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56号的提案复函
大足文旅委函〔2021〕85号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56号的提案
复函
彭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大足石刻旅游营销水平的建议》(第56号)提案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大足石刻旅游营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总结提炼旅游形象标识和打造有质量的旅游宣传品等对我区石刻文化营销宣传很有指导意义,我委将积极采纳合理建议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一、统筹兼顾,整合文旅资源
一 是上下联动,整合资源。为吸引更多的人欣赏石刻文化、挖掘石刻文化、传承石刻文化,按照区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委以科室为基准,以人流为方向,以专班为抓手,落实专人负责,建立营销宣传大专班,统筹全区旅游资源整体包装工作,重点推进四季香海、五彩田园、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等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同时,各部门、镇街相互配合、上下联动,提供高质量的智力“软支撑”和实力“硬支撑”,共同发力,统筹兼顾,在整合文旅资源上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手里有招,统筹好整合好利用好全区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二是立足本土,精品串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的契机下,打捆文旅资源,串联辖区精品打卡景点,串珠成链,打造美丽乡村游、避暑消夏游、古镇休闲游和红色经典游等线路,结合游客出行时间安排,勾勒出一日游、二日游规划路线,让游客来足、留足、驻足、品鉴大足。
二、精心策划,开展文旅宣传
一是聚焦重要节点,提高宣传实效。结合大足石刻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精心策划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打卡巴渝、五一精品线路、乡村旅游民宿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进会、文旅大会、大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活动,宽领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宣传大足石刻。同时,充分利用24个节气和重要节点,结合丰收节、冬菜开坛节、五彩水稻节等传统节会,让大足一年四季“月月有看头,季季有精彩”,并积极推出文旅“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宣传语、“大足文旅”LOGO以及带有石刻文化的文创品等形象标识,利用爱重庆、中国旅游报、文旅门户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快手APP等平台媒介资源进行统一宣传、整体营销,在海内外打响打亮大足石刻宣传牌。二是聚焦独特文化,突出整体形象。大足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挖掘石刻文化、五金文化、重汽文化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着力将历史文脉融入城乡,选取经典文化元素,推动城景融合,在南山隧道口植入“佛足”雕塑,在步行街打造“时光隧道”,让海内外游客一到大足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同时,注重开发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打造出《我在宝顶等你》《大足邀天下》等一批地域特色歌曲、《大足石刻保卫战》《月落临安》等系列书籍、《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等精品电影及宝顶架香庙会期间举办的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等节日,极大突出大足石刻整体形象。
有的放矢,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做好内宣,优化产业结构。文旅项目推进坚持整体策划、有序推进,结合游客中心、特色酒店具体情况,从时间、空间、地域等方方面面考虑,力求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带动作用,做精四季香海、重庆隆平五彩田园、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醉美乡村。并丰富完善旅游夜间经济产业链条,让游客在大足看到夜晚的美景,尝到夜晚的美食,体验到夜晚的闲情雅致。二是强化外宣,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广石刻走进大巴、餐厅播放、手机提醒等服务,建设宝顶山—北山快速通道、石门山游客通道、石篆山景区连接线公路等五山联动项目,改善旅游公路,优化远程旅游路线,贯通重要节点,构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格局;优化景区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5G无线通信建立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打造智慧旅游营销系统、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内容、创新智慧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助力景区全面智慧升级。同时,大力实施“四百工程”,持续开展“走进故宫,牵手敦煌,联动高校,聘请名人”等主题文化活动,举办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推动重庆文化走出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广泛传播。今年一季度,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市文旅委官方媒体发布的大足文旅宣传信息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充实队伍,打造专业团队
一是引渠入足。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契机,深化与周边市、区(县)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大足学”学术研究中心,引进北大、清华等全国知名高校专业人才,开展大足石刻及巴蜀石窟寺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将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研究院。二是延渠销足。通过选调、借调、招录、引进人才的方式,充实营销专业队伍,提高营销专业培训,力争短时间出大成效,深化与爱重庆、报社、短视频等海内外平台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开发大足石刻景区“沉浸式”游玩方式,调动多方力量,强化营销宣传水平,为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何圣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邓润;联系电话:43762361
邮政编码:402360
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6月3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