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912706K/2025-0000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国资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1-22 |
[ 成文日期 ] | 2025-01-22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912706K/2025-0000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国资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1-22 |
[ 成文日期 ] | 2025-01-22 |
[ 有效性 ] |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重庆市大足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大足区国资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厅字〔2019〕28号)及《关于进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和公开年度报告的通知》(〔2025〕—1)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权履职能力,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贯穿于国资国企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持续推动“三攻坚一盘活”。一是全力“止损治亏”。全面排查76户区属国企“出血点”,开展“公司查、审计查、员工查”三查专项行动,截至12月底,完成扭亏14户、减亏16户,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持续“瘦身健体”。加强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积极做好减户瘦身工作,完成压降国有企业法人19户,实现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0%。完成11户融资平台公司退出攻坚工作。三是重塑国资新格局。“一企一策”制定优化重组方案,出台《大足区进一步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方案》,在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和城市运营上持续发力,为区属国企转型发展赋能,10月底已取得开创集团的AA+评级通知。
(二)助推政企分离改革。遵循“能快则快”的总体要求,区国资委切实增强改革突破的紧迫感,迅速启动各项政企分离改革攻坚工作。坚持“压茬推进、滚动实施”的工作原则,准确把握改革节奏,先易后难。成立了工作专班,联合117个部门单位及镇街全面完成全区调查摸底和资产清查任务,建立全区政企分离改革台账。围绕政企分离中涉及的人员安置、债权债务处置、涉案涉诉等问题研究制定政策,突出抓重点、解难点、通堵点。在市场监管、规资、税务及镇街的积极配合支持下,主动向国家市级相关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政策和审核支持,全区15户企业完成全面“脱钩”,政企分离完成率100%,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率100%。提前三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被市级工作专班推荐为5个交流先进工作经验的区县。
(三)有序推进资产盘活。一是全面完成企业资产核算入账任务,资产核算登记率达100%;二是持续推进未确权资产权属登记工作,2024年新增资产确权登记49.78万㎡,累计完成330万㎡;三是加快闲置低效资产清理处置,推动资产利用效率和运营效益持续提升,通过政企联动推动房地产项目去库存、通过沪渝协同推动民生项目盘活增效,共盘活资产19.61亿元,回收资金8.0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81.24%、199.75%。
(四)多措并举守牢“防爆雷”底线。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组建债务化解、资产盘活工作专班,逐笔清理存量有息债务,建立明细台账,“一企一策”制定化债方案,形成步调统一、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坚守“不爆雷”底线,建立日周月资金调度机制,强化资金筹集,“一企一策”制定资金平衡方案。三是全力降成本、优结构。融资平台有息债务、高息债务、非标债务压降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法治水平。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务实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大力宣传法治建设。在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区国资委认真研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将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依法治企贯穿全年工作。2024年,区国资委领导坚持带头参加法治学习,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及各区属国有企业干部职工300余人按要求参加普法考试。
(二)强化法治理论学习。一是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微宣讲活动13场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50场次,不断夯实国资国企紧跟核心、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二是构建“集中学习+自主学习”“读书班+专题研讨”的学习体系,国资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紧密结合《条例》学习,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纪律党课42场次,“以案四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26场次,进一步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三是有序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召开清廉国企建设工作推进会20余场次,结合区属国企实际,明确拟培育示范标杆单位3家、优秀实践案例3个,积极培育选树清廉部室5个、清廉示范岗5个,推动清廉建设全面融入国企改革攻坚、国有资产盘活、高质量转型发展等中心工作具体工作当中。四是组织培训讲座,为各区属国有企业50余干部职工宣讲《新公司法》,引导企业职工不断增强“依法治企”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提升职工管理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维护国有资产权益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2025年工作安排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国企转型发展进度较慢。受到资产质量不高、人员队伍结构不优等限制,国企“造血”能力仍然差,转型进程较慢。二是资金保链难。区属国企整体量大体弱,部分企业存在短期债务接续困难、整体负债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偏高等问题,总体风险较高。三是债务化解难。区属国企债务规模大,今明两年到期偿还压力大。由于国企市场化转型步伐较慢,经营收入暂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在具体的化债政策尚未落地之前,债务成本及存量压降难度较大。四是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区国资系统还存在法律人才短缺,个别企业领导法治意识尚需加强,部分干部职工法治观念淡薄,重业务知识学习,轻法律法规学习。
(二)2025年工作安排。一是持续深化瘦身健体。坚持应瘦尽瘦、应减尽减,全力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法人压降工作,重塑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完成市下达压降国有企业法人任务。二是序时推进融资平台退出攻坚。统筹好稳定和发展,结合市下达的退出任务名单,及时推动融资平台隐债清零、协商金融债权人同意退出、剥离政府融资功能等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市下达退出融资平台公司任务。三是深化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做好我区国有企业监事会和监事取消工作,统筹整合相关职责,优化企业监督资源,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监督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四是加快推进资产盘活工作。深化“国资+民企”协同,探索组建产业生态、建设培育基地、开展内部孵化等多种方式,借力民企增添资产盘活新动力。探索“盘活+引战”路子,通过合作经营、引入战投等方式招商引资,拓展新产业项目落地空间,跃迁产业能级,实现闲置资产盘活、生产经营激活、优势产业聚合的综合效果。五是全力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每日调度资金筹集情况,每月滚动制定到期债券偿还计划,严格落实“631”偿债机制,确保2025年到期债务如期偿还。落实“应急周转资金池”机制,严防刚兑违约。六是继续巩固国企改革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支持区属四大集团立足自身基础,明确每户子企业的功能定位、板块业务和发展方向,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优势国有企业集团。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持续推进亏损企业处置,加强投资管理,加强企业风险防控和战略管控。建立完善国企分级、分类、分企考核评价体系及收入分配联动机制,切实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活力。七是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八五”普法工作的统一部署,以“八五”普法为契机、以法律进机关、进企业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法庭庭审,组织法制培训班、开展干部在线学习等活动,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大力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重庆市大足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