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经开区要闻

产业聚焦②丨着力打造西部静脉产业高地 全国一流静脉产业集群

日期:2022-09-05

    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单位,经开区静脉产业已初步形成再生铅产业链、再生钢产业链、废电子及其他废旧物资产业链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产值57.6亿元、同比增长20.5%,占经开区规上产值的32.1%;实现税收8800余万元,占经开区工业税收收入的40.4%。静脉产业上半年研发费用共7882.7万元,增长220.7%。

经开区现有包括足航钢铁(壬顺金属)、中天电子、春兴再生、汇集再生和瀚渝再生等静脉产业规上企业12家。1—6月,足航钢铁生产再生钢26.3万吨,实现产值26.3亿元;中天电子拆解电子电器80.5万台,实现产值2.7亿元、增长50.4%;汇集再生和双渝报废等企业共拆解报废汽车辆2.7万台,增长64.2%。

报废汽车,经过拆解,钢铁回炉后练成再生钢铁;废旧蓄电池,经过集中回收、破碎提炼,“重生”产出塑料、铅;含铜废渣,经过火法冶炼,化为高端电子元器件材料阴极铜;工业废机油、废液,经过分离提炼后“摇身一变”成为煤油、润滑油……看得见的,是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工艺流程。看不见的,是一条条由垃圾废料串起的“黄金链”。

目前,依托成渝经济圈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而产生的大量废旧家电、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钢等固废资源,经开区静脉产业已初步形成再生铅产业链、再生钢产业链、废电子及其他废旧物资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走进重庆中天电废有限公司的拆解车间,一台台废旧电器在工人们娴熟的拆解手法下被化整为零后,按照相同的物质被集中在一起。这些物质将作为生产原料进入下游产业进行再利用。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设计处理规模达200万台套/年,拆解分离铁、铜、铝、塑料等原材料5万吨/年。经过资源化回收,减少从矿石中提炼新金属,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据邮亭园区负责人介绍,静脉产业在再生金属领域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源头回收—冶炼加工—再生金属—下游制品”产业链条。像报废汽车拆解下来的废钢、废铁,进入足航钢铁经过熔炼后产生再生钢;轮胎进入新霆易环保分离出钢丝和再生橡胶;废制冷剂则进入瀚渝再生进行回收提纯,循环利用于汽车、家电......一辆报废汽车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网被“吃干榨尽”,经过深加工转化为新的资源或产品回用于生产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黄金链。

    近年来,大足区委、经开区管委会高度重视静脉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围绕静脉产业,积极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持续锻造产业链长板,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构建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今年上半年,该产业已签约5个项目,主要包括足航钢铁技改、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污泥综合利用等项目,计划总投资34亿元,预计年产值共计34.1亿元,预计税收共计1.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足航钢铁技改(产能转换)项目拟投资16亿元,改进装置设备,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预计年新增产值20亿元,新增税收0.4亿元;废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项目拟投资10亿元,建设年处理20万吨废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项目,预计年产值4.5亿元,税收0.7亿元。重点在谈项目1个。

    下一步,经开区将聚焦“3060”战略,围绕碳中和、碳达峰,加速推动再生资源、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培育和重点企业引进,加速产业集聚,力争打造全产业链静脉产业生态,力争建成重庆市级环保装备关键重点基础产业园,构建重庆静脉产业高地、全国一流静脉产业集群。目标到2025年,静脉产业总产值计划达到300亿元,建成一个静脉能力强劲,创新实力雄厚,回收渠道畅通,企业发展健康的低碳静脉产业园。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值35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00亿元、增长10%以上。(记者 谭大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