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009347932X/2025-0014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教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9-08 |
[ 成文日期 ] | 2025-09-08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009347932X/2025-0014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教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9-08 |
[ 成文日期 ] | 2025-09-08 |
[ 有效性 ] |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大足区提升初中学科教育质量与 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足教育〔2025〕22号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大足区提升初中学科教育质量与
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直属单位,各学区办(督导办),初中:
现将《大足区提升初中学科教育质量与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9月8日
大足区提升初中学科教育质量与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大足教发〔2025〕47号》文件通报的初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我区初中数学(Ⅲ级及以上占比66.40%)、英语(57.90%)、科学(60.40%)学科质量未达标,且校际差异系数(语文0.31、数学0.35、英语0.41、科学0.33)显著高于国家标准(≤0.15)。为提升初中学科教育质量和促进城乡校级均衡,区教委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至2026年5月,实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初中学生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劳动、心理健康等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学业水平和发展状况等教育质量综合系数≥0.5,学科校际差异系数≤0.15,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深化教共体建设,推动资源共享
1. 名校协同攻坚
持续推动教共体建设。区内构建“名校+”紧密型、联盟型和“高中+”贯通型教共体。区外引进市内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推进重庆八中、西师附中、巴蜀中学的“网上云校”,深化落实与巴蜀中学共建的“四大共同体”,重点推进“十二个同步”(同上课、同教研、同考试等),实现薄弱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实施“1+N”帮扶计划:由城南教育集团、大足中学、海棠中学、龙西中学等优质学校牵头,各结对帮扶N所薄弱学校,常态化开展联合教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 骨干教师动态调配
自2025年9月起,统筹调配区级骨干教师至校际差异系数超标的初中任教,确保骨干教师配备率及差异系数达标。
推广“双师课堂”模式(优质校教师线上主讲,薄弱校教师线下辅导),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科学、劳动、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
(二)培育优质学校,发挥辐射引领
1. 学科基地校建设
指定大足中学、东序学校、城南初中、海棠中学、龙西中学等优质学校为学科基地校,承担区级教研任务,区进修校牵头开发区级题库及错题大数据分析。
基地校面向全区开放“名师课堂”,提供示范课直播,接纳薄弱校教师跟岗学习。
- 分层教学与精准辅导
针对学困生实施个性化辅导;针对尖优生组建名师团队进行拓展提升。
试点开展英语听说能力专项攻坚,引入“朗鹰英语”智能培训系统,以城西中学、龙岗中学、双塔中学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区初中。
(三)依托智慧教育,实现数据驱动
1.线上教育助推城乡协同发展
依托区智慧教育中心,联合广电打造“周末名师课堂”“名师综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四个课堂,统筹录制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劳动等学科重难点专题课,通过广电网络覆盖全区家庭,让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2. 动态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覆盖初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区级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反馈机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教师,并指导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引导学校注重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与广电合作建立教育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学校学科教学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夯实常规管理,筑牢质量底线
1. 加强教学常规督查
由进修校牵头,加强教学常规督查,重点检查教案分层设计、作业批改实效,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
2. 推行跨校集体备课
进修校牵头推行“三备两研”模式(个人初备→集体精备→个性复备;课前研→课后研),鼓励开展线上跨校教研备课。
3. 强化英语听说训练
将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纳入常规教学,组织校级模拟测试,使用“朗鹰系统”提升薄弱学校英语成绩。
(五)优化评价体系,促进身心健康
1. 强化评价导向作用
为薄弱校配齐实验器材,确保演示实验开出率100%,实验必做目录按市教委《关于印发<重庆市初中必做实验目录(2025年版)><重庆市初中必做实验基本操作规范(2025年版)>的通知》(渝教基函〔2025〕57号)执行。将科学实验、生物实验、体质健康、中招体考、艺术修养纳入质量监测和教育质量考核范畴,以评价为导向,提升非传统考试科目的学科地位。
2. 加强心理健康干预
各校每周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每学期面向学业压力大的学生组织减压讲座。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5年9月前)
1. 找准差距明确目标。基教科牵头,组织学习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指标,精准分析未达标项,制定本区提升学科教育质量及促进城乡校级均衡实施方案。
2. 制定整改措施。各校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并落实解决措施。
(二)实施阶段(2025年7月- 2026年6月)
1. 推进教共体建设与资源引进
预期:出台教共体建设文件,完成与巴蜀中学共建协议签订,引进重庆南开、西师附中、重庆八中等市内优质教育资源。
责任单位:基础教育科、人事科、财务科、组干科、德体卫艺科
2. 优质学校培育与引领
预期:确定优质学校名单,制定培育方案,各优质校制定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基础教育科、区教师进修学校
3. 优秀教师共享与能力提升
预期: 完成教师全员培训及骨干教师调配;推广有效教学模式;落实教研员包校指导。
责任单位:人事科、区教师进修学校、基教科
4. 教科研水平提升
预期:推行“三备两研”模式(个人初备→集体精备→个性复备;课前研→课后研),线上跨校教研备课常态化。
责任单位:区教师进修学校、基教科
- 英语听说能力攻坚
预期:在试点校(城西、龙岗、双塔)应用“朗鹰英语”智能培训系统,逐步覆盖全区初中。
责任单位:基教科、区教师进修学校
- 监测反馈系统构建
预期:定期开展教学质量监测,获取阶段性质量数据,生成精准分析报告。与广电合作建立教育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学校学科教学情况,实现预警功能。
责任单位:区教师进修学校、基教科
- 评价体系优化与素养提升
预期:把科学实验、艺体等非传统考试科目纳入质量监测和教育质量考核内容,以评价为导向,提升非传统考试科目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责任单位:区教师进修学校、基教科、卫生保健所、督导室
(三)总结阶段(2025 年10月-2026年5月)
对照国家优质均衡验收标准,边实施、边总结、边优化,固化有效经验,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教委分管教育教学副主任任组长,人事科、基础教育科、民办教育科、德育体卫艺科、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学区办主任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二)强化经费保障。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初中、薄弱初中倾斜,保障学校布局调整、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严格督导评估。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强化督导职能,重点督查城乡一体化改革措施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学校依法依规整改落实,确保按期达成全区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任务。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9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