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复函
大足农委〔2021〕142号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复函
陈东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柠檬产业、打造国家柠檬产业集群的建议》(政协提案〔2021〕1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公布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的通知》(农产发〔2020〕2号)文件精神,重庆5个区县纳入“北纬30°国家柠檬产业集群”建设,大足区作为“国家柠檬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区县,2020年获得中央财政资金4600万元,主要用于实施冷链物流中心气调库建设1000万元、柠檬基地土地改良建设2000万元、柠檬基地土地整治建设1200万元、柠檬科技研发分中心建设400万元。全区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末,在毗邻潼南区、四川省安岳县的中敖、高坪、铁山、高升等四个镇建设柠檬生产种植基地15万亩,建设期限分三期完成。其中到2023年末,柠檬种植面积达5万亩;到2025年末,达10万亩;到2030年末,达15万亩,年产优质柠檬30万吨。
为推进柠檬产业集群建设,区农业农村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产业发展: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成立了大足区柠檬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区农业农村委、鑫发集团等相关单位为成员,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制定重庆市“国家柠檬产业集群”项目大足区实施方案,计划到2030年末,在中敖、高坪、铁山、高升等镇建设柠檬基地15万亩。同时,联合潼南、安岳共建柠檬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大足—安岳柠檬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大足—潼南柠檬高标准技术推广示范带、安岳—潼南柠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建设柠檬产业“金三角”。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对接市农科院,就柠檬产业集群策划、品种选择、技术培训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制定了《柠檬生产技术规程(初稿)》《优质特色柠檬园区土壤改良方案(初稿)》等技术指导文件,重点围绕新品种筛选、精准施肥、果品贮藏保鲜、加工营销等开展技术服务。邀请市农业农村委艾丰、陈国福两位处长以及安岳县柠檬产业局局长田再泽等专家到大足开展柠檬栽植专题培训班开展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线上、现场授课及柠檬种植及加工基地参观等多种模式。
三是打造标准化基地。遵循“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化、品种优良化、绿色有机化”建设标准,加强土壤检测和科学改良,土地须按种植要求100%进行宜机化整治整理。
四是严格品种选择。定植须符合《重庆市长江柑橘产业带建设容器苗繁育规程》标准的柠檬容器苗,优选适合大足气候土壤的优质柠檬品种,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措施,杜绝黄脉病等植物疫病在本地发生。
五是狠抓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健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大力发展柠檬专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绿色防控。要求全区柠檬企业种植的柠檬必须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争创一批有机柠檬认证。
六是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充分利用中国柠檬交易中心网络平台和天下大足、益农信息社等销售平台,积极培育流通中介组织和专业经纪人队伍,提升柠檬产业电商发展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七是加强交流联动。区级相关部门和镇街多次到潼南、资阳柠檬种植基地及加工基地交流学习。同时,三方还初拟了《关于共建中国柠檬“金三角”总体方案(初稿)》,计划到2030年柠檬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鲜果年产量达到20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
区农业农村委下一步将继续加紧对宜机化土地整治验收工作,实行先建后补原则,标准为1000—2000元/亩,通过验收后,将资金直接补助给具体实施业主;继续开展宜机化土地整治的同时新栽植柠檬、土壤改良,督促鑫发集团加快柠檬研发分中心和气调库建设。
此复函已经黄克成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邮政编码:402360
联系电话:43780149
联系人:文 鹏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5月13日
抄送:区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区政府办公室。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5月13日印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