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巴蜀雅楠景区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街镇>高坪镇人民政府>重庆大足巴蜀雅楠景区>人文雅楠

大足传统木瓢制作技艺

日期:2024-12-06


一、基本情况

木瓢的材质主要以松树为主,有较清晰的木质纹理,环保无毒,这些木材能保证木瓢挖成后不裂缝。一般把木材加工成撮瓢、水瓢、汤瓢等几大类多用于生活用具,外表为原木色,有淡淡的木头的味道,水瓢的前端为口形大而圆,利于盛水。高坪的木瓢在周边区域比较出名,一般是赶场天在集市销售,也有闻名而来的将其木瓢转卖远售国外、省外、本地十几个区县。

二、地理位置

挖瓢匠家住玄顶村5队,距镇政府大约五公里,地势较偏,处于一个山沟里,车辆无法驶入,只能徒步大约半小时。

三、历史沿革

传承了十几代人,从祖先刘文科传承至今,不幸挖瓢匠刘夫贵的儿子去世,这门技艺没有了传承人,其他来访学习的人要不是年龄大了无法再做,要不就是觉得技术上较难没学会,由于劳动强度大且效益十分低下,加之各种替代品的出现,其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四、主要价值

木瓢的身上有一种天然的质朴,不如玉器温润,不如金属锐利,更没有水晶的晶莹剔透之感,但是它本身的质朴已带有厚重的情感,祖祖辈辈传承至今,木瓢的作用离不开我们身边的饮食安全,也可以进一步开发木瓢,将会是一种艺术品供大家摆设、参观、使用。

五、影响

1、用处:瓢的原型应源自葫芦,葫芦整只为“瓠”,半只为“瓢”。曾作为礼器及酒器出现于典籍之中。对半剖开的葫芦,根据其自然形状,一半便于把握,一半便于盛装。因其制作便捷,功能性强而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用具之一。

2、审美与文化寓意。本案例的水瓢整体为流线造型,且比例较为均匀。整体细长,以水瓢的手柄为中心左右对称,充分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人们的审美习惯相符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对称和谐之美。   

单纯的线条,与器物的简单大方形成联系,整个水瓢没有附加任何的装饰及雕刻,也没有任何图案的修饰,一切遵循功能至上的原则。杉木本身有着天然的树状纹理,水瓢制作形成过程中虽然将其打磨,但仍清晰可见。这种纯天然的装饰不仅仅无形的装饰了水瓢,也充分体现了民间器具独特的朴素的自然之美。

水瓢的形态取自于自然中的葫芦的形态,而葫芦作为中国的礼器一直被道教视为神物,不可亵渎。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中,葫芦是非常重要的题材。它涉及文学艺术,民俗、信仰和那些与日常劳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从长期的发展看来,广大劳动人民一直把葫芦看成是生产、生活的一种安全长命的吉祥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