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巡警联手重师大开展暑期交通安全直播活动
直播现场
直播现场
步韵海棠 行知古今
交巡警联手重师大开展暑期交通安全直播活动
感受千年文化,学习交通知识。7月16日下午4点半,交巡警支队联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在蓝鲸fm平台举行了一场题为“步韵海棠行知古今”的暑期交通安全宣讲直播活动。
和服饰演变、礼仪制度一样,道路交通也在历史的岁月中历经变迁。眼下正值暑期,区交巡警支队联手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以载国,创之伟业”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举办线上直播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学生朋友用这种时尚的方式了解和学习古今道路交通的变化,掌握更多的交通知识。
当天,来自交巡警支队的警官柏雪、肖鹏以及涉外商贸学院的罗能瑾同学担当主播。从西周时期交通干道“周行”、“周道”的出现,到秦朝驰道的修筑,从《周礼》中关于“驾照考试”的相关介绍,到《唐律》中的“严厉交规”,三位“主播”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古代道路及交通规则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整个直播活动持续30多分钟,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在线观看。直播活动接近尾声时,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还在昌州古城进行了汉服展示。
延伸阅读——
青春碰撞 实践难忘
麻烦行车前千万别喝mojito,我喜欢线条规划整齐的角落。而酒后微醺,错误的落寞,清醒之后一行眼泪轻轻滑过。
你没有戴上那安全保障的头盔,就别浪费时间辩解带起来吧。红绿灯闪烁,警笛声掠过,所有违章都因为他不容繁琐。
……
这首大足交巡警版的《mojito》7月16日登陆上线,在当天的直播过程中首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周杰伦的新歌亮相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改编版本,但没有交巡警版本的,我们就想尝试进行改编创作。”实践团副团长、大二学生王志坤介绍,改编版本由实践团的师生填词,交巡警支队民警亲情出演,mv分别在大足城区、经开区等地取景拍摄,由民警和实践团的同学演唱。
其实,创作录制交巡警版本的《mojito》只是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创意与传播学院强国伟业“三下乡”社会实践团10天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这个由3位老师和13名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于7月7日来到大足,展开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了解和感受红岩文化,到敬老院关心孤寡老人,到社区亲子课堂为留守儿童上课等。
“‘步韵海棠行知古今’的暑期交通安全宣讲直播活动是我们实践团此行的重头戏。”实践团带队老师李香贞表示,这些学生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们以后多数是要走上讲台的老师,在剪辑、摄影方面都不是专业的,但通过10天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他们的拍摄能力、剪辑能力、写稿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李香贞是四川西昌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大足。“17日我们参观完大足石刻就正式结束本次实践活动了。”李香贞表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大足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代交通那些事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古往今来,道路交通也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一系列衍变,最终发展成了现在的交通环境。
当天直播最有意思的一个看点就是对古代交通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为此,直播团队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朝最具时代特色的成就就是秦驰道的修筑。
“治驰道”,是秦始皇统一后第二年就开始进行的宏大工程,西汉人贾山曾对秦道有这样的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所谓的五十步,相当于今年的69米左右。驰道的路面分划为3条,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分隔带的多车道道路。
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被称为天下第一路,就是秦直道,是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修建的军用道路,这条路从陕西咸阳一直到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地区,全长1800里,在当时可以做到日行500里,边疆如有战事,秦军可在3日内抵达前线,公元前207年,秦直道完工,而同一年秦朝灭亡。这条路也见证了秦王朝曾经的强大和辉煌!
古时候也有“驾照”考试
2000多年前的人们有了“高速公路”,而古代牛车、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驾驶这些车需要驾驶证吗?
“其实,古时候也有‘驾照’考试的。”柏雪介绍,《周礼》中曾写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而“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就是驾驶技术。
据了解,春秋时期,专门开设“五御”来考核驾驭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qu)、逐禽左”。
科目一鸣和鸾就是要求驾驭者在控制骏马飞奔的过程中,车上的铃铛要发出统一协调的节奏铃音;科目二逐水曲就是要求驾驭者驾驶马车,沿着曲折水沟行进,车轮不能进入水渠,驾车也要转折自如;科目三过君表就是要求当车驶入辕门时,车头两边与石墩的间隙只有五寸,车手要恰到好处地从中经过;科目四舞交衢(qu)就是要求驾驶证操纵奔驰马车在交叉路况中往来驰驱,在拐弯转向时车辆旋转适度,有点像现代车辆的漂移;科目五逐禽左就是要求驾车者驱车追赶禽兽,在追赶过程中,将这些禽兽驱赶阻拦至车辆左侧,以供车上弓箭手射杀。
“如果五项都过了,恭喜你,可以驾车了。”柏雪说,“现在考取驾照中的科目一、科目二,跟古时候比起来,可容易多了。在秦朝,如果没有通过驾驶考试,违规上道的话,可是要判处四年徭役。现在,无证驾驶,则是会被处以拘留十五日的处罚的。”
《唐律》中的“严厉交规”
唐朝长安城内有11条南北大街,14条东西大街,把全城划分为100多个整齐的坊市。
最早制定关于交通规则的典籍就是唐朝的《仪制令》,基本原则就四句话:“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意思是普通百姓、奴婢等要给达官贵族让路;年少者给年长者让路;轻车轻骑以及携带较少物品的人要给负重的车骑或脚夫等让路;下坡人给上坡人让路,行人给车马让路。这跟现在交通礼制的“礼让三先”有异曲同工之处。
《唐律》规定,任何人不能无故在街道中快速驾车,违反者将要接受荆条鞭打的处罚;造成人员伤亡还要交罚款。如果事出有因,如有公文传递、朝政急事、求医等正当理由则可得到原谅。而且唐朝对超速行驶绝不手软,对于超载也是一套一套的。“超过了五十斤货物,或者超了一个人的,那就要打五十板子。如果超了一百斤或者两个人,那就要打一百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