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
大足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
根据会文书记调研区统计局时作出的“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区委办公室、区统计局立即组成专班,分赴相关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按照“问题找精准、措施更实在、成效要明显”要求,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服务业基本情况
(一)主要行业分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与三次产业划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也是此次调研的主要范围。根据重庆市季度区县GDP统一核算方案规定,服务业主要包含六个板块:(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批发和零售业;(3)住宿和餐饮业;(4)金融业;(5)房地产业;(6)其他服务业,包含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非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二)总体发展现状
1.从产业占比看:服务业有差距
从三次产业占比看,即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按照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
图1大足产业结构与全市、全国比较(单位:%)
据统计,2019年大足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55.4:36.4,服务业占比较全市、全国分别低16.8、17.5个百分点(图1)。其中,重庆三次产业占比为6.6:40.2:53.2,全国为7.1:39:53.9。
2.从产业内部看:服务业有潜力
对近年来第三产业内部板块进行分析,发现各重要板块增速都较慢(表1),要实现GDP总量反超荣昌,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周边地区发展第二产业齐头并进时,需要在重视工业发展时也同步发展服务业。
表1大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 ||||||
|
2019 |
2018 |
2012 | |||
增加值 |
比重 |
增加值 |
比重 |
增加值 |
比重 | |
第三产业 |
235.2 |
36.4 |
109.2 |
36.7 |
72.7 |
29.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9.1 |
3.0 |
19.2 |
3.7 |
12.8 |
5.2 |
批发和零售业 |
58.2 |
9.0 |
20.7 |
4 |
12.3 |
5.0 |
住宿和餐饮业 |
12.5 |
1.9 |
13 |
2.5 |
8.2 |
3.3 |
金融业 |
17.9 |
2.8 |
22.1 |
4.3 |
4.3 |
1.7 |
房地产业 |
25.5 |
3.9 |
17 |
3.3 |
5.2 |
2.1 |
其他服务业 |
101.4 |
15.7 |
98.2 |
19 |
9.5 |
3.9 |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8个大类。通过2020年前3季度数据来看,道路运输业占该门类比重80%,邮政业占比10%,主要评估指标涉及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增速。目前,由于客运周转量数据通过联网购票系统进行统计,不包括公交车、出租车运输量,高铁运输量,私家车和非法营运车辆运输量。随着城乡客运一体化、高铁分流、私家车出行分流等因素影响,客运周转量因时代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无法改变。
1.货运周转量面临较大压力。一是由于我区货物运输企业规模不大,相比外区(外省)物流企业发展较慢,造成区内大量运输业务被外地企业承接而无法入统。比如,双桥经开区的立坤和沣达通两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其进出口货物运输业务基本被外地企业承接。二是区内镇街之间的货物运输因散乱而无法统计。三是高速公路下道口计重收费指标占货运周转量比重50%,由于全区运出货物较多,运进较少(运出货物未纳入统计指标),致使该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四是货运企业呈“散小乱”现象。目前全区有普通货物运输注册登记车辆6181辆,注册登记的货运企业167家,具有一定规模(车辆数50辆及以上)的企业仅9家,且全部从事卖车业务,仅规模不大的仕瑞运输公司从事货运服务。现有货运车辆主要以2—4吨位小型货车为主,4.5吨以下货车不纳入数据库,20吨以上大型货车较少,导致总吨位不高。
2.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受多因素影响。一是入城证短缺。电动三轮车入城证实行限量管理,目前邮政业限制为13个,但根据业务增长实际需要16个。二是投递车易被处罚。目前投递人员部分通过自带长安车投递,为明确用于邮政投递生产,虽在每车挡风玻璃处放置中国邮政标识,但出班投递时被以“人货未分离”遭受处罚已达20次。三是经营刀具业务受限。目前龙水五金电商卖家的刀具产品以套装为主,含有剔骨刀、屠宰刀(刃长规格为14cm—16cm)、水果刀等,日均出货量在1万件/天。由于邮政监管部门和区级部门还未协调好监管要求,对刃长规格超过12cm的尖刀禁止收寄,预计造成邮政寄递收入少增收15%。目前该业务一直被其他“散小乱”快递公司承接,导致业务量数据无法入统。
(二)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方面
1.市场主体总量多,但限上数量较少。截至目前,全区批发零售类市场主体41280户(法人企业4599户,个体36681户),限上批发零售市场主体306户,占市场主体比重0.74%。住宿餐饮类市场主体8978户(法人企业859户,个体户8119户),限上住宿餐饮企业193户,占市场主体比重2.15%。归纳原因,主要是企业不愿上限入统。虽然出台“三创三转一上”、企业“红名单”等制度,鼓励优质企业积极入统,但企业仍存在顾虑:一是会增加报表工作量;二是担心通过统计数据导致自身多缴税。
2.企业性质与统计制度不符而无法入统。一是区内部分企业已有一定规模,但因属于分公司不能入统。比如,西南建材城商业综合体的管理企业、永辉超市、新世纪等属于分公司,目前非企业法人不能入统。二是企业的实际规模与纳税类型不符而无法入统。比如,民心大药房、圆梦孕婴等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营业额,也就无法提供符合入统标准的材料。就目前来看,若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正在洽谈的民生物流企业等仍以分公司形式落户大足,对拉动全区商贸业和服务业增长仍不能发挥作用。
3.个别企业基数大,数据波动影响大。个别经营不善、业绩大幅下滑、经营形势扭转无望的市场主体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比如,蓝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2019年销售额达22.8亿,今年因自身原因,连续3个月无经营数据,该企业是否正常经营将严重影响批发零售业的增长速度。再如,凯瑞科信,9月开始从工业报送数据,批发零售业停报,导致产生20多亿的数据缺口,若不及时通过改制带基数退出,将直接影响数据质量。
(三)金融保险业方面
目前服务业贷款余额176亿元,占全区贷款总数395亿元的44.58%,总体来看金融支持服务业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服务行业客户通常是轻资产企业,抵押物较少,资产实力弱,融资困难。尤其是高科技软件服务企业,抵押担保不足,而传统的金融产品难以匹配。二是服务业主要是现金收付,无应收账款,存货按需采购,按照流贷管理办法很难找到资金缺口,在客户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很难有资金需求,银行也无法匹配相应的资金支持。比如,贷款中交通运输和租赁商务服务领域贷款较大,占贷款总数的23.2%,但两个领域贷款基本是国有企业;住宿餐饮贷款较小,为2087.7万元,金融支撑该类行业效用不大。
(四)房地产业方面
1.主要指标基数过大。由于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基数过大,建筑指标存量数据基本用完,直接影响后期增速。比如,202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大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0.3%,列主城都市区第9位,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北碚区、潼南区、荣昌区,分别为28.4%、18.2%、12.4%。但实际上,我区2020年前三季度的商品房销售总量超过荣昌区。今年7月为了保持增速不下降,一次性推出17万方存量数据,属于近年来的最高纪录,目前面临“新房不建、手中无策”状况。
2.土地供应严重不足。近3年来,全区仅推出俊豪圣玺府地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虽然今年推出的吾悦广场地块,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但新的用地指标、用地计划若不能跟上,不仅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持续增长,还将直接导致全区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等数据增长。若2021年6月前再无新增商住项目跟进,明年增速将呈现负增长。
3.缺少高端物业管理企业。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不仅需要前期建设,更需要后期管理。目前全区规上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仅4家,由于城市商业布局不够优化,住宅小区建设品质不高等,直接限制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
(五)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方面
目前,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8%,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统计基础薄弱,问题最多的板块。规上入统行业空白亟待填补。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具体涉及8个门类,共计23个大类。其中,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13个大类,非营利性服务业4个门类,10个大类。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与非营利性服务业共计11家。具体包括,营利性服务业8家,分布于4个大类,9个大类为空白;非营利性服务业3家,分布在1个大类,9个大类为空白,累计有18个大类为空白,与周边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表2)。在结合全区具体发展情况分析后,发现多数行业具备相当的发展优势、发展基础,需要针对性填补空白,确实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劣势行业仅是极少数。
表2 2019年度部分地区“其他服务业”发展情况 | ||||||
地区 |
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
规上其他服务业企业(个) |
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个) |
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个) |
|
大足 |
15.7 |
-11.2 |
21 |
8 |
3 |
|
江津 |
20.1 |
12.4 |
111 |
25 |
30 |
|
永川 |
15.1 |
30.8 |
82 |
51 |
14 |
|
潼南 |
17.6 |
15.3 |
43 |
24 |
14 |
|
铜梁 |
15.9 |
26.4 |
45 |
31 |
14 |
|
荣昌 |
18 |
11.3 |
22 |
3 |
19 |
三、对策建议
抓实抓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根据大足现有情况,首要是“把篮子中的鸡蛋增多”,不断做大服务业入库入统数量,再把有限资源应统尽统,才能“把鸡蛋的总量做大”。
(一)建议明确职能职责,尽快补齐行业空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全区“十四五”规划重点盯紧增长潜力较好、有一定潜力的行业,尽快从统计角度补齐行业发展的短板,让统计数据全面展现发展成绩。比如,从行业构成看,服务业共分为15个门类46个大类,各行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劣程度不同。目前发展较好且有增长潜力较好的行业,有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道路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商务服务业,邮政业,教育;发展一般,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有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发展一般,具有一定潜力的行业,有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租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水利管理,土地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劣势行业为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体育。
(二)建议开展全面清查,形成入库培育清单。一是由区领导牵头成立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区发改委具体牵头负责,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分别提供分行业的正常经营、正常纳税、购买职工养老保险的企业名单。各主管部门根据名单进行全面清理,报区发改委建立全行业升规入统培育库,并做好名录库的后期动态管理。对清理出的不属于本部门管理的企业名单,注明主管部门后及时反馈,由发改委重新分配。二是加大符合条件企业入统入库力度。争取每月入统一批当年新开业企业,年度集中入统一批“四下升四上”企业。同时,根据行业的优劣势明确入库,优势行业全面发力,有潜力行业深入挖掘,劣势行业针对性培养。对培育库中的企业,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措施、定目标、定奖惩等措施,做好跟踪服务。
(三)建议完善优惠政策,抓好重点扶持。完善《大足区企业“红名单”制度》,将“红名单”准入条件增加一条,进入红名单企业必须是规模以上的在统企业。研究制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升级为一般纳税人,继续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待遇。加强与邮政管理局七分局对接,出台扶持五金刀具寄递的相关政策文件。以绿色金融改革、建立经济部门信息综合大数据系统等为着力点,每月提高一批企业信用评级,强化银企对接效率。将统计思维贯穿发展全过程,鼓励民生物流等新招引项目在足注册登记法人企业,在资金、项目、用电、用水、用气、企业减负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进万达广场等国内知名企业,用优质企业的优质服务推动城市高品质提升。
(四)建议打通重要堵点,推动改革发展。尽快完成凯瑞特等无发展能力的较大企业通过改制带基数退出,保障统计数据平稳过渡。推进部分领域改革,研究民办高校实行企业会计制度,成立企业整合区内上下游货物运输、物流业务等,促进规模化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应统尽统。年底前完成产业、空间、交通协同发展与布局等专题研究报告,指导城市建设,2021年6月前新推一批商住项目,确保明年房地产增速不受影响。
(五)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企业支持。用好“千名干部进千企”政策,每月定期报告帮扶情况,每季度定期梳理解决帮扶困难。把服务企业摆在首位,与企业老板谈真心、交朋友,把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家,真正从思想上打消大多数企业怕露家底、担心成长为限上企业后其上报数据作为征税依据,不愿上限入统、如实上报的思想顾虑。对特别不配合工作的典型企业,重点加强统计法规宣传,明确企业应尽责任义务,必要时由区统计局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形成抓典型、推全局的工作局面。
(六)建议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区发改委每季度组织升限入统工作调度会,通报进展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将升限入统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年终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