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1-0024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8-05 |
[ 成文日期 ] | 2021-08-05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1-0024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8-05 |
[ 成文日期 ] | 2021-08-05 |
[ 有效性 ] |
健康科普|天气酷热,注意防暑
在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稍不留意,就可能中暑,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威胁生命。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中暑的相关知识吧。
一、首先,中暑分三种
(一)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表现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这个时候立马补救还来得及,应该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大多可逐渐缓解。
(二)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轻度中暑者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散热降温,如果随身携带有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可及时让中暑者服用,并让其饮用淡盐水或者含盐饮料,补充流失的体液。若症状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重度中暑
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出现失衡,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不应自行处理,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备好药物
夏季,要备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这两种药物辅料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后短时间内应避免驾驶,同时还要避免与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同服,以免出现双硫仑反应,导致严重过敏现象。一旦服药及补充水分后症状无缓解,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二)选对饮品
出现中暑先兆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选择饮品时,应注意饮料配比表,选择含电解质,如含氯化钠的饮料,同时避免饮用高糖分饮料,避免丢失更多体液。切勿饮用冰镇饮品,以免发生胃痉挛。某些心脏、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饮水量多少应遵循医嘱。
(三)外出防晒
非必要不在上午十点后、下午四点前在高温暴晒下长时间行走或强体力劳动。必须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穿着合适衣物,戴凉帽、太阳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品。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尽快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
(四)室内防暑
高温天气里要尽量在室内活动。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在室内可通过空调、电扇降温,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室内空调最佳温度为26-28℃,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即使是开空调的房间,也要在早晚定时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