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文化
自古巴蜀大地,成渝之间,经贸活动往来频繁。行于两地之间,主要靠陆路交通连接,也就形成了著名的成渝古驿道(官道)和成渝古道(商道)。成渝古驿道(官道)始于汉,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东起重庆朝天驿,沿途经过如今重庆的渝中、沙坪坝、九龙坡、璧山、永川、大足、荣昌,通往四川的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龙泉驿,最后到达成都,全长约1080里(共有13个驿站,“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千百年来,成渝古驿道孕育出瑰丽的巴蜀画卷。成渝古道(商道)分为川东大路和川东小路两条通道。
老家·观音岩写字崖边成渝古道宽约2米,道路全由青石板砌成,自古以来,就是大足、中敖至三驱、内江的必经之路,是成渝古道中川东小路的一段,往来成渝两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足自古是古蜀州—普州—昌州—渝州一带经贸枢纽,是唐宋官道、成渝古道的陆路要冲,经济人文往来频繁。成渝古道的存在见证了老家·观音岩千年的历史兴衰。
千年古驿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