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大足数据> 统计数据

大足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

日期:2021-01-08

大足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

根据会文书记调研区统计局时作出的“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区委办公室、区统计局立即组成专班,分赴相关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按照“问题找精准、措施更实在、成效要明显”要求,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服务业基本情况

(一)主要行业分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与三次产业划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也是此次调研的主要范围。根据重庆市季度区县GDP统一核算方案规定,服务业主要包含六个板块:(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批发和零售业;(3)住宿和餐饮业;(4)金融业;(5)房地产业;(6)其他服务业,包含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非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二)总体发展现状

1.从产业占比看:服务业有差距

从三次产业占比看,即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按照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

1大足产业结构与全市、全国比较(单位:%

据统计,2019年大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55.436.4,服务业占比较全市、全国分别低16.817.5个百分点(图1)。其中,重庆三次产业占比为6.640.253.2,全国为7.13953.9

2.从产业内部看:服务业有潜力

对近年来第三产业内部板块进行分析,发现各重要板块增速都较慢(表1),要实现GDP总量反超荣昌,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周边地区发展第二产业齐头并进时,需要在重视工业发展时也同步发展服务业。

1大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2019

2018

2012

增加值

比重

增加值

比重

增加值

比重

第三产业

235.2

36.4

109.2

36.7

72.7

29.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1

3.0

19.2

3.7

12.8

5.2

批发和零售业

58.2

9.0

20.7

4

12.3

5.0

住宿和餐饮业

12.5

1.9

13

2.5

8.2

3.3

金融业

17.9

2.8

22.1

4.3

4.3

1.7

房地产业

25.5

3.9

17

3.3

5.2

2.1

其他服务业

101.4

15.7

98.2

19

9.5

3.9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8个大类。通过2020年前3季度数据来看,道路运输业占该门类比重80%,邮政业占比10%,主要评估指标涉及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增速。目前,由于客运周转量数据通过联网购票系统进行统计,不包括公交车、出租车运输量,高铁运输量,私家车和非法营运车辆运输量。随着城乡客运一体化、高铁分流、私家车出行分流等因素影响,客运周转量因时代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无法改变。

1.货运周转量面临较大压力。一是由于我区货物运输企业规模不大,相比外区(外省)物流企业发展较慢,造成区内大量运输业务被外地企业承接而无法入统。比如,双桥经开区的立坤和沣达通两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其进出口货物运输业务基本被外地企业承接。二是区内镇街之间的货物运输因散乱而无法统计。三是高速公路下道口计重收费指标占货运周转量比重50%,由于全区运出货物较多,运进较少(运出货物未纳入统计指标),致使该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四是货运企业呈“散小乱”现象。目前全区有普通货物运输注册登记车辆6181辆,注册登记的货运企业167家,具有一定规模(车辆数50辆及以上)的企业仅9家,且全部从事卖车业务,仅规模不大的仕瑞运输公司从事货运服务。现有货运车辆主要以24吨位小型货车为主,4.5吨以下货车不纳入数据库,20吨以上大型货车较少,导致总吨位不高。

2.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受多因素影响。一是入城证短缺。电动三轮车入城证实行限量管理,目前邮政业限制为13个,但根据业务增长实际需要16个。二是投递车易被处罚。目前投递人员部分通过自带长安车投递,为明确用于邮政投递生产,虽在每车挡风玻璃处放置中国邮政标识,但出班投递时被以“人货未分离”遭受处罚已达20次。三是经营刀具业务受限。目前龙水五金电商卖家的刀具产品以套装为主,含有剔骨刀、屠宰刀(刃长规格为14cm16cm)、水果刀等,日均出货量在1万件/天。由于邮政监管部门和区级部门还未协调好监管要求,对刃长规格超过12cm的尖刀禁止收寄,预计造成邮政寄递收入少增收15%。目前该业务一直被其他“散小乱”快递公司承接,导致业务量数据无法入统。

(二)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方面

1市场主体总量多,但限上数量较少。截至目前,全区批发零售类市场主体41280户(法人企业4599户,个体36681户),限上批发零售市场主体306户,占市场主体比重0.74%。住宿餐饮类市场主体8978户(法人企业859户,个体户8119户),限上住宿餐饮企业193户,占市场主体比重2.15%。归纳原因,主要是企业不愿上限入统。虽然出台“三创三转一上”、企业“红名单”等制度,鼓励优质企业积极入统,但企业仍存在顾虑:一是会增加报表工作量;二是担心通过统计数据导致自身多缴税。

2.企业性质与统计制度不符而无法入统一是区内部分企业已有一定规模,但因属于分公司不能入统。比如,西南建材城商业综合体的管理企业、永辉超市、新世纪等属于分公司,目前非企业法人不能入统。二是企业的实际规模与纳税类型不符而无法入统。比如,民心大药房、圆梦孕婴等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营业额,也就无法提供符合入统标准的材料。就目前来看,若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正在洽谈的民生物流企业等仍以分公司形式落户大足,对拉动全区商贸业和服务业增长仍不能发挥作用。

3个别企业基数大,数据波动影响大。个别经营不善、业绩大幅下滑、经营形势扭转无望的市场主体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比如,蓝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2019年销售额达22.8亿,今年因自身原因,连续3个月无经营数据,该企业是否正常经营将严重影响批发零售业的增长速度。再如,凯瑞科信9月开始从工业报送数据,批发零售业停报,导致产生20多亿的数据缺口,若不及时通过改制带基数退出,将直接影响数据质量。

(三)金融保险业方面

目前服务业贷款余额176亿元,占全区贷款总数395亿元的44.58%,总体来看金融支持服务业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服务行业客户通常是轻资产企业,抵押物较少,资产实力弱,融资困难。尤其是高科技软件服务企业,抵押担保不足,而传统的金融产品难以匹配。二是服务业主要是现金收付,无应收账款,存货按需采购,按照流贷管理办法很难找到资金缺口,在客户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需求,银行也无法匹配相应的资金支持。比如,贷款中交通运输租赁商务服务领域贷款较大,占贷款总数的23.2%,但两个领域贷款基本是国有企业;住宿餐饮贷款较小,为2087.7万元,金融支撑该类行业效用不大。

(四)房地产业方面

1.主要指标基数过大。由于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基数过大,建筑指标存量数据基本用完,直接影响后期增速。比如,202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大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0.3%,列主城都市区第9位,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北碚区、潼南区、荣昌区,分别为28.4%18.2%12.4%。但实际上,我区2020年前三季度的商品房销售总量超过荣昌区。今年7月为了保持增速不下降,一次性推出17万方存量数据,属于近年来的最高纪录,目前面临“新房不建、手中无策”状况。

2.土地供应严重不足。3年来,全区仅推出俊豪圣玺府地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虽然今年推出的吾悦广场地块,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但新的用地指标、用地计划若不能跟上,不仅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持续增长,还将直接导致全区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数据增长。若20216月前再无新增商住项目跟进,明年增速将呈现负增长。

3.缺少高端物业管理企业。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不仅需要前期建设,更需要后期管理。目前全区规上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仅4家,由于城市商业布局不够优化,住宅小区建设品质不高等,直接限制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

(五)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方面

目前,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8%,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统计基础薄弱,问题最多的板块。规上入统行业空白亟待填补。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具体涉及8个门类,共计23个大类。其中,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13个大类,非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10个大类。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共计11家。具体包括,营利性服务业8家,分布于4个大类,9个大类为空白;非营利性服务业3家,分布在1个大类,9个大类为空白,累计有18个大类为空白,与周边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表2。在结合全区具体发展情况分析后,发现多数行业具备相当的发展优势、发展基础,需要针对性填补空白,确实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劣势行业仅是极少数。

2 2019年度部分地区“其他服务业”发展情况

地区

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规上其他服务业企业(个)

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个)

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个)

大足

15.7

-11.2

21

8

3

江津

20.1

12.4

111

25

30

永川

15.1

30.8

82

51

14

潼南

17.6

15.3

43

24

14

铜梁

15.9

26.4

45

31

14

荣昌

18

11.3

22

3

19

三、对策建议

抓实抓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根据大足现有情况,首要是“把篮子中的鸡蛋增多”,不断做大服务业入库入统数量,再把有限资源应统尽统,才能“把鸡蛋的总量做大”。

(一)建议明确职能职责,尽快补齐行业空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全区“十四五”规划重点盯紧增长潜力较好、有一定潜力的行业,尽快从统计角度补齐行业发展的短板,让统计数据全面展现发展成绩。比如,从行业构成看,服务业共分为15个门类46个大类,各行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劣程度不同。目前发展较好且有增长潜力较好的行业,有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道路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商务服务业,邮政业,教育;发展一般,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有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发展一般,具有一定潜力的行业,有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租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水利管理,土地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劣势行业为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体育。

(二)建议开展全面清查,形成入库培育清单。一是由区领导牵头成立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区发改委具体牵头负责,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分别提供分行业的正常经营、正常纳税、购买职工养老保险的企业名单。各主管部门根据名单进行全面清理,报区发改委建立全行业升规入统培育库,并做好名录库的后期动态管理。对清理出的不属于本部门管理的企业名单,注明主管部门后及时反馈,由发改委重新分配。二是加大符合条件企业入统入库力度。争取每月入统一批当年新开业企业,年度集中入统一批“四下升四上”企业。同时,根据行业的优劣势明确入库,优势行业全面发力,有潜力行业深入挖掘,劣势行业针对性培养。对培育库中的企业,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目标、定奖惩等措施,做好跟踪服务。

(三)建议完善优惠政策,抓好重点扶持。完善《大足区企业“红名单”制度》,将“红名单”准入条件增加一条,进入红名单企业必须是规模以上的在统企业。研究制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升级为一般纳税人,继续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待遇。加强与邮政管理局七分局对接,出台扶持五金刀具寄递的相关政策文件。以绿色金融改革、建立经济部门信息综合大数据系统等为着力点,每月提高一批企业信用评级,强化银企对接效率。将统计思维贯穿发展全过程,鼓励民生物流等新招引项目在足注册登记法人企业,在资金、项目、用电、用水、用气、企业减负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进万达广场等国内知名企业,用优质企业的优质服务推动城市高品质提升。

(四)建议打通重要堵点,推动改革发展。尽快完成凯瑞特等无发展能力的较大企业通过改制带基数退出,保障统计数据平稳过渡。推进部分领域改革,研究民办高校实行企业会计制度,成立企业整合区内上下游货物运输、物流业务等,促进规模化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应统尽统。年底前完成产业、空间、交通协同发展与布局等专题研究报告,指导城市建设,20216月前新推一批商住项目,确保明年房地产增速不受影响。

(五)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企业支持。用好“千名干部进千企”政策,每月定期报告帮扶情况,每季度定期梳理解决帮扶困难。把服务企业摆在首位,与企业老板谈真心、交朋友,把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家,真正从思想上打消大多数企业怕露家底、担心成长为限上企业后其上报数据作为征税依据,不愿上限入统、如实上报的思想顾虑。对特别不配合工作的典型企业,重点加强统计法规宣传,明确企业应尽责任义务,必要时由区统计局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形成抓典型、推全局的工作局面。

(六)建议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区发改委每季度组织升限入统工作调度会,通报进展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将升限入统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年终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