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区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持续推进财政法治建设,不断发挥法治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现将2024年财政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坚持依法理财,持续稳步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区财政局业务操作规程》,梳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会监督、财政评审等重点事项,重塑业务流程16项、内控流程7个、修订出台财政管理制度34个,杜绝权利任性空间;制定《关于大足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处置的指导意见》,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推动往来款项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促进形成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全面推开实施财政电子票据自动核销,进一步提升财政电子票据管理质效。二是深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优化迭代,新上线国债资金监控和预算执行监控模块,动态监控并及时处理疑似违规项目,构建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监测和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闭环,实现“顺向可控、逆向可溯”规范化数据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闭环初步构建,开展财政运行情况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实现绩效自评、绩效“双监控”和绩效公开全覆盖,创新分包方式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高效;调整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部门的预算保障,完善大足高新区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及调整属地镇财政管理体制,清晰划分区本级、高新区和镇街支出责任。三是防范化解风险。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绝对优先顺序,实行“三保”预算足额编制、最低库款保障、大额支付报备、执行动态监控等管控机制,加强预警提醒和应急处置,实现基本民生资金应保尽保,工资待遇及时足额兑现;加强债务风险防范,聚力发挥专班攻坚、专业人员效用,全速推进隐债化解、全口径债务监测等重点任务,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四是加强财会监督。组织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重点民生资金整治、代理记账行业违规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17家预算单位会计服务和56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完成三年全覆盖任务目标;推动监督协同贯通,扎实推进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回头看”,达到预期效果。
(二)深化政务服务,不断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认真贯彻落实《反垄断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出台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文件,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基本流程开展审查,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地见效;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涉企政策文件清理工作,废止违反公平竞争的涉企政策文件2个。二是严格落实阳光采购。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围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等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三是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坚持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梳理所涉代理记账中介机构审批流程,制定告知承诺书、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最大便利,推行代账行业“放管服”改革,强化对代账公司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规范代账公司业务行为和经营活动,切实为代账公司提供诸多便利。
(三)提升法治水平,持续规范财政执法行为
一是贯彻收支两条线制度。为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经费保障工作,我局严格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不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坚持保障区公安局、区司法局等执法部门专项执法经费,司法协管员、法律顾问、司法救助等经费均予以保障,为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财政力量。二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目录清单制度,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按照相关规定,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自收到取消、停征或免征收费项目的上级文件后,及时转发到相关执收单位,要求执收单位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不定期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对已取消、停征的收费项目进行查询,避免发生乱收费行为。 三是及时进行公示公开。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信息公示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和及时公开。完善政务公开管理,专人专职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强化信息的统一管理、发布,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坚持落实及规范“双公示”,对我局作出决定的各类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均严格按照市政府统一制作的信息展示格式和数据项模板,按要求在渝快办、重庆“互联网+监管”系统、大足区政府信息网等平台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公示专栏及时公示公开信息。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并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接受监督。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将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形成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聚焦“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局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法治相关内容专题学习2次。
(三)深化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结合起来,坚持集中与个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推动法治学习全覆盖,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列入党支部学习计划,各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在推进财政法治建设过程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开展法治知识培训和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加强对宪法、民法典、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报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我局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标上级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与不足。一是财政法治工作队伍力量较薄弱,法治人员的配置与当前形势任务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较为缺乏既精通财政业务又熟悉财政法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是监督手段不够丰富,监督内容和方式以直接检查为主,偏重于微观监督和静态监督,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较少。三是存在普法范围还不够广、普法手段还不够多、普法人员还比较少、法治程度还不够深等困难和问题。
2025年,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统筹谋划,采取有力措施,聚焦中心大局,扎实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法治队伍。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建带队伍、抓业务,全面提高新形势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各种风险和矛盾的政治自觉。着眼于提升财政干部法律素养,利用好市级、区级等各级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等方式提升政策法规研习能力,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法治工作队伍。
二是明确法治目标,推进健全依法行政长效机制。要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兜牢“三保”底线,做到主次分明,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要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坚持科学决策,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编制流程,严把各类专项资金支出审批关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对财政政策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定等事项进行法律审核,防范财政事务法律风险。继续抓好财政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非税收入、政府采购、津补贴发放、财政票据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全民学法懂法氛围。围绕依法治区工作大局和财政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扎实开展财政普法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法治德治素养,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结合国家安全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法治理论考试为抓手,加强对全体财政干部的法治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财政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
202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