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六稳六保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1-0011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1-01-29
[ 成文日期 ] 2021-01-29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1-0011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1-01-29
[ 成文日期 ] 2021-01-29
[ 有效性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 就业服务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

失业登记是政府掌握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的重要手段,是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的基础工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3号)要求,切实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失业登记对象

失业登记对象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乡劳动者。本通知所指劳动年龄为年满16周岁(含)至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在内地(大陆)就业后失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和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港澳台居民)参照执行。

二、拓宽失业登记办理渠道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用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受理劳动者失业登记申请。线下渠道包括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综合性服务场所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统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受区县级以上人社部门委托承担残疾劳动者失业登记工作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线上渠道包括重庆市掌上12333 APP以及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开设的失业登记全国统一服务入口。

三、规范失业登记受理审核

(一)线下失业登记受理审核

劳动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填写《重庆市失业登记申请表》(附件),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失业原因,并由本人对填写信息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其中,内地(大陆)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指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居民的有效身份证件指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高校毕业生、刑满释放人员、退役士兵等人员申请登记时,还需审核本人身份资料。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即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失业登记。需要办理《就业创业证》的,免费发放。高校毕业生、刑满释放人员、退役士兵等人员身份认定后,在失业登记信息中注明人员身份。

劳动者信息真实性存疑以及其他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查的,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电话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失业状态等进行调查,调查需要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以适当方式主动反馈办理结果。

(二)线上失业登记受理审核

劳动者登录重庆市掌上12333 APP或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按要求填报个人信息并提交有关资料,并由本人对填写信息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通过重庆市掌上12333 APP受理的失业登记申请实行“秒办”,由平台自动比对核验有关身份信息,并即时反馈办理结果。通过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受理的失业登记申请由申请人指定的常住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需在自劳动者提交申请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以适当方式主动反馈办理结果。

四、强化登记失业人员服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打通服务链条,优化服务流程,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要主动联系登记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登记表》记录信息基础上,为其提供分级分类服务,并全程记录提供服务、落实政策情况。具体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一)摸清登记失业人员基本信息,详细了解失业原因、技能水平、就业意愿,介绍后续就业服务、失业登记注销条件等信息。

(二)介绍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提供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清单。政策清单应包括政策名称、享受对象、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受理机构等。服务清单应包括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清单应包括机构名称、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经办项目等。

(三)对有培训就业意愿的登记失业人员,推介就业创业政策和职业培训项目,开展求职技巧指导,精准匹配岗位信息并回访求职结果。

(四)对有创业意愿的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实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政策落实等服务;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协助办理贷款申请。

(五)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计划,明确服务项目和步骤,开展心理疏导,组织参加职业培训,跟踪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其中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创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优先安置。

(六)对符合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条件的,在主动介绍相关政策内容的基础上,同步受理政策申请。

(七)对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一并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发放。对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业务的失业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一并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业务。

五、加强定期联系和动态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登记失业人员日常服务,实时录入服务情况及结果,帮助其尽快就业创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同时,鼓励登记失业人员主动报告求职经历和就业状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通过信息比对或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每月至少进行1次跟踪调查,了解劳动者就业失业情况。对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失业保险待遇、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纳入人社信用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失业登记动态管理,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注销其失业登记,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告知(移居境外、被判刑收监执行、死亡及无法取得联系的除外):

(一)超出登记年龄:已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二)处于就业状态:被各类用人单位录用或招聘的;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已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三)终止就业要求:入学、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被判刑收监执行的;死亡的;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连续6个月无法取得联系的。

六、加强组织保障

失业登记是做好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各区县(自治县)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不得以人户分离、户籍不在本地等为由不予受理。要加大对劳动者的政策服务宣传力度,公开线下服务机构和线上服务途径以及失业登记流程等信息,让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及时得到政府政策服务帮扶。

附件:《重庆市失业登记申请表》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0年4月7日

附件

失业人员登记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健康状况


失业时间

年      月

证件类型


证件号


户籍性质

□家庭       □集体      □城镇居民家庭   □农村居民家庭  

文化程度

□小学       □初级中学  □普通高中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中专技校   □大学专科或同等学历    □大学本科或同等学历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无

人员类别

(可多选)

□高校毕业生       □4050人员             □零就业家庭人员     

□低保家庭人员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去产能企业职工      

□特困救助供养人员 □复员退伍军人         □残疾人员     

□刑满释放人员     □戒毒康复人员         □初高中毕业生    

□农民工           □中职毕业生           □西部志愿者

人员类别证件号码


户籍地址

省(区/市)市(州)县(区)(详细地址)

常住地址

省(区/市)市(州)县(区)(详细地址)

职业(工种)资格及等级或

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及级别

1



2



3



联系方式

手机


固定电话


电子邮件


其他


失业原因

□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               

□被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企业破产倒闭终止劳动关系

□从机关事业单位被辞退解聘

□从各类单位辞职

□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业主停业、破产

□终止从事个体工商户

□承包土地被征用等情况

□从事一定收入的劳动,但月收入低于当   

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退出公益性岗位

□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

□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

□其他:__________(请填写)

是否申领失业保险金

是     □否

求职意向

1


2


3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本人承诺填报的以上内容均真实、准确、有效,如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本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同时纳入人社信用记录。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的为必填项。

2.如健康状况为残疾,需注明伤残等级。

3.初次办理的申请人需出示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原件。

4.高校毕业生、刑满释放人员、退役士兵等类别申请人需提供毕业证书等身份凭证复印件。

5.办理《就业创业证》的申请人,需提供近期2寸免冠登记照1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