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图文要闻

水 源 安 全 有 保 障百 姓 喝 上 放 心 水

日期:2020-05-23

航拍下的玉滩湖

化龙水库风景如画


水源安全有保障 百姓喝上放心水
—— 我区多措并举保护饮用水源地


  大足是渝西地区缺水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大足区地处涪、沱两江的分水岭上,降水从四面八方流出,境内留存有限。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859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299万立方米,人均为576立方米,仅占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只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大足建区以来,东部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城区市民生产生活水量日益增大。如何保护好饮用水源地安全,确保“大水缸”无忧,成为了区委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区水务工作着眼污染治理,护好绿水青山,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特别是对重要饮用水源地实施了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等规范化建设,严格排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隔离措施、标志标牌、视频监控的完善情况,严防保护区出现乱扔垃圾、随弃口罩、垂钓等行为,并通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水源地的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数据及时督促运行维护单位妥善处置。同时,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和安全监管体系、预警系统等举措,全面提升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着力提高饮用水源应急保障能力,及时处置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障我区饮用水源的安全。
“水下保姆”改水质
  “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设施,转移至保护区外处理。”“生活取水口下游50米左右有一涵洞排污口。”“旅游餐饮存在农家乐3家。”“生活面源污染存在居民9户,户籍人口54人,常住人口20人。”……这是记者近日从区水利局发来的《大足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看到的部分内容。
  此次专项行动中,区水利局牵头协调组织8个单位在宝顶镇共商化龙水库生态养殖事情,以健全完善水库水产养殖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化龙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地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库渔业水域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
  化龙水库是我区最重要的一级水源地,每年向大足城区、龙水镇及沿途镇街提供源水900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段使用源水总量的近五成。
  通过现场交流后大家认为,水库内生态养殖鱼类是为了达到“以鱼治水”生态治水的目的,鱼数量过大、种类过多,将严重破坏水库生态养殖和生态平衡,造成水库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水库水质变化。为了保证水库水质达标采取科学合理捕捞减少鱼群密度,使水库内形成相对较平衡的生物链,达到水质达标要求。将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通过巡库、突击检查、日常管理等多种形式,以水务、公安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偷鱼、电鱼、炸鱼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非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水源地的行为,为水源地生态养殖促水质净化提供坚强保障。
  上游水库也是城区自来水的重要取水源地之一。
  2018年,上游水库河道干涸、库床裸露、泥土干裂,水位下降的地方长满了野草,原本藏在水中的礁石露出全貌,附近村民也可以任意在库床上自由行走。
  如何保护上游水库的生态环境,保障一级饮用水源地安全?区水利局、农业公司等相关部门会商后,也采用像化龙水库一样的生态养鱼类方式,在每年4月份后,在上游水库组织投放花鲢、白鲢、草鱼等鱼苗10万余尾,让生态鱼自然生长,以达到“以鱼治水”生态治水目的,有利于保护上游水库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水源地水库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生态养鱼不止保护了水质,也带来了丰收、幸福。去年,上游水库开展秋季捕鱼第一季,捕鱼队驾着渔船打鱼,满载丰收的喜悦。当天,捕鱼船在凌晨2点后通过布置鱼网等待后,渔工们开始使劲地拉网收鱼,网中拉着不少白鲢、花鲢……这些鱼平均个头都在2斤以上,最大的单条有20多斤重,一网就有200多斤鱼。
  “今天捕鱼收获颇丰,大的花鲢单条就有23.6斤。”参加捕鱼的鑫发建设集团公司下属农业公司工作人员罗贞卫兴奋地表示,“今天捕获的鱼,个头大又新鲜,肯定畅销。”
  据介绍,秋季捕鱼能定期对生态鱼进行合理捕捞、减少鱼群数量,将有促于水库水质持续达标。在整个捕鱼过程中,采取“捕大放小”的原则,渔网使用大网眼,小于2斤的鱼不会捕捞。
  如今,我区已相继在化龙水库、龙水湖、上游水库等多座水库投放了花、白鲢等“水下保姆”鱼苗20多万尾,采取生态养殖“以鱼治水”净化水质,进一步改善水域水生态环境,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有力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
水库出行既安全又便捷
  保护化龙水库、上游水库的举措,不仅仅是生态养殖。
  “制定码头、船舶污染零排放管理办法,确保污水、垃圾统一收集至保护区外处理排放。”“建设码头用于停靠巡逻船、清漂船以及居民出行自用船”……根据《大足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为解决库区村民们出行难,我区投入90万元专项资金购买了7艘钢化客渡船投入使用。
  “师傅,等我一下!”家住化龙水库旁的一位村民赶集回来,正赶上一艘渡轮出发。上船后,他放下背篓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和村友们搭起话来。“现在坐船就像坐公交车,滚动发船,方便得很。”“比坐车还稳当点,没得急刹车。”大家一边欣赏着湖边的风光一边说笑。
  能这样惬意的坐在船上,得益于营运机动船的投用。40多年来,化龙水库周围2000多村民进出都靠农用小木船,不仅费时费力,还没有安全保障。“有农用船的就自己划船,没得的就出钱请别个的非法营运船。”一村民告诉记者,宝顶镇天宫村距离码头4公里,要划1个小时农用船才能达到,而现在仅需要20分钟。
  中敖上游水库也原有8艘人力木质客渡船,但安全性能差,承载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库区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一旦遇到恶劣天气,群众出行受到影响。为解决库区群众出行,中敖镇政府和原大足港航所积极协调配合,报备材料向市港航局争取调拨3艘铝制电动客渡船投放库区,加上2016年已更换的2艘人力铝制客渡船,中敖上游水库共有5艘新的客渡船,基本满足了库区群众出行需求。
  与此同时,区交通局也将从市港航局争取来的3艘铝制客渡船投放到上游水库。至此,上游水库淘汰了老式人力铝制木船,正式启用新船,极大保障了库区水上交通安全。昔日﹃龙须沟﹄今朝美如画
  经过近年来的治理,玉滩水库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示着从未有过的如画水景。
  谁能想到,一个多年遭受污染的区域,被改造成大足重要的城市蓄水工程,关系着渝西地区百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关系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关系着大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能够实现这一转变,来自于我区出台了《玉滩水库流域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玉滩水库水质持续改善,实现玉滩水库水质“不能变差、只能变好”的目标。
  玉滩水库位于珠溪镇、长江水系沱江流域左岸一级支流濑溪河中上游,是大足、双桥经开区、荣昌等地120多万群众饮水的主要水源地。
  玉滩水库上游是龙水五金城,五金企业不搬,污染难以根治。我区全面开展电镀、酸洗两个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强制关闭龙水明光社区工业聚集地59家电镀酸洗企业,专门建立电镀、酸洗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污水集中处理。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推动104个村、社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立“户投放、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机制。并划出限制和禁止增量发展区域,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23户……
  与此同时,我区还将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和实施中水回用。特别是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解决区域内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改善生活及生产用水挤占灌溉、生态用水状况。大力实施中水回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日趋突出的水资源紧张矛盾,减轻水环境压力。
  如今,由于玉滩水库的扩建和水质的改善,使百万群众有了稳定的水源保障,增进了民生福祉,也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化建设5个水源地保护区
  今年,区政府提出将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5个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保障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
  目前,这5个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编制了应急预案和建立了“一源一档”。还通过采取设置标志标牌、隔离网和安装视频监控等措施防止市民偷钓、电鱼等违法行为,防止牲畜进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通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减少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保障全区居民喝到更安全、更干净的水。

42处饮用水水源地列入名录
  为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按照《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经区第二届人民政府2020年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区政府办印发了《大足区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渝大水务、宝顶水厂的水源地为中型水库化龙水库;双桥经开区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水源地为大型水库玉滩水库......”该通知要求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同时采取水资源调度、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水量和水质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