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58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12-02

大足经信函〔202150




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区届人大次会议第58号建议的复函


杨爱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五金产业振兴的建议》第58号建议已收悉,区经济信息委会同大足工业园区,根据建议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落实政策,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一是落实好政策。积极争取,制定出台了《大足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大足工业强区组发〔20202号)及“工业强区30条”“五金10条”专项政策,完善“五金产业贷”管理办法。

二是发挥好职责。设立五金产业发展中心,承担推动全区五金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为企业服务。利用好重庆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大足中心、大足五金产业研究院、大足五金产业激光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实施大足五金产业设计创新“四个一工程”,研发五金高端产品、出口产品,帮助企业创业提效、创新提质。

二、内扶外引,做大做强五金企业

一是绘制五金产业图谱。启动绘制刀剪产业链、技术链、企业链图谱,策划编撰五金产业链图谱,着力补齐产业链条,构建门类齐全、链条完善的现代五金产业体系。着力巩固传统五金产业,如刀剪等产业的提质升量;积极扩展新型五金产业,加大对智能五金、精密模具、电力五金、建材五金等产业的梳理和引进

二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南巨隆、鑫跃汽车、桥丰五金、永利刀具、长宝田农机、童然机械等一批项目投产、达产;中德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拟搭建五金产业链共享平台;北科大广州新材料研究院在足投资建厂,拟解决五金企业激光淬火、激光焊接、激光增材、激光冷锻、深冷处理、回火(退火)等方面的短板,现已签约入驻,进行设施设备调试。

三是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微型企业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项目占地13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已入驻五金小微企业19家;大足工业园区五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基本建成,预计今年6月份可投入使用。

四是打造数智生态工厂。引导传统五金企业转变思想观念,淘汰落后设备及工艺,实行“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和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五金制品二级节点标识解析建设,推广云码系统,已完成5家企业上线运行、10家企业平台入驻、50家企业的业务需求调研及解决方案制定

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中德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重庆北科工业、新泽西灯饰产业园、同实机械、宏优金属制品、海拓机械、广州健特电子、湖北信一钢带钢丝等五金产业项目50个、协议投资9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150亿元,同时,有重庆建设集团、渝江压铸、球墨铸铁管、乐清标准件、手提焊机等一大批在谈项目,有望年内签约落户。全力加大电力五金、建筑五金等五金企业的招商引资,既能增加五金产业种类,又可引入新理念新思维,有利于原有企业的提质升级,在提高和优化税源的同时也带动周边产业提档升级。

三、多点开花,拓展产品营销渠道

一是抓平台建设。搭建展会平台,区政府牵头区商务委、市场监督局、经信委、工业园区和区品牌促进会、五金商会等有关单位,组织企业参加上海日百会、潮汕不锈钢展、义乌小商品展等重要展会140余家次,新增市场订单1.2亿元。今年4月,组织25家五金产业相关企业参加“第七届陶钢城(潮汕)不锈钢制品展暨供应链选品”,首次集中展出,设立大足精品馆,统一“大足五金”形象标识,收效明显。现场采样交易300余万元,新拓展采购商1000余家,后续接收订单5000余万元。打造直播平台,将大足五金、硒锶农产、文创产品等大足特色产品场景式同步直播呈现电商产业园建成以来,现场办公企业76家,在大足云智慧市场开展电商交易商家516户,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6亿元、增长32%,其中五金产品销售额占70%

二是抓智能建设。销售智能化,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设网店2600余家,打造互联+新零售、农村电商、品牌孵化、跨境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与阿里巴巴深度合作,推动以龙水五金市场为代表的专业市场集群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建设大足云智慧市场,带动五金等特色产品销售增长27.2%物流智能化,重点打造德恒京东云仓、工业园区顺丰云仓等“智能周转仓”,运用大数据建模分析实施精准营销配送,构建集“交易市场、智能仓储、物流平台”于一体的全市场物流体系。增加全自动智能分拣设备,实现动态智能称重、扫码、测体积、分拣、传输自动化操作,打造先进的电商网店和实体门店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实现快递物流资源集聚,实现高效优质的物流出货,日处理货物可达3万单。快递运输价格由4-5元区间拉低进入2元区间,累计为合作企业节省成本超40万元。

三是抓经济共享。共享优质市场,通过开展钢材市场专题调研,收集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端的不同需求,将数据统一整理、规划和分析,从而可以有效地推动西部金属交易城、龙水废旧金属市场、龙水五金商贸城、模具城等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共享外贸渠道,引进萨维五金开辟“阿里国际站+海外仓+精品馆”的外贸新渠道,专业从事海外市场五金定制经销,已签约区内6家生产企业,完成订单生产500万美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科学布局产业。利用现有厂房、办公场地等有限资源,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切实补链强链延链。同时,积极争取工业用地,五金产业集群要实现亿元的目标,还需净增200亿元产值,按照80亿元/平方公里的产出强度,至少需要保证2.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从现在的土地储备情况来看,非常紧缺。

二是推动智能共享。续推进五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五金制品二级节点标识解析建设,推动五金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关键工序实现数控化,积极引进数字化生产设备,应采尽采各类工序数据,推动产业大数据共享。推进“中德五金智能产业园”建设,确保年内建成十条自动化磨削生产线和一条中德合资的热处理生产线,建好重庆北科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六条激光焊接、增材、冷锻智能化生产线,帮助企业降本提质。

三是加大融资力度。协调各级金融机构,全力推进五金产业贷,已推荐入库五金企业28家、申请融资需求1.34亿元,授信放贷企业5家、1750万元。适时完善五金产业贷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扩大支持面、参与度。鼓励知识价值贷款、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渝企金服等金融产品,加大对五金产业的信贷支持。并打破企业常规融资模式,探索上市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新方式,多渠道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题。

四是培引高端人才。积极对接区教委和大中专院校,筹划组建五金产业学院,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五金人才,建设多层次人才队伍,大力招聘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

五是做好服务工作。牵头组织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发展新情况,专班解决企业反映的新问题新痛点,协调督促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落实。落实“千名干部帮扶千家企业”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研究解决办法,为企业脱困发展保驾护航。并结合“揭榜挂帅”工作,开展五金产业“卡脖子”技术需求调研。

六是策划主题宣传。深挖石刻文化、五金文化,讲好“千年石刻、千年五金”故事,推出“五金的前世今生”“五金匠人”等系列宣传片,弘扬工匠精神,协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借助五金博览会召开之际,邀请国内外五金制品行业专家、企业家等行业领军人物,组织国际五金高峰论坛,把脉大足五金。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五金产业,总结产业发展的成绩和典型经验,营造全区上下关心支持五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此复函已经张亚兰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承诺事项落实情况回执上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特此复函。




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525



邮政编码:402360

联系电话:15*******89

联 系 人:廖钰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