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应急管理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救灾领域政务公开>备灾管理>预警信息
[ 索引号 ] 11500111MB164596XH/2021-00367 [ 发文字号 ] 大足减办〔2021〕6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应急局 [ 发布日期 ] 2021-06-11
[ 成文日期 ] 2021-06-03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MB164596XH/2021-00367
[ 发文字号 ] 大足减办〔2021〕6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应急局
[ 发布日期 ] 2021-06-11
[ 成文日期 ] 2021-06-03
[ 有效性 ]

关于印发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的通知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减灾委成员单位:

今年入汛(5月)以来,我国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呈现点多面广、类型混合、与强降雨重叠度高等特点。我区5月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先后出现“5·2”“5·10”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金山、宝兴、季家、三驱、高升、龙水等6个镇街82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81万元。

6月主汛期即临,鉴于今年严峻的灾害形势,区减灾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我区6月自然灾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形成了《大足区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研究并部署落实,做好应对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市大足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16月3日


大足区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一、气候背景

6月,大足区常年月平均气温为23.8℃。根据大足历年气象资料统计,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1961年,为26.9℃;最低出现在1965年,为22.1℃。

常年月平均降水量为182.8mm。根据大足历年气象资料统计,月降水量最多出现在2002年,为504.4mm;最少出现在1961年,为37.8mm。

二、气候趋势预测

(一)总趋势预测

预计6月大足区平均气温为24.0~24.5℃,与常年同期相比,偏0.20.7℃;降水量为182.8201.1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1左右

(二)月内主要天气过程预测

3~5日,~

9~11日,中~大雨;

17~18日,中~大雨;

22~24日,中~大雨;

28~30日,中~大雨,局部暴雨。

三、灾害趋势预测

(一)气象灾害。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雷电、大风、冰雹、连阴雨等。

(二)洪旱灾害。

中小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增大。6月降雨场次多且集中在中下旬,我区大部分溪河汛情较为明显。应重点关注濑溪河、淮远河、窟窿河、平滩河等集雨面积较大河流的涨水过程,濑溪河、淮远河、窟窿河等出现明显涨水的概率较大,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还可能出现因突发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

(三)地震地质灾害。

根据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地质灾害一般多发于沿山一带、广大山区和公路沿线,其中主要以深切割的中陡坡地带最为发育;其次是沿公路、铁路及城镇区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分布。结合我区6月降雨预测情况及工程经济活动强烈程度,预计我区可能发生较大灾(险)情地质灾害的主要有以下区域:

1. 重要区域主要包括玉龙镇老街东侧斜坡地段,玉龙镇老街两侧斜坡地段,玉龙老镇燕子岩、狮子岩危岩带;大足区北部、西部、北西部地区和古龙镇。这些区域可能发生较大规模险情的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2. 重点街镇主要包括:玉龙、宝顶、宝兴、石马、金山、拾万、国梁、珠溪、铁山、季家、高升、中敖、高坪、古龙、龙岗、棠香、双桥经开区等20个镇街,部分区域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和危岩崩塌。

3. 重要交通干线主要包括渝蓉高速大足段、潼荣高速大足段、三环高速大足段;大邮公路,大铜公路,大荣公路,大足至宝顶公路,大足至中敖公路及成渝铁路大足段以及今年动工的北山石刻至宝顶石刻景区快速通道等沿线的高陡斜、边坡、高截坡等,这些区域主要可能产生高陡斜、边坡崩塌破坏失稳。

4. 重要矿区有古龙石灰岩和碳酸锶矿区等。这些矿区可能产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5. 重要水库有上游水库、化龙水库、响水滩水库、玉滩水库、跃进水库、古龙镇白石村通天河水库等。这些水库可能产生渗漏,玉滩水库淹没区,极易诱发土质滑坡,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除此外,在上述各重点预测区域以外的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区及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对此在防治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

综合大足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认为近年来大足地区地震活动维持较为正常的水平,2021年汛期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大足区与荣昌、四川部分市区相邻,应注意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对大足地区的影响以及工业生产引发微小地震的可能。

(四)森林火灾。

虽然6月气温较常年偏高,但由于受频繁降雨影响,持续的春季火险高风险形势有望得到缓解。6月上中旬少雨时段,特别是端午节期间处于降雨间隙,需加强防范人为活动带来的林区火灾风险。

(五)农业病虫灾害

根据我历年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作物品种布局、耕作制度、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初步分析,预计6月农业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

四、工作措施

(一)抓实"百日行动",压实防治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关于聚焦“两重大一突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为建党 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的通知》(渝安委〔2021〕9 号)要求,以"百日行动”为抓手,切实做好我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把明查暗访和执法检查结合起来,督导镇街和企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务实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真正做到干起来、落下去、见实效。

(二)加强短临监测,强化预警管理。进入主汛期,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灾害多发频发,气象要高度重视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会商沟通,为各部门防灾减灾决策部署争取时间;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水利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做好中短期水雨情趋势分析,及时研判突发性局地暴雨引发的洪水趋势,关注濑溪河、淮远河、窟窿河、平滩河等河流的水情变化,加强暴雨导致的中小河流超警洪水和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减灾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渝减委〔2020〕7 号)的要求,加强行业预警管理,落实落细预警信息在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响应措施,在气象预警信息基础上添加行业部门针对性的响应措施和要求,确保行业领域的末端和管理对象“收得到、看得懂、管得住”,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企业,及时通知到岗到户到人,切实贯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防止盲区漏洞和工作脱节。

(三)及时会商研判,规范信息共享。“一委四指”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一委四指”会商工作群作用,及时通报共享工作信息;规资、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信息日报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和会商联动。要加强高考和端午假期期间的灾害趋势预判,有灾害发生趋势要及时启动会商,研究部署应对措施。各有关部门要严密关注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及时研判行业风险并有效应对。

(四)强化专业布防,科学调度指挥。各有关部门应急责任人和专家要深入一线,靠前驻防指导,强化先期处置。一旦发生险情,要按照预案科学抢险、有效处置,严防发生各类次生灾害。规资要在高风险区、人流密集区,特别是场镇、学校、临江临河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加强地质队员驻守力量;水利要严格落实专家派出制度,在发生洪水概率较大的溪河提前布防,根据汛期调度计划及其权限,结合溪河安全泄洪能力及水库起调水位等,科学开展水库拦洪错峰调度。林业要利用当下降雨频繁期,及时配齐备足扑火物资,开展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演练,为高温伏旱期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各项准备。农业农村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的准备,提前做好农业相关应急物资储备,以有序应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发生。

(五)做好应急准备,科学救援处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汛期“战时”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队伍、物资、预案等应急准备。应急要抓好队伍备勤,按照实战要求,做好消防救援队伍、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社会组织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度指挥的准备。区级部门、镇街应急队伍要整装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指派专家靠前驻防,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出动救援。各类救援队伍、技术支撑单位和专家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熟练掌握灾害应急处置的方法和程序,确保一旦发生灾险情,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

(六)加强公众宣教,做好舆情应对。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报纸、短信、广播、电视,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预警预报、灾情险情和工作动态。要加强涉灾舆情监测,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因不实信息及谣言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或造成公众恐慌。


附件下载:

大足减办〔2021〕6号关于印发6月自然灾害趋势分析的通知(1).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