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860520D/2023-0016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3-07-17 |
[ 成文日期 ] | 2023-07-17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860520D/2023-0016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3-07-17 |
[ 成文日期 ] | 2023-07-17 |
[ 有效性 ] |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复函
文化艺术界别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如何推动大足石刻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建议》(第187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着眼统筹发展,深化对外合作
一是系列规划先后推进。《大足区推进国际文旅名城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石门山石刻—隆平五彩田园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计划文件先后印发实施。充分借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战略,统筹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建设“1+N”规划体系,统筹衔接资大两地“十四五”、国土空间、文旅发展等相关规划,推动印发《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联合资阳申报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资料已提交两省市文旅厅(委)。成功召开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第一次、第二次联席会议和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会议。二是跨域融合深入推进。重点推动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文旅融合等10个方面开展合作。文化方面,“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挂牌区文化馆、双桥经开区文化馆,四川6个传统曲艺项目进入大足9所学校,米粮小学获评2021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旅游方面,开展“川渝一家亲 景区惠民游”“喜迎二十大 景区惠民游”等旅游惠民活动,大足石刻景区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向川渝地区游客发放1万张免票,对忠县全体人员到大足石刻景区参观实施门票半价优惠,对四川游客参观大足石刻景区实行买一送一优惠活动。项目方面,扎实推进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足石雕石材产业园等5个共建项目。宣传方面,拍摄《大足安岳: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纪录片,推出歌曲《崖壁上的永恒》,联合拍摄的微纪录片《我们的故事》获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知识类”二等奖。《我们的故事》《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均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人才方面,开办安岳—大足研学游暨大足石刻研究院第一期研修班。品牌打造方面,携手培育“成渝地·巴蜀情”“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足石刻华服周”等区域文化活动品牌。“资足常乐”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已经完成“资足常乐”品牌商标注册。旅游交通方面,开通大足—眉山“巴蜀文化旅游巴士”、大足—安岳跨省公交线路。活动交流方面,与自贡、广元、资阳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川省部分协作城市互邀参加“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主会场活动、联合举办“资阳大足石刻艺术展”、春风桃李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同时,引进市级专业文艺团队开展基层文艺演出10场,积极组队社会文化团体、艺术人才参加区内外戏剧曲艺大赛、“舞动山城”广场舞和街舞大赛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配合区政府与上海东方演艺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打造赋有大足文化底蕴演艺剧目,着力推动大足石刻文化元素走下崖壁。三是文物保护和利用齐头推进。大足石刻研究院联合安岳石窟研究院共同申报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编制完成《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重庆片区)总体规划工作方案》并通过市文物局评审。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落户大足并挂牌。
二、着眼产业发展,深化产业融合
一是加速建设占地6平方公里的大足石刻文创园,重点发展“雕塑艺术、专业市场、高端石材、特色文创”四大产业,目前已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入驻企业200余家。二是联动如梦荷棠、夜游北山石刻和龙水湖·西子湾国际假日营地等,丰富多元夜间消费场景,推动夜间经济提质增效。牵手国博、故宫、中旅、敦煌、得力文具、峰一集团等高层次平台,携手施华洛世奇、LV等国际品牌,联名打造文创潮流产品。发布7场农旅文商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和18条精品旅游路线。三是以石刻文化为纽带,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金佛山景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签订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遗产地景区战略合作协议,与资阳市、乐山市等7个川渝区(市)县签署文旅发展合作协议14个,倡导发起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等6个联盟。
三、着眼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智慧引擎”
一是依托川渝两地人才优势,在文旅发展尤其是石刻保护方面吸引和集聚了一批涵盖历史、艺术、土木、地质、化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初步建立文旅人才智库。二是签署大足—安岳文物保护利用专家智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川渝石窟寺专家智库共建共享。三是与川美合作成立大足学研究院,为人才储备打下了更加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委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达场景中推动大足石刻文化活起来走出去。一是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助推全域旅游。争取市级部门指导,持续实施“增星添A”计划,推动隆平五彩田园、老家观音岩景区、三驱大唐丰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培育1家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推动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大融城城市购物公园创建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指导大足石刻文创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二是牢固树立联动发展理念,助推资大融合。与资阳共塑“资足常乐”区域品牌,共同申报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申报打造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和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三是牢固树立产业兴区理念,推动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大足区推进国际文旅名城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稳步推进谋划的5大类86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动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建成宝顶小住、如意花开、花卉餐厅。加快推动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项目,推进龙水湖西子湾国际假日公园二期建设,投用湖滨沙滩、星空露营基地,建成围棋、美术写生、摄影创作等基地,完成龙水湖研学实践基地修缮工程。加快推动石马镇石刻文旅特色小镇、高坪镇“楠木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推动隆平文化中心落地实施,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党校。加快推动资源开发与资产盘活,有序实施玉龙山新胜茶场升级改造项目、汽车文化创意园、中国三线建设文博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旅游与智慧景区建设,建立智慧文旅数字化平台,全方面打造优质体验。四是牢固树立走出去理念,加强宣传营销。围绕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大力实施全媒体矩阵建设。持续与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中央及市级主流媒体合作,加强与微信、快手、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借力CGTN、ichongqing等国际媒体平台,充分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等海外媒体平台开展系列推广。全力争取澜湄旅游城市联盟总部落户大足,高水平筹办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加强与澳领馆、意领馆、缅领馆的交流合作。推出大足文旅宣传片和大足旅游推广歌曲。高水平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开展“大足石刻”大讲堂、大足石刻双年展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继续推进“四百工程”,举办大足石刻专题展览。推动大足石刻进入广阳岛、艺术湾等重庆“六大城市功能名片”,助力石刻元素走进学校、医院、景区、博物馆、美术馆。
此复函已经陈奇林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
联 系 人:马玲
联系电话:13594629425
邮政编码:402360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提案委。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6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