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之一 大足婚恋拂新风
2019年,拾万镇长虹村,50对金婚夫妇举办集体婚礼。
举行婚姻家庭专题辅导讲座。
结婚随礼、摆酒席、闹洞房等婚俗习惯,自古有之。其本意是为了营造热闹喜庆的婚嫁氛围,同时加深与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之间的感情。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古老的婚俗习惯开始变了“味”,成了极少数人借机敛财和炫耀攀比的工具。婚俗恶习若不加以遏制,不仅伤风败俗,也会加重人民群众的负担,甚至导致部分家庭嫁不起、不敢娶。这些传统习俗在不少地方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更甚。
好消息是,民政部在日前将包括大足区在内的全国15个市、区(县)批准为婚俗改革实验区,重点围绕婚俗改革主题,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
那么,为全面推进我区婚俗改革,相关部门将有哪些新动作,来促进婚恋新风尚落地开花呢?
我区为此制定了《重庆市大足区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婚俗改革工作责任分工、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引入社工机构,探索婚俗改革服务模式,前期在棠香街道金星社区、宝顶镇香山社区、拾万镇长虹村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
突出特色
仪式更有意义
“我们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近日,我区四对新人身着中式婚服,在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颁证员的见证下,集体庄严地宣读了结婚誓词并领取结婚证。
“两个对的人走到一起,需要的不是花哨的形式,简单的仪式反而主题突出,更有意义。”新人夏小燕幸福地说道。
这样的集体颁证仪式,是我区被确定为婚俗改革实验区(为期三年)以来,在颁证仪式上做的创新之举。
“我们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包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村(社区)在充分尊重村(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利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婚礼、婚俗等作出约定,梳理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婚俗文化,以达到移风易俗之目的。”区民政局局长石朝勇介绍说。
在婚事的仪式感上,我区也做了新的探索。计划建立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等特邀颁证员颁证制度。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使新人在庄重神圣的法律殿堂宣告合法婚姻缔结。
同时,积极引进以“大融城”香菲街婚事服务一条街为基地,打造户外个人婚礼、集体婚礼和中式、西式、现代婚仪基地,开辟专门场所建设婚姻告白园。依托“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拾万镇长虹村,通过农业产业与婚庆休闲体验活动项目的配套,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等资源,形成集庆典、休闲、观光、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婚庆主题基地。
早在2019年,拾万镇长虹村就曾为我区50对金婚夫妇举办了集体婚礼,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增加了特殊的“浪漫记忆”,也为所有到场的嘉宾展示了婚姻生活中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我区还将策划多场大型特色主题婚礼。
加快改革
互联网搭起婚恋“鹊桥”
4月24日,区民政局联合大足福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金星社区举办了“文明新风俗法助幸福家”婚姻家庭专题辅导讲座。
社工通过前期走访,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针对辖区居民迫切想了解婚俗改革相关内容的需求,特别邀请了重庆市志和智律师事务所荣昌分所资深执业律师苏峰、杨永林,为到场的居民宣讲婚姻家庭辅导讲座,内容包括了《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篇、移风易俗以及案例剖析。同时,对参加讲座的居民进行答疑解惑,更直观的让居民了解新婚俗改革的相关内容和对大家生活的改变。
“听了这个讲座,我和我的爱人都受益匪浅,对《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篇有了深入了解,也更加明白了应当怎样去共同经营好我们的婚姻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也为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李先生说。
近期,我区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重庆福佑社工等机构,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由专业社工、志愿者、法律工作者,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婚姻家庭辅导机构,在婚姻登记机关、镇(街道)、村(社区)为有需要的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辅导及婚姻家庭关系辅导,提升婚姻家庭责任感,化解矛盾纠纷,增进婚姻幸福。
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中心主任郑云云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区将策划多场此类社区活动,进一步促进婚姻法律知识、婚俗改革内容走进千家万户,为婚俗改革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们还将利用智慧民政系统平台对接婚姻登记预约、颁证活动与集体活动报名,提供婚姻热线服务、政策咨询、信息推送发布等服务。”石朝勇介绍说,通过“智慧民政+婚姻”平台,市民可享受线上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让互联网搭起婚恋“鹊桥”。
注重宣传
培育婚恋新风
石朝勇还告诉记者,为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摒弃索要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旧俗陋习,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我区充分发挥微信、广播、抖音等平台作用,制作了一批短视频、微电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婚恋新风宣传,引导新人婚事新办、简办。
如提倡喜事、喜庆、喜宴、喜礼新规。倡导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引导婚嫁双方逐步降低彩礼数额,少要或不要彩礼。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奖励不要彩礼的新人,以新人名义将奖金捐赠给属地贫困学生、特困人员等公益事业。在各级开展“最美家庭”“移风易俗好青年”等表彰评比活动时,重点向不要彩礼、少要彩礼的家庭和青年倾斜。
石朝勇还说,下一步,我区还将开展家庭权利义务法制教育、相亲交友婚恋、婚事新办等活动,倡导各地组织开展推广体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倡导旅行婚礼、公益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时尚、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将简办喜事节省的开支用于资助美丽乡村建设、资助贫困学生等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