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大足>大足文化> 石刻文化

震撼世界的大足石刻艺术

日期:2022-02-25

游客夜游北山石刻(资料图)


  

编者按:
  过去的几个月,本报陆续推出了《唤醒历史记忆再创新的辉煌——重走小川东道大型系列报道》,对大足境内的小川东道沿线历史遗迹、现状等进行了挖掘。报道一经推出,反响热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小川东道背后的文化、经济、历史等一系列讨论。
  为了全方位、更好地加深大家对小川东道的认识,从今日起,本报从石刻文化、非遗、老街、地名、产业等方面,对小川东道进行系统报道,以飨读者。

震撼世界的大足石刻艺术


     重走小川东道,石刻文化不得不说。7月至9月期间,本报记者按照小川东道的线路,走访了高坪、中敖、龙岗、棠香等多个镇街,沿途大大小小的石刻造像,让人叹为观止,深感大足石刻文化底蕴深厚“,石刻之乡”名不虚传。  
     大足石刻,是今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最早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至两宋达到鼎盛,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全世界8个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类遗产中,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既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迄今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以北山、石门山、石篆山、南山、宝顶山为代表的“五山”石刻,最具有代表性。  
     在小川东道涉及的镇街境内,不少石刻造像由于年代久远,且许多造像独立不成群,鲜少文字记载,因而本次主要截取知名度较高的南、北山石刻,以及年代较早的金山镇法华寺小石刻进行梳理介绍,重温石刻文化的恢弘与精妙。  

北山石刻——
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小川东道龙岗至棠香一段,从如今的十字路口一路向北,步行两公里左右,便来到北山石刻。
     北山石刻因位于龙岗街道的北山而得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开凿于唐代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末年(892—1162年)。以佛湾为中心,北山石刻造像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造像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俱都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作为大足石刻核心景区之一,北山石刻于2015年开启夜游项目,利用声、光、电及3d投影技术,从视觉上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游览体验。置身其中,除了感叹古人构思的巧妙和石刻本身的精美以外,也不禁好奇石刻背后的故事。  
     据《大足县志》记载,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凿出金仙,现千手千眼之威神,具八十种之相好”,开创了北山石窟。  
     韦氏因是义军队伍,不能享受国家军队待遇,所需兵器、凿石工具以及粮草等,皆为自给自足。当时,紧邻的玉龙、永川、巴川(今铜梁)一带盛产铁矿,韦君靖便组织人员火速运至水陆交通方便的龙水镇,招募能工巧匠昼夜赶制兵器及造像工具……至此,韦君靖开启了缔造大足五金和大足石刻元年。  
    前、后蜀及两宋时期,此处造像更盛。从唐景福至宋绍兴年间,历250多年而成现有之规模。
     这些石刻中,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具有唐至宋的过渡风格。而宋代造像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华丽,极富装饰之美。  
    值得一体的是,北山石刻观音造像众多,极富特色,被世人称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

南山石刻——  
研究价值极高的石刻造像群
    南山石刻位于小川东道经过的棠香街道境内,在距离大足城区南面约2公里的南山之巅。
     古时南山称为广华山,山上树木葱蓊,风景幽丽,素有“南山翠屏”的美誉。1996年,南山石刻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南山石刻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造像崖面长80余米、高3—10米,通编为15号,明清有增补。主要有真武大帝龛、后土圣母龛、三清洞、龙洞等道教造像题材,是全国道教造像的珍品,也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造像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南山石刻为代表的大足宋代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  
     此外,南山有碑刻题记28件。其中公元1250年的《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记载了公元13世纪中叶四川东部遭蒙古军攻掠后的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以碑证史”“以碑补史”“以碑断代”的重要价值。  

法华寺小石刻——
盛唐时期的石刻造像
     金山镇是重走小川东道的第六站,法华寺位于该镇水口村五组,小石刻不在这座寺庙内,而在寺庙后檐下的一个洞窟里,由一位农民发现。
     时间回到1998年7月,原大堡水口村六组农民挖猪圈时,掘出一个洞窟,里面刻有无数菩萨像。7月29日,当时的金山镇文化站长向县文物管理部门报告了这一情况。随后,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考证,使得这一盛唐时期的石刻造像得以重见天日。  
     记者看到,在法华寺庙后一侧,有一块椭圆形巨石,上面长满青苔,四周是一片竹林。在寺外墙角,有九个台阶,沿着台阶下去,就可看到巨石下的两个洞窟。这两个洞长约2米,高1.3米左右,微型石刻就聚集在左侧洞内,洞内石刻佛像大小约人巴掌大。而右侧的洞内,地面有2厘米左右的积水,破败不堪。  
     据《大足石刻档案》一书记载,洞窟内三壁雕像70余尊,右壁横列三排,计37身;左壁雕像风化重,后半部横列2排、16尊。造像装饰繁多,所刻题材在大足石刻中罕见,巴蜀石窟也不常见。  
     此外,洞窟前半壁题记残存“上合州”“大通院”等字,专家据此推断这些造像开凿时间不会晚于唐乾元元年,属盛唐时期的石刻造像,并有人称此可与尖子山石刻不相伯仲。  
     重走小川东道,曾经“叮叮当当”铁器与石头撞击的声音不时响起,我们惊叹于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的同时,也深深地被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这样的精神也将一直激励我们每一个大足人,奋发向上,勤勤恳恳,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重走小川东道,曾经“叮叮当当”铁器与石头撞击的声音不时响起,我们惊叹于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的同时,也深深地被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这样的精神也将一直激励我们每一个大足人,奋发向上,勤勤恳恳,以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毛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