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5-00050 [ 发文字号 ] 大足府办发〔2025〕43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5-08-06
[ 成文日期 ] 2025-07-31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7908d/2025-00050
[ 发文字号 ] 大足府办发〔2025〕43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5-08-06
[ 成文日期 ] 2025-07-31
[ 有效性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经开区各内设机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730

(此件公开发布)

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加快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切实推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现代农业“七化”发展,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品牌打造,聚焦“稻+”、大足黑山羊、大足冬菜“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依托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特色种养殖、中药材3个产业培育专班,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目标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助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2027年,全区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检测体系持续完善,品种、品质、品牌实现齐升。标准化方面,制定标准15项以上,创建畜禽、水产等“三品一标”养殖示范场30个以上,“稻+”“三品一标”基地2万亩,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等特经类“三品一标”基地5万亩。品种方面,大足黑山羊“高繁”“快大”新品系培育取得显著成效,粮油、现代中药材、大足冬菜、水产等优质品种推广率达到80%以上,建成大足区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品种‌种质资源库‌。品质方面,“三品一标”基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全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达到70个以上。品牌方面,建成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三品一标”品牌体系,累计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0个、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6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三品一标”品牌使用授权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高效生产。

1.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要求,加快农产品生产各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积极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立项,构建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相协同的标准体系。大足黑山羊方面,围绕品种选择、饲养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出栏(售)品质等5个方面,在行业标准《畜禽品种(配套系)大足黑山羊》(NY/T46332025)基础上,鼓励企业执行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粮油方面,围绕粮油品种、土壤条件、病虫害防治、灌溉与水资源、收获与储存等5个方面,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 稻米》(NY/T4192021)、《绿色食品油菜籽》(NY/T29822016)等行业标准。稻渔方面,围绕苗种来源、种养环境、生产管理、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等5个方面,严格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DB50/T2252018)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大足冬菜及特经类产品方面,围绕土壤及水质条件、品种选择、投入品使用、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农事记录及产品追溯、产品形态等6个方面,严格执行《大足冬菜生产技术规程》(DB50/T15032023)、《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NY/T7432020)、《绿色食品 柑橘类水果》(NY/T 4262021)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快制定并发布大足黑山羊、优质粮油、特色稻渔、大足冬菜及特经类产品的团体标准。(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2.开展“三品一标”基地创建。选取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相应生产标准,开展区级“三品一标”标准化基地试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到2027年,成功创建大足黑山羊“三品一标”基地15个以上、粮油“三品一标”基地6个以上、稻渔“三品一标”基地10个以上、大足冬菜“三品一标”基地3个以上、果蔬及中药材“三品一标”基地20个以上、茶叶“三品一标”基地2个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3.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体系。围绕品种选育、节肥节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耕地质量提升等,梳理一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技术需求清单,主动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技术支持,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组建以区级农业技术指导组、镇街农服中心技术员组成的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建立病虫智能监测点7个,不断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科技局、相关镇街)

4.构建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烘干、仓储、加工等社会化服务设施,培育一批专业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集中连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供销社、相关镇街)

5.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经营主体,保障农户权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二)加速推进品种培优。

6.壮大地方特色优势品种。联合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大足冬菜、大足白芷提纯复壮,提高品种优良率、纯正度。壮大大足黑山羊种公羊总数达500只以上,并按照每年不低于20%的数量持续开展后备优秀种公羊筛选;规模养殖场全面实施人工授精替代自然交配。在中敖镇、珠溪镇等区域新建‌果蔬种苗繁育中心‌2个,年供应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7.加快培育新品种。争创国家大足黑山羊核心育种场,在腾达牧业、瑞丰农业国家级大足黑山羊保种场开展“高繁”“快大”两个新品系培育,到2027年至少有1个品系通过专家认证并发布。联合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围绕大足冬菜、大足白芷、大足佛手、茶叶等地方特色农业开展种质资源优异性状挖掘和新品种选育,建立‌种质资源库‌。(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科技局、文旅集团、相关镇街)

8.加速布局和推广优良品种。依托稻谷产业集群建设,打造现代化育秧工厂,整镇整村推进“三品一标”“稻+”示范基地创建,推动水稻荃优1606、油菜嘉油999等优质粮油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调优“稻+”结构,在稻虾基础上,引进、扩繁中华鳖“珠水1号”、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等水产良种;加快推进市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提升保种、育种、扩繁能力。建设以中敖、三驱、铁山、高升、季家、龙石等镇为核心的500平方公里大足黑山羊产业生态涵养区。在珠溪、龙岗、中敖、宝兴等镇街建设大足冬菜“三品一标”基地0.5万亩以上。打造以中敖、季家、三驱、铁山等镇为核心的水果“三品一标”基地0.7万亩以上,以三驱、国梁、回龙、珠溪等镇为核心的蔬菜“三品一标”基地0.5万亩以上,以铁山、金山、智凤、玉龙等镇街为核心的中药材“三品一标”基地1万亩以上,以古龙、玉龙等镇为核心的巴岳山茶叶“三品一标”基地0.2万亩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三)推进品质提升,促进产品绿色发展。

9.加强土壤利用与治理。强化土壤三普成果转化应用,沿濑溪河沿岸加强土壤检测,因地制宜推广应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种植结构调整等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酸化耕地8万亩,确保治理区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土壤pH提升0.5个单位,作物产量提升10%(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10.全力推广高效、绿色种植技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农业三新技术推广,在“稻+”、蔬菜、水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施用自制堆肥、有机肥、高效叶面肥等新型肥料,推广使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在水稻、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集成创新开展土壤改良培肥、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用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全面推广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作物增收提质。(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11.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农药、兽用处方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购销台账,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溯源管理等规定。推行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实现兽药生产经营环节追溯管理。开展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纠治养殖使用原料药、超剂量用药、超时限用药、用药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提高养殖环节合规用药水平。(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12.健全“三品一标”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企业自检、镇街快检、区级定量检测为一体的三级‌农产品检测体系。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寻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自行购买快速检测设备,开展水质、土壤、农兽药残留、产品品质、养殖圈舍空气质量等检测,确保每批次产品合格后再上市。加大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支持力度,采购胶体金速测设备,针对性开展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每个镇街完成年检测农兽药残留项目180个。加强区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提升农产品农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能力,力争检测参数扩展到100个以上,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达到地市级水平,在渝西地区领先;围绕农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强化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严厉处置违法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相关镇街)

13.推广应用农产品数字化追溯体系。利用国家及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严格要求企业在生产环节详细记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采收时间等信息,加工、流通环节详细记录加工方法、流通路径、存储条件等信息,产品上市前录入自检、快检、抽检结果,做到信息完整和连续。加快建设大足黑山羊产业大脑。(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镇街)

(四)推进农业品牌打造,提高产销一体化能力。

14.加强品牌建设。创建农业“三品一标”品牌目录,以目录引导消费,以消费促进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打造一批“稻+”、大足黑山羊、大足冬菜、道地中药材产业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做强一批玉龙山粉丝、古龙茶叶、富葛实业等企业品牌,支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等国家级品牌,市级巴味渝珍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大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参与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融入区域文化和健康养生等元素,彰显产品特征。推动大足冬虾、大足白芷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镇街)

15.规范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对“三品一标”区域公用品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制定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大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动态授权机制,依据“三品一标”标准体系,每年对执行企业开展一次达标认证,达标企业授权公用品牌使用,未达标企业收回公用品牌使用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

16.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积极组织区级品牌农业企业参加西部农交会、农博会、茶博会等展示推介活动。鼓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品牌农产品营销方式,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专卖店等营销模式,积极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各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推动生产与消费无缝连接。支持农特产品进入“大足好礼”专卖店。依托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构筑品牌农产品宣传网络,不断扩大品牌农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文旅集团)

(五)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

17.提高初加工及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智凤街道、铁山镇、宝兴镇、珠溪镇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助力惟德药业、邓鼎计等企业升规。推动大足黑山羊分割车间、精深产品加工场全面建成投产,支持大足冬菜、葛根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开发富葛香茶、富葛代餐粉、佛手精油、中药保健茶、中药保健酒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打造以大足白芷、佛手、葛根为代表的药食同源产业链,实施“爆品”培育计划,打造“大足黑山羊药膳汤”“咏熹老鸭汤”“笛女酒”“富葛鲜片”“蜂蜜柠檬水”等一批农业“爆品”。(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相关镇街)

18.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特色种养殖业三大重点领域,做好用地规划、环保测评等服务工作,积极招引企业来足投资,实现招商引资额15亿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招商投资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镇街)

19.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增设及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加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企业培育,鼓励物流供应链企业与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加工销售企业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统筹协调组,统筹项目资金,聚合工作力量,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区农业农村委成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工作推进组,由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调度指导。

(二)加强创新推进。按照“三品一标”的要求和重点任务,事项化、清单化推进。引导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完善考核制度,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三)加强要素支撑。统筹各级、各类资金,结合实际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项目倾斜。鼓励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领域。夯实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风险防范。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求,对种质资源保护、生产环境、市场波动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监测。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相关法规规章和制度落实。加强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使用禁用投入品、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打击假冒农产品品牌等侵权行为。

(五)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各类媒体媒介,广泛宣传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加大“三品一标”产品推介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52027年)指标及任务分解表

附件

大足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标及任务分解表

序号

主要任务

预期目标

2025

2026

2027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1

标准化生产

加快制定并发布大足黑山羊、优质粮油、特色稻渔、大足冬菜及特经类产品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15个。

11

2

2

区农业农村委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镇街

创建大足黑山羊、粮油、稻渔、大足冬菜、果蔬及中药材、茶叶等“三品一标”基地56个。

28

16

12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组建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工作队,建立病虫智能监测点7个。

7

区农业农村委

区科技局

相关镇街

2

品种培优

壮大大足黑山羊种公羊总数500只以上,优秀种公羊筛选数量不低于20%

300

100

100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推动水稻荃优1606、油菜嘉油999等优质粮油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5

3

2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新建‌果蔬种苗繁育中心‌2个,年供应优质种苗100万株以上。

0

1

1

区农业农村委

中敖、珠溪等镇

建设500平方公里大足黑山羊产业生态涵养区。

500

区农业农村委

中敖、三驱、铁山、高升、季家、龙石等镇

建设大足冬菜、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等“三品一标”基地2.9万亩。

1

0.9

1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3

品质提升

治理酸化耕地8万亩,治理区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

8

8

8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提升农产品农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能力,检测参数从15个扩展到100个以上。

30

30

25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镇街年检测农兽药残留项目达180个。

180

180

180

区农业农村委

各镇街

4

品牌打造

创建农业“三品一标”品牌目录,推动大足冬虾、大足白芷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

2

1

1

区农业农村委

区商务委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镇街

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

6

4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新增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

5

5

5

区农业农村委

相关镇街

加快智凤、铁山、宝兴、珠溪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助力惟德药业、邓鼎计等企业升规。

5

2

2

区农业农村委

区经济信息委、智凤、铁山、宝兴、珠溪等镇

聚焦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特色种养殖业三大重点领域,实现招商引资额15亿元。

5

5

5

三个产业培育专班成员单位

相关镇街


文件下载:

大足府办发〔2025〕43号办公室通知(红头).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