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宝林寺
宝林寺始建于南宋,至今已近千年。相传有位智空和尚见此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鸟语花香,夜晚还有佛光普现,是风水宝地,于是化缘修建了宝林寺。
宝林寺原来分为三重大殿,前殿为宝林神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极乐殿,藏经楼和塔林。整个建筑为中式传统股堂式结构,四角利用斗拱支撑,雕栏画栋,飞檐翘角,显得金碧辉煌,庄严雄伟。宝林寺修成后,香火十分旺盛,盛极时庙上的田产达到一千二百多挑,僧人多达一百多个,方圆几百里信男善女都要上庙来烧香拜佛。
后由于兵匪祸害,宝林寺也几经毁坏。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四年,宝林寺遇兵匪洗劫,当时宝林寺住持无了大师组织寺内武僧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众僧血流满寺,整个宇林寺付之一炬,灰飞烟灭。嘉庆十年,智能和尚重修宇林寺,到了“文革”初期的破四旧运动,灾难又降临宝林寺,红卫兵将其拆掉。直到2010年5月,宝林寺经政府审核批准为宗教开放场所,由释通乐法师负责建设规划筹备,宝林寺复建工程在2010年12月6日奠基正式动工。寺庙由山门、大雄宝、三世佛殿、接引殿、露天观音、普同塔组成。
千年宝林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