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大足>大足文化> 五金文化

浅析大足五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日期:2022-02-25


大足五金文化是重庆乃至中国西部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在历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集文物、大足石刻营造及传播、传承、科技、文献、品牌、民俗、文艺及产业等为一体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研究其千年蝶变及其特征、价值和文化的形成等,提炼出“千年锤炼、世代传承、锐意创新、至臻完善”文化精髓和弥足珍贵的当代价值,弥补了大足地域文化的空白。

浅析大足五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引言

  大足五金与大足石刻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都是大足的创造,人类共同的“宝贝”。正是这两个“宝贝”,汇聚成了大足人今天引以为傲的精神家园,不仅仅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更成为了激发一代代大足人“精气神”的动力之源。
  “五金”一词最早出现于《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臣闻越王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汉书·食货志》上“金、刀、龟、贝”注:“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青者曰铅,黑者曰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如今的五金常用为金属或铜铁等制品的统称。
  五金文化是指人类在五金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大足五金文化包括历史所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涵盖1100多年的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二、大足五金的起源探究
  大足五金的起源,其说不一。
  (一)从梳理历代大足文献典籍看,均无起源记载。查阅历代大足县志、历代全国总地志、明清四川省志、明清重庆府志(明清时代大足属重庆府)、历代正史等文献,均无龙水小五金起源的文字记载。宋代昌州有州志、静南志,但遗失殆尽。明代大足已知有两部县志,一部修于明代前叶,一部修于万历年间,也皆不存。清代大足先后有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编的四部县志,民国有陈习删编的县志,也无龙水小五金起源记载。查阅历代总地志,如唐代《元和郡县志》、宋《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方舆胜览》乃至明清等文献,也未载录龙水小五金的起源。
  (二)从研究北山韦君靖碑看,起于晚唐具有可能性。文献无记载并不等于史实不存在。公元888年至897年,唐王朝内部又发生了致命的“剑南三川之乱”。北山石刻《韦君靖碑》载:晚唐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合置义军,招安户口,屯兵大足,于唐景福壬子岁(公元892年),在大足县北五里许多龙岗山建永昌寨……屯兵数万。韦君靖要干啥?一是平叛戡乱,报效朝廷;二是图谋自保,静观其变。“义军”相当于现在的民兵武装。当时唐王朝已经国力衰弱,故碑载“兵器粮秣皆须自给”。碑中一百多名节级将校署名中,有“修造将”十名之多,推断与筹办兵器粮草有关。节级将校中有二人的职衔与“龙水”相连。一是“充龙水镇遏使”罗宗权;二是“充龙水镇将”王伯章。这表明龙水是韦君靖所统的静南军防地之一,所需兵器匠具皆为自造。因此,大足小五金起源此时,具有可能性。
  (三)大足(静南)不产铁,兵器匠具的要素如何构成?大足(静南)产煤在清代以前无文字记载,仅据二郎塘燕子岩煤窑平洞内有“洪化二年”(公元1680年)刻字,证明明代有产煤的记载,可见韦君靖时代大足当时无铁无煤开采。但《新唐书·地理六》记载:永川……有铁、巴川(今铜梁)……有铁……。而龙水为静南军的设防要地,开发较早,交通方便,毗邻永川、巴川产铁,为龙水生产兵器匠具夯实了要素条件。作为军事人才的韦君靖,极有可能从辖区调集资源,征召铁匠集中龙水,与当地匠户一道大批量生产兵器及雕凿石刻的匠具和生活用具。这众多研究者一致公认的龙水小五金起源时段。三、大足五金的千年蝶变路
  研究大足五金发展历史发现,历史上每一个重大节点,都成为大足五金蝶变的阶梯。
  (一)晚唐“三川之乱”,催生大足冷兵器发端。唐代多使用的是戈、矛、刀、箭等冷兵器。韦君靖“合置义军,屯兵数万”征战巴蜀大地,在龙岗山设险自保,庞大的戈、矛、刀、箭需求,在龙水应运而生,开启了大足五金冷兵器制造先河。加之开凿北山石刻,铁锤、铁锹、雕刻刀、斧子、铁锯、木工刨刀等匠作工具也随之兴起。
  (二)大足石刻兴起,推动匠具日用五金勃兴。时隔280多年的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一代智宗赵智凤在宝顶山设坛“传柳本尊法旨,立柳本尊教派”,拉开了宝顶山石窟建造序幕。“铁锤叮当响宝顶,百炼匠具忙龙水”。长达70多年的宝顶石刻营造、寺庙广建和和尚的入住,剃刀、铜盆、刀剪、锁具也随之跟进。
  (三)合川“钓鱼城之战”,刺激冷兵器复苏。两宋时期大规模的大足石刻和寺庙营造,冷兵器制造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时隔360年后的合川钓鱼城之战爆发。1258年底,蒙哥大军兵锋直指南宋四川军政大本营——重庆。当时情形是,欲保南宋,必保四川;欲保四川,必保重庆;欲保重庆,必守合川;欲守合川,必守钓鱼山。作为大后方的大足,从军需粮草特别是兵器武器,给予守城军民强力支持。大足工匠昼夜炉火熊熊,赶制弓弩、百炼刀枪。针对蒙军盔甲,研制出长而厚的金属弓弩箭头,增强对敌军的破甲能力。部分箭头加装三棱倒钩,被称为“插刃凿子箭”。蒙军被这种箭叮上一口,即使不死也要脱一层皮,大都因伤口扩大化脓感染而死。从1243至1279年的整整三十六年间,合州军民虽未挽回南宋王朝覆灭的命运,但自此得以喘延20年之久,大足兵器功不可没。
  (四)“湖广填四川”,形成铁器十九行。明末清初,四川遭遇多年刀兵,出现了“有田可耕而无可耕之人”的悲惨世界。康熙二十二年下诏,征民“湖广填四川”,开启了艺人融合,人口复兴的新时代。在垦荒利农政策激励下,各业开始复兴,到光绪初年,龙水从事小五金人数剧增,花色日益繁多。按照行业相同、手艺相近,生产者将产品划分为“十八行”。据口碑资料即为:剃刀、剪刀、铁锁、铜锁、铁汤瓢、铜汤瓢、铜笔壳、生铜(铸铜锁壳、铸铜烟斗)、小货(阉割刀、挖刀、打钱纸刀具)、丝丝(丝练、丝瓢)、猪牛刮子、条铁(小五金生产材料)、生铁(即翻砂。如钻镦、砂子、锅铧)、大炉(铁农具、柴刀、斧头等)。到清朝末年,集镇周围二三十里农村出现“农工不分”的繁荣景象。生产者遍及蹍盘沟、鄢家井、狮子湾、多宝寺、罗家街、棒头屋基和双路场等地。1912年,江津县人杨青山迁入龙水蚌壳石院子做“洋刀”,于是洋刀业兴起,习艺者众多,种类不断扩大。加入老君会后,单独设行,至此大足铁器增至十九行。
  (五)四川军阀混战,成就龙水枪弹制造。民国七年(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取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军阀们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都在各自的地盘私设军营兵工厂,扩充实力。民国十年(1921年),龙水、万古的铁器匠人见造枪、造弹利润丰厚,有利可图,于是催生枪弹制造业异军突起,系全川唯一的民办私营性质。龙水先后有唐金三、张吉祥、何海云、陈子惠、敖子祥、龚桂林、谢尊云、吴本修、宋本初(镇警察队长)、徐培德、杨老二、陈鸡鸡娃等,计18家,从业2000余人。生产的枪支主要是手枪、夹板枪、改良新枪。1926年,龙水吴本修枪厂从遂宁购回一台英制车床,用摇动杆人工摇动,开启龙水使用车床之端。万古徐大德枪厂,平均日产步枪1支,子弹数百发。一只夹板枪售价银元25元(折黄谷老量五石)。改良新枪30元,成本只要三分之一。驻军和团防排队争购,生意十分火爆。民国十六年(1928年),政府开始禁止私造枪支,但禁而不止。有的缩小规模,秘密私造手枪、“格蚤笼”(类似冲锋枪),供当地绅粮和烟贩子去云南昭通兑换鸦片防卫之用。龙水大规模的枪弹制造仅存七八年后走向衰落。大部分人转入小五金生产。
  (六)陪都重庆,炮弹片助力小刀业崛起。1937年“七七事变”后,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随着战争的惨烈,重庆各大兵工厂大量生产炮弹,其边角余料和炮弹残片,却成为了龙水五金匠人的“宝贝”。由于质优价廉钢火好,特别适宜做各类刀具的刃口材料,于是匠人们纷纷购进。期间,涌现出了徐南阶的“四川洋刀”、金万一的“金忠牌洋刀”、蒋万合的“国货排小刀”等。由于做工精细,款式新颖,成为抵制日货的爱国名牌产品。“唐”字钢剃刀、“郭”字裁剪、“罗”字中剪、“夏”字花剪、“上”字将军锁等名优产品各具特色。“唐”字钢剃刀用于修面,有凉爽舒适之感。曾良成生产的“宁安”小刀,当着顾客的面将新二百铜板,一刺便穿,连刺十余个铜板刀尖不弯不断。抗战胜利后,大足小五金从业人员增至3400多人,占全川15000多人的五分之一,炉子达到1200多盘,从业人员增至3400余人,花色品种逾1000个,成为民国年间全川名副其实的三大(川西、重庆、大足)五金主产区之一而鼎足巴蜀。
  (七)新中国诞生,龙水小五金基地崛起。新中国成立后,大足迅速平息匪乱,恢复生产,龙水小五金被列入四川省的重点产业发展,得到国家轻工部的高度重视。由于生产力的释放,逐渐建立起了一个较为灵活、适应性强、能发挥“船小好掉头”的小五金工业基地。一是命令淘汰鸦片烟具和迷信钱纸工具;二是开启私私合营步伐。如1951年2月,龙水镇人李信丰邀集镇上农具、炊具、匠具业中的18户、23盘炉子、46人,私私联营为大足县人民用具铁工厂。3月,又有杨国政、张柄兴邀集剪刀、小刀业中的46户,联成新民五厂,这是大足最早抱团发展的雏形。当年,璧山专署将供给费结余折实大米4万余斤(折新人民币3000多元)拨给龙水小五金实验新产品。这一年,共有967人组成了新民供销联营总厂,下设8个厂,分别主产剪刀、铁锁、铜锁、小刀、剃刀、铜烟斗、锯皮、铜笔壳。三是实施公私合营、合作化,1953年开始,如人民用具铁工厂合营为人民用具厂,新民洋刀厂合营为新民刀厂等。1955年开始,对个体手工业者和10人以下的个体作坊进行改造,组成生产合作小组、供销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这期间,车床、冲床、钻床、电动机等机械设备开始在龙水小五金生产中应用。小五金基地就此形成。
  (八)松绑还权,开启小五金大繁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龙水小五金冲破了一贯制的统购统销,允许承包经营,政府鼓励和扶持新产品开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生产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如医疗器械、宝顶牌多用旅行剪、“金忠”不锈钢小刀、弯把小刀、以大足石刻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图案小刀、“金鸡”牌旅行包小挂锁、“龙水牌”不锈钢各式菜刀、水果刀、汤瓢、大小锅铲等50多个品种,年产200多万件。到1983年,全县已有13个乡镇从事小五金生产,乡办、村办、组办、户办、联户和专业户已逾万人,呈现出“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铁忙”的繁荣景象。以街代市的龙水古难街、新街子每三天一场,生意火爆,全国有近20个省市的客商云集采购,全县贩销小五金的专业户逾3000户,其中珠溪区就有1309户。
  (九)振兴行动,开启小五金依靠科技进步高潮。2006年7月,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市科委递交的《关于大足民贵刀具不锈钢切刀性能分析的情况的报告》上批示:“请市科委一抓到底,帮助大足刀具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赢得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益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子”。大足五金产业振兴由此拉开振兴序幕,市科委、大足县政府联合出台了《大足五金产业振兴计划》。形成了市县联动、政企互动、院企合作的振兴大格局。3年多时间的业主培训、搭建公共平台、出台5个行业标准以及技术和数千万资金注入,培育出“锻打夹层菜刀”“改性发蓝手板具”“抗菌菜刀”“鑫荣达刀具”等10余个市级重点新产品;“翔锋”“金忠”、“邓家刀”“宝顶”“陈明友”、“永红”“为民”“鑫荣达”近10个等市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008年7月3日,制刀人黄维明申请的“抗菌菜刀”“复合夹钢刀”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标志大足千年小五金结束了无专利技术的历史。四、大足五金的特征及其价值
  (一)主要特征:
  1.选材讲究。如,传统锻打土刀须选用厚材料,表面为软材,中间为高碳钢材质;锻打不锈钢刀,需选用同等不锈钢材质中的厚材;锻打夹层刀,仍需选用不锈钢厚材,同时选用高碳、高铬合金钢材料。
  2.工艺独特。传统刀具主要工艺流程:选材(表面材料和中间材料)→下料→夹钢→溶化→锻打成型→修样→削铁找钢→淬火→校直→水磨刀口→打磨→检验→上把→检验→包装。每一个流传全凭匠人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
  3.产品讲究。传统锻打土刀刀背厚、膛子空、刀口薄、刀口硬度60度以上;锻打不锈钢刀刀背厚、膛子空、刀口薄、手感轻、省力、易磨、经久耐用,刀口硬度一般在52-53度之间;锻打夹层刀: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溶入了高碳、高鉻合金钢材料,硬度达到60度左右,除具备锻打土刀的特点外,刀口极其锋利,还具有不起锈等特点。
  (二)主要价值:
  1.历史价值。龙水小五金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与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其产品体系已涵盖“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农用机械、船用五金、铁路配件、汽摩配件、矿山机械、医疗器械、电力金具、有色金属、民族乐器”等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样花色的产业集群,堪称中国西部一绝。上世纪50-60年代,龙水小五金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关怀;90年代初,龙水邓家刀两度走进中南海,成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首长家庭的专用产品,中央电视台曾专题予以报道,知名度可谓声名远播。
  2.带动价值。龙水小五金产业经过千余年演变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以龙水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0余个街镇、拥有近20万人参与制造的产业集群。因为小五金,建成了“中国西部金属交易城”“中国龙水五金旅游城”“龙水五金市场”“龙水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德恒商贸物流城”等一批极具特色的专业市场群体,物流配送企业近300家,是西部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五金商品交易集散地。同时,还建有大足五金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大足五金博物馆等文化传承载体。2015年,被评为全市现代五金产业示范基地。
  3.艺术价值。以传统锻打刀具为例,从外观方面讲,具有花色多样性,如厨师切片刀、厨师斩骨刀、家庭切片刀、家庭斩骨刀、桑刀、水果刀等。讲究造型的姿态美、尺寸长短、重量大小、安钢多少、有无雕刻、锈蚀程度等工艺水准;从内在方面讲,产品工艺讲究美感。制作工艺不是天生俱来,是靠着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而来,具有稀有性。
  4.实用价值。大足的锅碗瓢盆刀等小五金是千百年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概莫能外的人生交响曲。如今,五金与农业、五金与工业、五金与商业、五金与交通、五金与科技、五金与战争、五金与医疗、五金与体育、五金与厨卫、五金与饰品、五金与教育、五金与建筑、五金与工具、五金与音乐、五金与日常生活等,实用价值及其广泛,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三川”:即西川、东川和山南西道,大致领地涵盖四川盆地和汉中平原。如果将西川、东川两个字换位,就是川西、川东。

五、大足五金文化的形成
  大足五金文化是涵盖1100多年的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一)大足五金文物。据区志办研究,大足现存的五金文物涵盖南北朝至民国时期,有南北朝的铜矛,宋代的铜镜,明代的朴刀、铜钟、铜印,清代的牛尾锁、余栋臣的“栋臣通宝”、民国的刺刀及后来的金鸡挂锁、卓字牌怀剪等,它们在无声地述说着大足五金发展的历史。
  (二)大足五金与石刻。恢弘的大足石刻,所折射的是大足五金之光。石刻中的五金器物纵贯唐宋明清,包括生活类、生产类及特种五金,尤其是历代兵器为著,是仅次于五金文物的重要史料。包括晚唐、五代、宋、明、清历代的石刻兵器、盔甲;宋代的石刻铁齿轮、铁剪、铁锯、铁锅、铁床、铜镜、僧人锡杖等。其中反映宋代的铁齿轮样式,有专家考证为世界最早的机械铁齿轮。还有北山多宝塔内刻于南宋绍兴23年(1153年)的文献:“昌州大足县玉溪井住铁匠刘杰,妻杨氏,自初建塔施工修茸动用铁作□□外,施铁索一条重三十斤,□龙树菩萨一龛,并化云水镇□作户铁索三条……”等等。
  (三)大足五金传播。从传播的路线看:古代主要有西南茶马古道、西北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传播的方式看:一是坐商传播,光绪十五年(1889),建八景宫,作老君会馆。时有铁器坐商李发号、一品号等10家商号。抗战初期,龙水镇坐商增至60多家。我们如今的龙水五金市场、花市街的门店等,都属于坐商。二是行商传播,在老君会馆,行商有刘品山、袁外钦等,各雇脚力10多人运销铁货至成、渝、雅安等地。有陕西王老乡,重庆“夏公茂”商号陈樵生,宜宾刘大爷及河南、山东、成都客商长期驻龙水悦来旅栈等处设庄收购;民国10年,有龙水彭某等,肩运刀剪锁去云贵边境转销缅甸、越南。改革开放初期的背篼、麻袋赶场也属于行商传播。如今重要的手段就是物流和电商传播。三是移民传播,明末清初,四川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在此过程中,大足五金制造技艺也随着重要的五金制作人传播到临近的贵州等地。
  (四)大足五金文献。五金文物与五金文献相互印证。大足五金文献清代以前极为稀少,吉光片羽。如《新唐书·地理志》中,有关于昌州(大足):“土贡:麸金”的记载;北山石刻晚唐乾宁二年(895年)《韦君靖碑》中“修造将”、“龙水镇遏史”、“镇将”记载,与土木寨堡修建及兵器修造有关;宋代《元丰九域志》、北山多宝塔60号造像记、石篆山石刻《彿会寺上觉下朗拾铙记》碑,其中提到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铸铙工匠梅万恭、王万澄等人,保留了明代大足五金的重要史料。嘉庆《大足县志》卷八“杂记·玉口金鸣”写到:“此山(玉口山,今玉龙山)在龙水镇东南,双峰对峙,列肆当中,比屋人家,以冶为业。当炉火纯青,铮铮四起,非丝非竹,余韵铿锵,直疑天台赋手,从玉口中齐作,掷地金声”。冶就是炼铁,将毛铁锻打成条铁,专供龙水铁器生产。表明玉龙在嘉庆年间已有成熟的冶铁技术。民国25年,政务视察员王化云在视察日记中写道:“清季大足铁货,每年销路极宽,除供全川之用外,举凡川边陕南、陇东、云、贵北境,均仰给于是。”民国26年,巡视员黄宝轩《大足视察日记》:“大宗出口为铁器,运往成渝滇黔各地,总值约20万元。”还有原大足县政协编写的《大足文史——龙水小五金专辑》等。
  (五)大足五金传承:一方面是世家的传承。大足五金自清代以来,多为父传子、师带徒、兄传弟、夫传妻,代代相承,形成了各有所长的五金世家,如唐氏制锁、陈氏制剪、徐氏小五金、金忠小刀、邓氏菜刀等。二是行业组织的传承。大足五金最早的行业组织,应追溯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成立同行师友会,因崇拜李老君,故又称为老君会,入行的成员必须是熟练的工匠。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是李老君的生日,他们设宴欢聚,一年一次,商议本行事宜,如推选会首、制定或修改行规、划分铁器十九行等,影响深远。新中国诞生后,先后成立了五金同业公会、小五金协会、管道设备行业协会、铸造协会、五金商会、再生金属材料商会、物流商会、模具商会等行业组织,他们团结行业企业,大力发展名优产品,组织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交易会等活动,推进了“大足制造”向“大足创造”转身。
  (六)大足五金品牌。民国初年有“将军不下马”等铁锁品牌。抗战期间,有蒋万合的“国货牌小刀”、金万一的“金忠牌洋刀”、徐南阶的“四川洋刀”等,均为抵制日货的爱国名牌产品,后来,出现的有“唐字生钢剃刀”“郭字裁剪”“罗字中剪”“夏子花剪”“上字将军锁”等名优产品。唐字生钢剃刀用于修面、刮胡子,有凉爽舒适之感;曾良成生产的宁字刀,当着顾客的面刺心二百铜元,一次便穿,连刺十个铜元,刀尖不曲不断。20世纪80年代,被评为优质产品的龙水小五金有44种,其中获国家部级奖的有“锯弓”“飞天牌剪刀”2种;获西南地区或省级奖的有“25毫米横开弹子锁”“抽屉锁”“金鸡牌35毫米挂锁、抽屉锁”“足锋菜刀”等。如今,也有“邓家刀”“金忠刀”“鑫荣达刀”“正华刀”“为民刀”“永红刀”“陈明友钢具”“翔锋刨刀”“神针船锚”、“通达铁路配件”等品牌产品。
  (七)大足五金与名人。晚唐节度使韦君靖、宋代高僧赵智凤、元代明教起义首领韩法师、明代白莲教起义首领蔡伯贯、清代县令丁昌燕、反洋教起义首领余栋臣等,都与龙水铁器、兵器及匠具密切相关。民国期间,因龙水私造枪弹受到军方重视。新中国诞生后,1958年中央办公厅给龙水人民回信说:“龙水镇人民送个毛主席的信和两件小五金纪念品已收到了,主席很重视,亲自看过。”1958年冬,中华全国手工业总局的陈处长专程到龙水调研小五金历史和发展情况,他说,带回去的材料只隔总局长一人,就要向周总理汇报。此后,邓小平购买邓家刀,胡锦涛、张德江先后到龙水视察。历任市领导黄镇东、贺国强、汪洋、包叙定、刘志忠、黄奇帆、张轩等都到龙水调研大足五金。第一届大足五金博览会由时任重庆市市长刘志忠宣布开幕,而后各界都有市领导参加。
  (八)大足五金科技。历史上每一个重大节点,都成为催生大足五金进步的阶梯。在设备引进与开发上,1926年,龙水吴本修枪厂从遂宁购回一台英制车床,无电源用摇动杆摇动,开启龙水使用车床之端;1978年,大足汽车配件厂陶治全等人研制出“自动摇摆淬火机”,1981年获永川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1980年大足县医疗器械厂研制出xp80a型洗瓶机,1982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014年8月,四轴双轨自动焊接机械手入住星曜贸易公司,一组旋转机台一次可焊接16个产品,是原来人工的2倍以上。近年来自主研发的如“改性发蓝手板锯”、“锻打夹层菜刀”、“防盗型球阀管鞍”等30多个产品被认定高新技术产品或获得区级科技进步奖等。据不完全统计,大足五金行业拥有国家有效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100项。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近20个,高新技术企业近30个。
  (九)大足五金产业。经过一千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大足五金如今形成了以龙水镇为中心,辐射全区10余个镇街,产品涵盖日用五金制品、五金材料及模具研发制造;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微耕机、脱粒机生产为主的农机制造;再生金属制品、稀有金属材料为主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制造;木门、厨柜为依托的家居产业制造等12大门类、320多个品种、2000余个花色,从业人员逾20万之众的地方产业集群。2003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专门在龙水镇设立省(市)级特色工业园区。2005年9月,中国日用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中国西部五金之都”称号,2010年12月,中国日用五金技术研发中心命名“中国锻打刀剪中心”。2009年12月,“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邓家刀”“金忠”先后被认定为“重庆老字号”。
  (十)大足五金民俗。自唐宋以来,五金民俗贯穿于生活、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与宝顶香会一样是大足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无论是清代、民国的铁器制作,还是解放后的小五金生产,“比屋人家,以冶伟业”“昼出耕田夜打铁”“玉口金鸣”“掷地金声”“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铁忙”;因五金形成的坐商、行商、同行师友会,师带徒不能同时教二徒,学徒期限需三年有三月,师须视徒为子等;历代的同业公会、商会组织;改革开放后每两年一届的大足五金国际博览会都是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值得一提的是,炉火纯青的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已成为大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载入市级非遗名录。
  (十一)大足五金文艺。千百年来,大足五金文艺成为大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诗词歌赋、民谣、故事传说、歌剧、书法、绘画、摄影等。由于时间所限,仅举例如下。如清光绪年间的县令丁昌燕在任期间,正直四川布政史王之春带兵疯狂镇压余栋臣起义,拟对龙水“普剿血洗”,丁昌燕偕镇上父老在川主庙坝子向王之春长跪邀恩,使龙水免遭生灵涂炭,铁器行业再次得到保护。丁知县也因惩治余栋臣起义不力,光绪26年(1900年)被撤归故里。但他助力龙水五金发展和保护人民的故事,被龙水人民永远怀念和传颂;民谣流传有“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忙着去打铁”的故事;1959年1月,以龙水五金工人张志卿全家老小7口人参加的真人真事编写的小歌剧《满堂红》,在江津地区和四川省汇演,被评为优秀节目,获创作、演出奖。原文化馆馆长覃新生等创作有《龙水小五金,美名遍全国》;对联如五金市场的大门原贴有“供应畅通连接五湖四海,销售兴旺温暖万户千家”。还有大足五金赋、金忠赋、龙水五金市场“飞马雕塑”等。六、千年大足五金积淀的文化内涵
  大足五金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弥久历新,积淀出了“千年锤炼、世代传承、锐意创新、至臻完善”的文化精髓。
  (一)何为千年锤炼?纵观大足五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无论是作战的冷兵器、开山凿石的匠具,还是千家万户的生活用具,首先要选择好材料,要安好钢,在炉火中热到1000℃以上取出,眼疾手准,红锤冷打,观其形,听其声,使其金属分子结构更加均匀细腻;再是淬火,无论淬水火、淬油火,都要淬满火。这些都是历代匠人的经验总结,每一道工序需经验丰富的工匠执才能掌握,需要的是不厌其烦的执着锤打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给人启迪。
  (二)何为世代传承?大足五金是五金人的“根”和“魂”。自晚唐始创以来,一方面是在父传子、师带徒、父带妻、兄带弟中延续和传播,形成了各具特长的五金世家,如唐氏制锁、陈氏制剪、徐氏小五金、金忠小刀、邓氏菜刀等。二个是行业组织传承,清代有同行师友会,因崇奉李老君,后统一成立老君会。新中国诞生后,先后成立了五金同业公会、小五金协会、管道设备行业协会、铸造协会、五金商会、再生金属材料商会、模具商会等行业组织,他们团结行业企业,大力发展名优产品。正是这些,才共同做大了“大足五金蛋糕”。
  (三)何为锐意创新?韦君靖推动冷兵器发端、赵智凤利用五金开山化石、钓鱼城鏖战30多年大足兵器神功,无不是创新的范例。在当代,从2008年大足五金首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诞生到如今形成各项发明专利成果20余项、实现新型近100项,无不是大足五金人智慧的结晶。10年前,匠人陈明友为了改性发蓝手板具的研制,一天夜晚,他打着打火机观察配方,不料热气腾腾的气体产生燃烧,他脸部被灼伤、眉毛烧了个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的产品在410℃里面硬度不降,自由弯曲强度达到60度后回复直线原状,其韧性、锋利度和耐氧化度及美观度高于高价标准,产量跻身全国前三名行列,这是大足小五金史上绝无仅有的。
  (四)何为至臻完善?清光绪知县丁昌燕颁布《永定章程》“铁器十八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刀剪须安钢淬火,有产白铁无钢无火者,没收其产品,销毁示众,查封其工具……”这是大足五金行业首个诚信、品质规范要求,诠释了大足匠人追求精湛技艺和完美品质的精神汇集,集聚了产品的特征、个性、情感、品位和传播。“大足五金”既是大足区的象征和品牌,也是企业长期以来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积累起来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是大足五金“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核心价值体现。“金忠赋”曰:‘金忠’之宗旨,属为金?产品精良为金;属为忠?诚信为忠;熟为人,五金传人也!”其魅力就在于它凝结了理念、情感、象征等文化内涵。七、大足五金文化的当代价值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大足五金文化经过千年的弥久立新,正在以独特的魅力为大足贡献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一)大足五金文化是大足文化的具体展现。大足五金文化丰富多彩,昂扬向上,体现了千百年来大足人民因地制宜、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自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始终体现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无论哪个时期,人们爱它始终没商量。因此,它的技艺、它的种类、它的用途、它的质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适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分享。这正是大足文化多元绽放和多样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展现,且成为了大足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交融、不断升华和弘扬培育新的大足人文精神的根基所在和力量之源。
  (二)大足五金文化是大足人民的情感归属。千年大足五金,从原材料经营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已深深影响了数十代大足人,成为从数百、数千到数十万人的衣食之源,人人对其情有独钟,特别对其文化有着相当的认同和依恋感,相同的文化背景作为连接人们情感的粘合剂,也很容易拉近相互的距离。第八届五金国际博览会期间,大足日报、掌上大足app连续推出的《大足五金故事》,阅读量之高,传播之广,可以诠释出人们这种相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归属。可以说,大足五金文化是大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大足五金文化是助推大足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大足五金文化是大足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性条件。试看,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大足五金国际博览会,万商云集;建成的大足五金博物馆,已形成3a级旅游景区,包括由此带动的商贸物流、各类配套服务等,都无一例外的转化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重庆国泰集团提出打造“大足五金文旅城”,看中的就是重庆独一无二的、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大足五金文化,这背后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显现。
  (四)大足五金文化是提升大足美誉的推手。大足自古就有“小五金之乡”的美誉,大足五金开凿大足石刻、支援钓鱼城抗战、民国时期鼎力巴蜀闻名。新中国诞生后,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邓小平购买的邓家刀,先后获中国五金行业命名为“中国西部五金之都”“中国锻打刀剪中心”美名,曾与阳江、永康形成中国刀剪“三足鼎立”态势。大足五金文化功不可没,至今仍是大足对外开放的一张重要“金名片”,熠熠闪烁着大足独特的城市魅力和风采。□胡才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