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
【文字解读】2023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解读
近日,区政府印发了《2023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区将以“控较大事故、防较大灾害”为目标,杜绝较大事故发生,杜绝因灾导致的群死群伤责任事件发生。加快数字赋能,强化党政履职,严格监管执法,压实主体责任,深化专项整治,加强应急准备,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大足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
(一)加快数字赋能,提升基层基础
实施城市安全数字赋能、基层“五有”规范化建设、防灾减灾基础建设、安全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全民安全素养五大行动。力争2023年底,全区完成燃气安全、重大危险源监测、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应用场景数字化建设;基层“五有”建设达标率不低于30%,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率、救援力量覆盖率以及应急救援、执法装备标准配备率达100%;新建森林防火标准化检查站4个、火情智能监控36套,加快推进巴岳山脉林区规划并实施;积极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实用的技术、产品、工艺等科研成果,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二)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党政履职
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务实履职,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履职的重要标准;强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以及业务相近原则,厘清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不断消除监管盲区;积极探索安委办、减灾办实体化运行;强化“实名制”安全监管,聚焦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重点管控企业(单位),规范开展“分级监管、划干分净、落到人头”实名制监管。
(三)坚持依法治安,严格监管执法
坚持严格执法总基调,严格执法检查,科学编制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落实“日周月”执法检查要求,在重要时段、重要节点加密执法检查频次;加强事故灾害调查处理,坚持“有案必查、一案双查、三责同追、四不放过”,严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对道路运输、建设施工、生产经营性火灾等重点行业领域典型事故实施挂牌督办;加强问题隐患警示曝光,落实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分行业领域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加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深化举报奖励工作宣传,扩大有奖举报知晓率、参与率。
(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
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以标准化为统领,构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达标、专业达标、岗位达标。组织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内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压实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对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重点单位,水库、隧道桥梁等重点设施,以及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管理单位,要清单化明确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好责任公示、风险研判、安全巡查、隐患整治、监测预警、紧急管控等重点工作。
(五)着眼“两个根本”,深化专项整治
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治理。立足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将有效经验固化为制度性成果,建立落实重点行业领域遏制较大事故发生的长效机制。
深化“两重大一突出”集中整治。道路交通领域,深化“三化六体系”和农村“两站两员”建设,严格“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管;建设施工领域,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建设施工“两防”和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专项整治;非煤矿山领域,推进“四化六体系”建设,落实“一统四抓”安全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安全绿色智慧矿山;危险化学品领域,加强高危细分行业、危险化学品产业转移项目、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实行分类整治;工贸领域,持续开展“四涉一有限一使用”专项整治;燃气领域,加快老旧管道更新改造,推进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和设施智能化改造,严查第三方施工破坏行为;消防领域,深化高层建筑、厂房库房、老旧小区等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乘梯守护行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
深化“打非治违”专项治理。健全部门联动打非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矿山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以建代采等行为;严格整治危险化学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非法储存油气、非法运输销售成品油等行为;严查烟花爆竹非法经营销售行为;大力整治建设施工违法分包转包、资质挂靠等行为。
深化中介服务整治。严格落实《重庆市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建立畅通申诉、投诉、举报、约谈、通报等机制,强化专家服务监督管理。聚焦“两虚假”“两出借”等问题开展检查督导,严格查处超资质承揽业务、重复收取费用、擅自扩大收费范围等行为。
(六)加强应急准备,筑牢最后防线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修订区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情景化编制各类现场处置方案;加强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强化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实施灾害风险区划管理;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出台应急力量三年建设规划,做区级专业救援队伍;加强指挥和通信保障,严格执行《重庆市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处置指挥管理办法》;加强物资装备保障,采取实物储备、产能储备和企业代储等模式,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推进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加强救援协调联动。
此外,《工作要点》提出了在保障措施上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激励约束、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严格规划管控和产业安全准入,推动一批有利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长期发展的项目落地实施。持续实施安全专项资金机制,强化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资金保障。
强化激励约束。加大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积极开展市政府督查激励申报争创工作,凡是配合完成争创工作的镇街、部门及单位成功后,将在年终目标考核中给予加分,对出现特定情形的严格“一票否决”。
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国家关于应急系统准军事化管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关心支持,做好应急管理津贴补贴实施工作。加强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做好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