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63号建议的 复函
王兴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第263号),区教委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回复如下:
截至2022年3月,全区现有各类公办法人学校122所。其中,组团城区(龙岗棠香、龙水镇、经开区)学校有41所,农村(非龙岗棠香、龙水镇、经开区)学校有81所;组团城区学校有学生76165名,农村学校有学生53355名,农村学校学生占全区学生的41.19%;组团城区学校有教师4218名,农村学校有教师3973名,农村学校教师占全区教师的48.5%。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学生愈来愈多地聚集到组团城区学校,组团城区学校师资略显紧张;农村学校因生源逐步减少,相关学科教师略显富余,但有部分农村学校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小学英语等学科教师缺编情况较为突出。
为满足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区教委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了教师结构,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按规定降低了乡村学校教师职评门槛,吸引了更多年轻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一是及时补充新教师,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结构。2019年以来,区教委公开招聘教师686名,其中安置到农村学校有429名,占比62.54%;2017年以来定向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265名、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39名,全部安置到农村学校,且在本区中小学校工作不少于6年,在本区农村学校任教不少于3年。该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及年龄结构。
二是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水平。根据市区教委工作安排,我区按照“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要求,每年暑假进修学校牵头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区所有学校、所有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近三年来已开展教师全员培训4803人次,2022年暑期将针对高中、职教和特教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每年向农村学校倾斜推荐参加国培、市培及区培教师人数,每年约有100余名农村教师参加国培、市培,占全区参培教师近80%。自2019年起,我区财政每年投入800余万元实施“好老师培养工程”,着力于学科领军人才、管理领军人才及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适应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一流教育的新要求。该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全系统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现场竞赛、基本功大赛和技能比赛中,农村学校教师获奖占比达45%。
三是健全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不断均衡城乡师资水平。区教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顶岗支教和跟岗学习。区教委要求学校每学期开展校本培训2次、校际交流学习1次,每学年组织青年、中年教师专业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各1次,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了校际间教师取长补短,促进了共同发展。2019年以来,每年通过顶岗支教、教研员蹲点督导、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统筹安排了城镇学校或优质师资近1100人次到农村边远学校开展培训提高活动,促进了农村边远学校师资素质提升;选派干部60余人次到边远学校任职或挂职锻炼,每年遴选乡镇学校教师100余人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素养提升;实施了中心校艺体及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走教”村小模式,缓解了村小艺体学科教师紧缺矛盾。2021年,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交流比例达24%,进一步合理配置了城乡师资资源,促进了城乡教师均衡。
四是严格落实上级规定,确保农村教师待遇提升。根据市人社局关于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意见精神,从2014年起,严格落实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并于2019年将一、二、三类乡村学校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00、400、550元/人.月,惠及乡村教师1880余名。严格落实市人社局关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通知精神,于2019年起落实了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0元/月的补贴。该两项以农村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待遇政策落实,进一步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激发了农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提升了农村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奉献精神。
五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农村教师职称政策。我区严格落实市人社局“渝人社发〔2017〕67号”通知规定,“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高的单位所属专业技术人员:民营企业、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根据《关于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的通知》(渝人社发〔2016〕99号)规定,对“村校、教学点及区县内个别条件同等艰苦的乡中心校教师,不作论文发表和课题要求”。我区近三年的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通过率在99%以上,居全市前列。
今后,区教委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新教师补充力度,重点补充农村学校的音乐(含戏曲专业等)、体育(含足球专业等)、美术及英语等紧缺学科专业教师,不断优化教师学科及年龄结构;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教学及周转房建设,按有关规定提高乡镇教师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优秀教师扎根基层,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振兴乡村教育。
此复函已经石朝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填写在回执上送达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邮政编码:402360
联系电话:023-64382837
联 系 人:李朝阳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