承人粟未希一拍即合。粟未希潜心创作,李方戊负责销售。“大足剪纸”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好地与石刻文化进行了结合。粟未希抓住这个特点努力创作,《媚态观音》《日月观音》等作品陆续问世。
2016年,为了提升单幅剪纸作品的附加值,他们又创新性地开发出用金箔进行剪纸创作。当年,以美轮美奂的《数珠观音》为代表的“大足剪纸”创新项目凭着全市综合类一等奖的殊荣,进入第二届中国创翼大赛决赛,并最终获得了全国金翼奖及各类奖励资金约十万元。
因为创新,“大足剪纸”项目一炮走红,这也让李方戊信心倍增。他带着作品参加各类会展、交流,与高端酒店、景区、文化和旅游企业合作,渐渐打开了“大足剪纸”的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欢上了剪纸商品。
目前,致力于该项目的大足未希剪纸艺术有限公司,又先后开发出了剪纸移植容器、磁悬浮剪纸等新型剪纸的艺术形式,这也将为“大足剪纸”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产品更有生命力
作为李方戊进行“创新创业”推广的第一个项目,“大足剪纸”项目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动力。出于对大足本地特色的喜爱,他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回龙干巴牛肉。
回龙干巴牛肉因为做工考究、口味出众,深受我区消费者的喜爱,却一直苦于没有专业化的生产标准和评价体系。“好的生产工艺应该得到传承。”李方戊又与回龙干巴牛肉的生产企业重庆烹小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共识。
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好评。可由于市场预估时没有充分考虑产品保质期只有半年的特性,致使部分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虽然损失巨大,心里也非常难过,但这一次更让李方戊体会到了:必须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才会更有生命力。
传统的工艺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会让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回龙干巴牛肉”通过新一轮的技术攻关,其工艺成为了大足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回龙干巴牛肉产品,也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消费者喜爱产品称号。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李方戊担任大足区青创会执行秘书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他在青创会的帮助下,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佘胖子凉虾”因为滑糯清爽,柔软清甜,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他们独创的蔬菜凉虾,提取有机蔬菜营养绿叶素和大米制浆混合而成,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他们又在让凉虾变得五彩缤纷上下功夫,推出了采用泰国进口大芒果果肉提取和大米米浆混合制成的芒果凉虾、用火龙果果肉和大米米浆制成的火龙果凉虾等,这些不仅改变了传统凉虾只有白色的单一样子,还给了人们不同的口感体验。该项目参加了大足区2018年创新创业大赛并一举夺得了二等奖,现在已在沙坪坝、南坪、江北等地开了三家直营店。
除此之外,永利刀具获得首届重庆优质文化旅游商品称号,龙之艺女士刀获得优秀文旅商品称号,古龙茶叶获得重庆市“老字号”称号,邓鼎计火锅底料获得重庆市老火锅底料等……
“推广并非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推广”李方戊认为的推广是通过不断的整合,将更多的产品变为商品,在获取更多知晓度的同时也能获取长效的利益,使之更具生命力。
享受创新创业的过程
在所有李方戊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他大多担任营销工作。为了做好营销,他想了许多办法。除了在各种展会上,总是能巧妙地抓住更多人的眼球,什么“大足石刻龙水刀,龙之艺菜刀全国畅销”,什么“山外青山楼外楼,回龙干巴牛肉第一流”等自编的顺口溜,他更是信手掂来。
虽然李方戊学习的专业就是营销,但在实际营销过程中,他也难免遭遇白眼、不解,甚至没来得及听他讲一句话就把他“轰”了出来。每每这个时候,李方戊总是不断鼓励自己,抱着更加热忱、谦虚的态度,向别人反复介绍大足本土的好产品。
尽管工作辛苦,前进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却表示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而且将之视为自己的事业,“与更多的人一起创新创业,我不仅能获取产品的销售提成,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未来如何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提升本土产品和品牌的价值,是这个民间推广人当前思考最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