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区经济信息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多措并举努力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本委承担的相关工作。根据大足区政府办公室《2024年大足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大足府办发〔2024〕47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是加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扎实壮大增量,建立制造业项目签约、开工、在建、投产、达产、技改“六张清单”调度机制,推动新霆易炭黑利用等47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元泰新材料等30个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工业经济运行,强化监测分析与调度协调。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响应并解决各类难题。在党组织引领下,全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工业投资增长37.7%,充分发挥单位本职工作,优秀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制造焕新全面提速。启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八大行动,支持企业全周期数字化转型,预计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1.82%、41.42%。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动五金产业大脑纳入市级产业大脑首批建设名单,新增数字化车间3个、累计19个,新增重庆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1个。三是加强企业梯度培育,优质主体不断涌现。深入实施制造业中小企业“苗圃”“育林”“参天”梯度培育计划,推动1—11月新增规上企业25家、总数达到399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1家、5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1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家,预计全年累计新增规上企业36家,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到80家、12家、7家。做强做优骨干企业,优化50户重点企业、50户成长型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笛女酒业、恒洪教学设备等5家企业入选重庆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清单,盛泰光电入选重庆市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荣爵科技、长足飞越2家企业入选重庆市瞪羚企业名单。四是矢志不渝做精服务保障,做优民生实事。成功争取市经济信息委材料处联系服务再生资源产业,市经济信息委领导联系服务盛泰、台铃2家重点企业。全年累计走访1700余次,落实“企业吹哨,部门必到”的方针,办结率100%。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完成清欠工作“回头看”,顺利通过国家清欠专班来渝蹲点帮促、合格率100%,高效完成新一轮拖欠企业账款底数摸排工作。推动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程开工3个月主体建设如期完工,改造完成率103.5%,智凤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强化通讯保障,新增5G基站352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5个,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坚持不懈依法履职,自觉当好依法行政的执行者。树牢“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理念,自觉执行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带头尊法。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采取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方式,围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以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法治宣传“七进”等开展工业企业普法活动6场次,带头营造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良好环境。二是勤学不辍带头学法,认真当好党群组织的领头羊。突出领导班子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主持召开党委会、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开展集中学法18次。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律素养,召开支部主题党日、干部职工大会等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法14场次,带头用好干部网络学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岗培训、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强化学法懂法实效,带动干部职工全覆盖完成年度法治理论考试。三是秉公执法带头守法,牢牢握好部门法治建设的方向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培训24场次,规范开展行政执法86次,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效带动广大工业企业守法经营。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网站、公示栏等公开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发言人来了”等发布活动2场次。坚决按法定程序决策、用权、办事,作出“三重一大”决策89个,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3个,依法废止扶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等文件1个,按权限依法办理燃气、电力、通讯以及工业企业技改备案等行政审批事项152件。依法接受监督,高质量完成人大代表建议13件主办工作、2件协办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代表视察调研等7场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我委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时刻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大足必落实”,在工业建设、企业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精细度和全面性待加强。二是法治宣传深度广度、信息公开力度不足,区政务信息公开网和公众服务平台工作动态发布需更及时、丰富。三是法治队伍在知识储备、业务技能上,与高标准任务要求有差距。主要原因:一是对抓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二是法治政府建设与日常事务、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缺乏联动机制。
2025年,我委将继续团结带领工信战线,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履行职责,高标准执行区人大及常委会决议、决定,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主动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全面监督,聚焦加快建设配套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瞄准“246”产业赛道,启动工业和信息化“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产业科技重点突破、亩均效益稳步提升、企业服务提质增效“五项行动”,确保2025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470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技改投资占比20%以上。做实要素保障,加强协调力度,力争大幅提升大足页岩气本地消纳利用量,确保智凤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用,推进万兆网络入园试点。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四型”政府建设任务,落实降本减负、助企纾困各项要求,修订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融资信贷、场景应用、库存消化、能源保障等支持力度,推动“两重”“两新”以及市级工信领域专项资金等政策精准对接、直达快享,严格执行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深化运用“渝快办”等平台拓展企业服务“一件事”应用场景,助力企业提振信心、轻装上阵、稳定运营。
重庆市大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