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大足区城市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建设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调整充实了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了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有力推动了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进行。落实了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取得了一定成效。
2.狠抓普法学法,筑牢法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点内容。把学法用法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法治讲座、法律知识培训、干部法治理论考试、中心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本年度,局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党委集中学法6次,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法4次。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2024年法治考试,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2024年执法培训并全部通过考试。
(二)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依法科学决策
1.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渝通办”全覆盖。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城管局窗口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534件,非许可事项753件,行政事业性收费22.77万元。
2.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务。2024年以来,在政务公开门户网站公开信息912条,其中内容涉及法规文件、财政信息、人事信息、公告公示等多方面内容121条。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967条,浏览总量7万余人次。
3.完善执法监督公示,强化法治政府实践。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切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公示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权责清单、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以及“双随机 、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规范事前公示;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规范执法事中公示,推动事后公示。定期公示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情况以及“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保障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清楚,执法文书规范,案卷完整齐全。明确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集中讨论决定制度,确保每一个案件适用法律依据正确、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罚适当。2024年度,我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9件,其中简易程序6件,一般程序110件,处罚种类均为罚款,罚没金额总计428.44万元,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27次。
4.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核,优化政务管理质量。按照《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公平竞争自我审查机制》规定,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发布、审查、备案程序,将调研起草、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集体讨论作为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必经程序,严格落实“两级审查”制度,加强与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协调,提升内部审查质量。截至目前,我局共制定规范性文件有4个,并定期开展实施效果评估。
5.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城管执法规范文明。按照区政府统一要求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局法律顾问,聘任本部门公职律师作为城管执法支队驻队律师。对重大执法事项提前介入,理清执法思路,防范执法风险,并对执法过程中法律适用、执法程序、事实证据、法律文书等依法进行审查,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法律支持,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更加文明、规范。
(三)深化综合执法行动,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深化专项整治行动。在违法建筑方面,共拆除存量21件1403.2㎡、新增15件551.3㎡,分类处置94件2680.37㎡,没收违法收入384.6万元,并积极指导城区外街镇拆违;园林绿化方面,排查处理毁绿占绿投诉57起,涉案绿地约400㎡,立案1起;户外广告方面,重点排查21条道路,拆除违规招牌、广告263处共2238.74㎡,包括96块约1600㎡招牌及灯箱、废弃空调架等;公用设施执法中,查处破坏市政设施案件2起,教育6人;夏季“蓝天行动”中,查处露天焚烧179起、露天烧烤93起,劝导熏制腊肉280余起,拆除熏制工具147件。
2.加强重点监管与服务。在规范执法方面,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注重加强重点监管与服务。一是餐厨垃圾方面,检查餐饮单位2400余家,发放告知书1300余份,签订承诺书1200余份,查获6起违法案件,罚款3.5万余元,已确定2家废弃食用油脂收运单位;二是生活垃圾监管,重点检查“三混”问题,累计检查各类场所800余个(次),开展联合执法27次,宣传活动24次,受教育人数2167人;三是建筑垃圾监管,专项推进非法倾倒整改,运用“渣车监管一件事”系统研判案件,检查车辆、工地及堆放点等,立案查处3起,罚款2500元,研判案件266件,已结案13件;四是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成立领导小组,明确26项整治内容,聚焦5个重点领域,公布举报方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3.推进执法改革与培训。一是强化业务指导,建立执法人员下沉与“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加强镇街执法指导、培训及监督,确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二是深化培训,制定《常态化培训方案》,提升执法人员政治素质、管理水平、执法能力和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已组织线上培训2次,线下培训3次,培训400余人次。三是全面承接执法划转事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已划入295项,包括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国防动员等领域。四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程序、处罚及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处罚合法、准确、合理。结合镇(街)实际,梳理城市管理领域执法权责清单,实现精准赋权。五是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制定《下沉镇街行政执法人员方案》,将27个镇(街)分为五片区,选派30名精英执法人员包片指导,同时创新机制,推动城管执法力量进社区,完善“城市管理局+街道+社区”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培训、专项整治、普法宣传,实现“城管进社区,秩序有人管、诉求有人应、违法有查处、日常有服务、纠纷有调解、矛盾有解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4.加强法治宣传与安全生产。强化法治宣传与安全生产教育。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文明执法实践中,着重推进法治宣传与安全生产教育。借助“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等活动契机,向公众分发城市管理法治宣传资料,有效提升了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可与支持度。同时,公开举报途径及监督热线,确保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畅通无阻,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相关举报。有效促进了执法工作的文明化进程,增强了市民的法治观念与安全防范意识。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在城市管理系统多形式、全方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市委部署、区委安排,毫不动摇地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城市管理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党委年初听取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本年度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具体内容。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办事。一是强化法治素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研法,常态化开展新任命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意识。二是妥善办理监督意见。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按期办理并回复人大建议17件、政协提案39件、检察建议1件。三是全面落实监督责任。严格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全年无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办理等行为。
(三)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扎实开展普法工作。加大重要节点宣传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三月法治宣传月深入宣传园林绿化、违法建筑、垃圾分类等城市管理法律知识。线下在公园、游园、广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以及各类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发放宣传(含普法、科普等)资料20000余份,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全面完成年度普法工作目标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2025年工作安排
一年来,虽然我局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仍有待加强;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时有发生;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025年,大足区城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全局中统筹谋划,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持续加强行业普法,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重庆市大足区城市管理局
2025年1月 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