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复函
大足委网办〔2021〕13号
签发: 陈丽
关于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
复 函
易光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第27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下,区委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委等部门联合推动,进行了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申报工作,10月19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印发《关于公布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我区成功入选试点名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申报成功后,按照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相关文件要求,印发《大足区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大足区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印发《关于成立推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任领导小组双组长,下设办公室,由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区领导兼任主任,由区委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委按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召开4次深改委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区委书记专门听取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汇报。区委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委、区经信委等相关单位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具体工作,大力推进我区数字乡村建设。
二、认真谋划顶层设计
由区领导带队前往浙江德清、河南鹤壁、北碚、璧山,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就推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与智慧蚕桑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邀请专业的数字乡村规划团队作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总体规划,经过对大足区农委20个科室,经信委、组织部、统计局等12个部门,15个镇,4个重点企业、7个重点农业产业和6个重点乡村旅游业的深度调研,编制完成《大足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形成“3+3+N”建设模式,即以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治理、“三农”信息服务等3方面体系建设、3个试点村建设以及N个专项试点项目,正在进行本期建设内容立项流程。
三、同步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大足区数字乡村运行管理平台建设。现正在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乡村产业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乡村三农服务、乡村基础设施、村级运行管理等五大板块可视化呈现和管理决策支撑,实现长期运营赋能招商环境,布局现代化数字化招商和营商环境,带动和吸引网信企业来大足投资。
二是全国首创 “信农链”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市级区块链+农业试点,创新引入区块链技术,从产品溯源、金融服务两个方面为蚕桑、黑山羊、芳香等特色产业提供公共服务,使大足在打造特色溯源品牌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低成本、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信农链”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计划于7月初进行发布,并持续迭代优化,预计将在2021年11月完成建设上线。
三是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大足区智慧民政平台通过构建统一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养老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已采集完成全区20.6万名老人基础信息,整合173家养老服务设施,为4600余名农村困难老人采购了智慧养老服务,已在122个村建立起互助式养老模式,向全区老人提供养老顾问服务,基本实现了养老服务基础数据、养老服务业务开展和服务质量监管的智能分析应用,全面提升了全区养老服务“智慧化、一体化、协同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四是加快推进智慧蚕桑建设。已完成大足区数字蚕桑指挥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大足区蚕桑全产业供应链管理云平台,形成蚕桑“产、销、管、服”全产业各环节信息与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互联互通,借助“互联网+”蚕桑供应链管理工程技术服务,制定蚕桑产品线上标准体系,推动蚕桑产值增效、蚕农增收、产业转型。
五是加快推进智慧芳香建设。初步完成产业振兴展示板块的建设,汇集和展示农业产值、作物产量、作物面积、气象概况等数据,待进一步丰富相关数据。微信认筹种植小程序完成20%,预计7月30日完成。
此复函已经区委网信办陈丽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邮政编码:402360
联系电话:17323991466
联 系 人:李秀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网络安全和
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6月22日
抄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人代工委或区政协办公室、提案委,区政府办公室。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