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大足锶矿产业“破茧蝶变”
足锶矿业开采出的含有锶矿的砂石。
6月26日,大足区被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锶都”称号,大足锶矿已探明储量3807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4、全国的1/2,是亚洲最大的锶矿床,年开采量能力45万吨、占国内产能76.3%。
然而,过去传统开采模式的“粗放、低效、高风险”曾让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如今,重庆足锶矿业集团(以下简称足锶矿业)以数字化矿山建设为引擎,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智能感知、精准预警、高效处置”体系,实现矿区“一屏观全局、一网管全域”,为传统矿业注入“数智”活力,勾勒出从“富矿区”迈向“世界锶都”的宏伟蓝图。
科技破局:从“人防”迈向“智控”
大足锶矿的“黄金坐标”背后,是足锶矿业对传统矿业困境的勇敢突围。面对矿井水患、斜坡道行车安全等难题,企业以数字化技术为利刃,直击生产痛点。
筑牢矿井水患的“数字堤坝”。矿井涌水是矿业安全的“头号杀手”,足锶矿业部署自动气象站、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构建矿井涌水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水位、流量等关键指标。一旦数据异常,系统立即自动预警并研判险情趋势,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该系统投用以来,已成功处置多起潜在水患。
打造斜坡道的“AI交警”。矿区斜坡道行车安全曾是管理难题,足锶矿业引入AI智能预警系统,通过视频监控与AI算法,实时抓拍车辆超速、违规行车等行为,并配合语音告警与LED屏提示。系统上线后,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70%,行车效率提升30%,矿区运输安全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数据赋能:从“经验”转向“智断”
在足锶矿业的数字化版图中,安全隐患管理是“重中之重”。企业依托安全信息系统,构建“隐患录入—责任分配—整改跟踪—效果验证—统计分析”全流程闭环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的“靶向施策”。
拿稳隐患治理的“精准手术刀”。系统支持多终端数据同步,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整改进度,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高频风险点。目前,系统已闭环处理隐患2000余项,矿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企业发现某区域设备老化是高频风险点,随即启动专项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构建“少人化、可视化”的未来图景。足锶矿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推动矿区管理向“智能化、少人化、可视化”迈进。例如,通过5G网络实现井下设备远程操控,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参数,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最终实现“机器换人、数据决策”。
产业跃升:从“富矿”迈向“锶都”
大足区以锶盐新材料产业园为载体,全力打造世界级锶盐产业集群。足锶矿业的数字化实践不仅为自身注入新动能,更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数字样板”。
邮亭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一个专班”“一张清单”“一套流程”等“六个一”机制,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华福路、特勤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成功创建国家D级化工园区,成为全球首家以锶盐新材料为方向的化工园区。
围绕“世界锶都”目标,产业园精准招引项目,吸引了10个重大项目落户、投资总额达186.5亿元,构建起了“政、产、学、研、用”全产业发展链条。例如,某企业投资的锶基新材料项目,将利用足锶矿业的数字化供应链,实现从矿石开采到高端材料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17.7亿元、税收约3.4亿元。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大足区矿业产业正从传统资源开采转向高附加值新材料研发,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运营,从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足锶矿业的“数智”实践,更为全球锶矿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矿井深处的传感器到产业园区的智慧大脑,从水患预警的“秒级响应”到斜坡行车的“AI护航”,足锶矿业以“数智”为笔,绘就传统矿业转型升级的壮丽画卷。在数字化浪潮中,足锶矿业将传统矿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蝶变”升级,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后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大足区将加速唱响“世界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