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大足要闻

亮出精彩晒出劲头

日期:2020-09-08

高升芳香产业

宝顶美丽乡村

龙滩子养老服务

双路车桥

通桥川剧进校园

智凤高效农业

中敖柑橘产业

石马文旅项目

珠溪冬菜

如画村庄诗意栖居
  通过发展芳香产业实现了百姓富,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村庄靓。着力打造芳香产业,绕芳香产业打道芳香小镇。目前,已建成芳香植物育苗基地500亩选育芳香植物品种14个,移栽6000亩,研发配方400多个,注册商标4个,占地36.9亩的精油加工厂即将投产。该项目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成为2020年全区唯ー一个重庆市重大乡村振兴项目。全镇种植柑橘3326亩,改良500亩,注册品牌2个;种植柠檬1000亩,成功开发“忘情容”系列果酒和柠檬茶叶,注册商标1个;种植枇杷3276亩,建成全区最大的规模化枇杷种植基地,成功连续举办三届枇杷旅游文化节。全镇森林覆盖率62.7%,居全区前列,成功创建市级生态示范区,其中太和村、红光村、旭光村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太和村2018年入选重庆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020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以村庄为点、道路为线、田园为面,大力实施硬化、亮化、洁化、美化“四化”工程,着力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山水田园图景。聚力打造旭光一大和产业大道观光带2万余平方米,种植“格桑彩带”公路3条,绘制“美好家园”墙画800余平方米。持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把“三清一改”等纳入村规民约,推动家规家训“挂厅堂、记心间”。深度发掘农耕文明、乡村传统,发掘继承创新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乡土文化。创造性推行“爱心积分超市”机制,有效引导和激励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身乡村振兴。完成“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高回路旅游环线大道和高龙路直大道建设步伐。
  城市洁净焕然一新
  开展了以“入千家门知千家情,话千家事,聚千家心”为主题的密切联系群众走访行动。7月以来走访群众4283户,走访率62%,收集物业、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治安治理等10余类意义建议300多条。今年1月—7月,工业总产值4.16亿元,同比增速7.49%;限上服务业经营收入0.757亿元,同比增速2.3%;固定资产总投资1.279亿元,同比增速1.51%。完成招商项目1个:鼎稳网络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现代服务业结算中心项目;在谈项目3个:重庆远东传动轴扩能、与通桥街道联合招商巴岳庄破产重建、配合区教委洽谈重庆幼儿师范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争取中央资金1060万元的重汽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投资200万元的重汽四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和投资200万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均已进行招投标程序;投资700万元打通至永川出境通道的金塘路(金竹林至原黄泥塘监狱)进入招投标程序,新胜路完成规划设计;投资600万元的太平河河道整治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强化与重汽机电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双桥分公司的沟通衔接,全力推动重汽职工住房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4个老旧小区均已成立业主委员会;全力开展创文创卫,对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拉网排查整治;将城市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整合,成立日常保洁、巡查、监督三支队伍,实行常态化、网格化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和生态环保问题群众举报监督机制,发动志愿者3080人次参与,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创森契机,实施“四旁植树”,栽种景观树、鲜花,绿化通道4.5公里;完成美丽乡村“驿·太平”项目建设,提档升级10公里入户人行道路;持续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月评比季表彰的“美丽庭院”评比活动20次,表彰“美丽庭院”家庭58户发放太阳能灯、电风扇、电饭煲等奖品,农村居民文明卫生习惯持续养成。
  精细管理改善环境
  辖区规上工业企业42家,占全区总量12%。近年来,街道建立服务企业联络运作机制,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辖区gdp绝对值、规上工业产值总量均保持全区镇街前三。今年1月—7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4.06亿元,同比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70.7%,工业投资5.16亿元,同比增长74.32%。强化农贸市场整治,对活禽宰杀区实行三区分离,统一规范店招店牌,投入120余万元铺设经开区综合市场外人行道,整治后的市场秩序井然。完成改厕109户,全面消除背街小巷保洁盲区。设置公益广告300余处,组织开展家风传承系列活动,功能站点设置及硬件设施配备完善,创文氛围浓厚。全面取缔水产、畜禽养殖户31户,投入40余万元清理漂浮物及垃圾约350吨。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实施“党建+护河员”模式。取缔秸秆焚烧点、露天垃圾焚烧点、露天烧烤店,196家餐饮单位实现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置。完成旧房提升70户,建设鲜花港居民新村休闲广场,实施双龙西路27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做好生活区分类宣传推广,打造和鸿观岳山小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启动“街路长”城市管理模式。对辖区42幢高层建筑小区消防通道进行标识化管理,并同步完成消防供水系统恢复使用。完成社区智能感知前端和采集系统覆盖任务,“雪亮工程”视频联网率达100%。开展专项招商活动12次,明确意向企业4家,已成功签约大连富仕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协议投资4亿元,目前正在安装设备。同时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渝西地区合作,打造汽车模具产业园。
  打造“三优”提升幸福
  1月—7月,规上工业总产值25.43亿元,同比增长129.98%;限上商贸企业销售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56.2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9亿元;辖区总税收7470万。成功引进投资4000万元的汽车配件销售公司1家,拟引进投资5亿、年产6万吨特种纤维的苏州联畅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及2家配套企业,有序推进正大公司合作万头生猪养殖示范项目。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走访服务全力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发布招工信息300余条,协助企业招工200余人。重庆盛泰光电有限公司1月—7月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873.9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1月—7月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54.86%。投入近1500万元对茅店乡村道路、通桥农贸市场、老人行道进行改造,对茅店老街道路进行优化,对老街两旁的行道树及路灯进行了美化和亮化,大大改善了通桥城镇面貌。积极创建青春社区、山湖社区养老务站,开展茅店社区互助式养老服务试点。严格落实区生态环境保护“2+5”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加强对巴岳山、龙水湖等自然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1月—7月大平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ⅳ类,水质长期优于上下游监测断面。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取缔非法畜禽养殖。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配合雨林公司完成已征未用国土绿化2000亩。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15次,覆盖率达100%。
  “一城两园”逆势上扬
  截至7月,预计完成固投7.49亿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99亿元,均超过半年任务进度;完成税收3176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所有在建重点项目和规上企业均实现100%复工复产,宝顶酿造1月—7月产值达700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1.5倍;笛女酒厂投资3500万元,完成股权回购和办公楼修建,标准厂房正加紧建设,预计10月正式投产;富尊实业一期投入4000万元完成厂房扩建、设备购置调试,目前正式投产,当月实现产值1000万元,目前正在办理升规手续。成功争取区现代农业科技园落户,冷链仓储物流园核心区完成360亩土地入市前期组件、规划设计和拆迁安置工作,土地整治加快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足富屠宰于6月28日试运行,环境打造加快推进;投资规模3亿的温氏集团30万头(智凤)生猪种繁场建设项目完成项目选址、附着物清理和1500亩地形图测绘等前期工作,土地流转、水电路建设等工作正同步推进。目前,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个,签约资金2.56亿元,落地7500万元。在谈项目2个。总投资50亿的吾悦广场、总投资16亿的职业教育城工地热火朝天,国兴·海棠国际、蓝湖国际c区、俊豪·圣玺府等楼盘正加紧建设。完成投资1.39亿元的大足污水处理厂三期和中水回用工程用地协调等服务工作,目前工程进度过半。登云、弥陀、米粮三个场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镇功能设施提升工程加紧方案设计。农村天然气自来水“村村通”加速推进,新开挖、铺设管网120公里。融入“双圈”文化兴镇努力探索文物保护旅游和文化创意旅游二元经营模式。积极承接成渝中线高铁站建设。加快推动城镇交通、产业、文化全面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打造“两路夹一水、一带伴九湾”的十里荷棠城景融合示范带。加快推进招商引资。聘请专业公司策划包装了30个文旅宝顶重点项目,为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好了对接准备。历时18天高效完成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完成4个社610余亩土地的征用、流转、入市,已拆除房屋4.3万平方米,涉及217户762人,住房安置协议签订基本完成。有序开展“十里荷棠·山湾时光”项目建设。涉及的7个社、547亩土地全部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对需进行环境整治和风貌改造的372户全部完成了摸底调查,现已完成府雀湾、邓家湾、李家湾124户危旧房和违章建筑拆除工作,麻雀湾46户农房风貌改造基本完成;公路沿线修建挡墙并种植海棠3500米。加快推进游客中心外环道路(佛东路)和宝顶一北山旅游快速通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高观音旅游连接道和南宋街停车场改扩建、小吃、纪念品区搬迁,进一步规范了景区管理。实施荷叶村整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修建四格式化粪池649口。完成化龙溪东岳新村至卫生院段河道清淤。完成宝顶老街污水处理厂建设,化龙污水处理厂新增两台一体化应急污水处理设施。7月份,化龙溪水质恢复ⅲ类。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铁马、古佛示范点和城宝路沿线示范带取得初步成效。老街危房修缮工程和场镇功能设施完善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部完成,三期项目及化龙农贸市场搬迁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
  五朵金花助力脱贫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点发展冬菜、金槐、双季地膜花生、藠头、菜薹等“五朵金花”为主的系列特色农产品,年种植冬菜5000亩、双季地膜花生5000亩、菜薹5000亩、金槐3000亩、藠头3000亩。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规划4.9万亩,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格局。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新建珠溪镇市民文化广场8000平方米、体育公园3000平方米、文昌社区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河坝街停车场800平方米、打通滨河环形步道800米、新建公厕三座;以“三清一改”为抓手,打造白马、玉滩、小滩、马王等人居环境示范点,整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有力,2018年—2020年,三年硬化公路150公里,泥结石路完成15公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已签约项目2个,正在洽谈意向性项目2个。拟引进广东省南胜五金有限公司投资重庆轴中轴公司,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扩容;积极对接区市场监管局,对玉龙山食品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协助宝顶山酒厂完善环评相关审批手续,以优质的服务促进辖区企业扩能提质增效。建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跃线”已全面完成,饮水安全全面保障。对于部分已建房但缺少基本家具的贫困户,帮助配齐基本生活用品。发展黑山羊、柑橘、花椒、金槐等四个主导产业,完善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下大力气抓好了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拆除玉滩湖违建别墅800平方米,并在10天之内完成覆土复绿;充分利用262名镇环保网格员,全力推进污染源排查和秸秆焚烧防控工作。
  一村一品擦亮品牌
  加快推进高龙路建设,各项工作分步推进;完成“四好农村路”改造36公里,进度完成82%;实施场镇功能提升,投资750万元新建昴发广场、火龙文化广场1万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完成人行道改造6000平方米;有序推进中敖小学综合楼建设8000平方米;完成自来水安装635户,入户率达90%以
上,天然气安装850户、电网升级改造5个村,受益群众8000人;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垃圾收运100%;投资300万元实施三桥、加福美丽乡村和旧房提升项目3个,城乡环境得到整体提升。围绕擦亮“大足硒锶品牌”,培育壮大“五万”特色产业。一是万亩优质粮油。种植优质水稻5万亩,发展优质油菜1.5万亩,其中油菜薹1万亩,实现粮油蔬菜双丰收。二是万亩特色柑橘。以柠香果业为龙头,着力打造“最忆小橘”品牌、在明月、加福等村规划种植柑橘1万亩。今年新栽植相800亩,累计达到4000面。三是万亩生态桑。在观寺、碑坳等村发展生态蚕桑1万亩,今年已栽植桑苗2000亩,秋冬李完成8000亩目标。四是万亩生态柠檬。规划种植柠檬1万亩,每村示范1000亩,即将进行宜机化整地并分步实施。五是万头生猪养殖。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300亩,年出栏生猪2万头,实现生猪产能回升。此外,牡丹、脆李、油桃等特色瓜果多点开花,一村一品、一季一果,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上半年,共引进重庆埂生基公司、上海昌玗生物科技公司、重庆宏友科技公司等项目8个,包含工业(仓储)项目3个,农业项目4个,商贸1个,协议资金3.1亿元。扎实开展“百日大会战”,2户11人剩余贫困,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越线一安全”,全部达到脱贫要求;已脱贫1036户3539人,做到入户率、录入率和可题整改率三个100%。
  山水相依文旅小镇
  1月—7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7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13万元、税收483万元、进出口15万美元,招商引资7000万元。
  坚决贯彻落实“书记遍访”行动、“百日大会战”攻坚等决策部署,以专项培训、产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为抓手,对标开展脱贫风尚奖、脱贫致富奖评选表彰,实现致富增收和“志智双扶”双成效。配备122名网格员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治理成果持续巩固。落实降成本、平衡风险、效益评估等工作,全面完成大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项目土地入市及征地拆迁工作。全力打造文旅产业龙头,积极开展跃进水库“天马晴川休闲旅游项目”洽谈,推进五马归槽水库“湖光山舍”田综合体项目建设。同步推进长溪里广场、场镇人行道、“四沿”农村旧房整治、“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做大“有机柠檬”产业,以新增投资3000万为“引流”,壮大发展跃进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擦亮“胡橙印象”名片,持续推进塔罗科学特色产业园二期扩容建设。延展“足韵菌香”产业链,联动四川金堂菌菇产业,投资4000万元打造以优质菌菇种植为核心的高附加值健康农业。打造“品牌效应”集群,持续注册推广长溪里、石马石门山、石马真原堂等系列优质商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