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敬老版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网站专栏
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大足>大足文化> 石刻文化

北山石窟简介

日期:2021-06-19

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

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窟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北山石窟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

五代造像占北山石窟的三分之一以上,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变等新的内容,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衣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

北山石窟宋代造像有21种题材,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宋代造像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雅,比例匀称,穿戴艳丽,极富装饰之美。

北山石窟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之阙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北山石窟以其精美典雅,时代特征显著,雕刻细腻,艺精技绝,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又集晚唐、五代、两宋作品于一体,展示了晚唐至宋代各个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貌和发展演变,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方净土变

北山第245号龛。龛高385、宽260、深120厘米。雕刻于唐末(公元892—906年)。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雕刻。龛中部刻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此三像合称“西方三圣”。龛上部刻“西方极乐净土”,中下部刻 “三品九生”;下部和龛外左右侧方框内刻“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图。全龛造像布局严谨,构图饱满,人物多达530余尊,表现场景繁多,展示器物丰富,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等技法并用;且透视法则正确,层次分明,空间感极强,充分展示了唐代雕刻的高超技艺。为研究唐代乐器、建筑、服饰、舞蹈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在同类题材中至今保存完整,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石窟艺术作品”。

转轮经藏窟

北山第136号窟。窟高405、宽413、深607厘米。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窟正中刻转轮经藏,正壁刻释迦佛及观音、大势至菩萨,左右壁对称构图,各刻三尊菩萨像,左壁为文殊菩萨、宝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菩萨、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造像的身姿或正或侧,或坐或立,既可独立成龛又使全窟浑然一体。造像雕刻细腻,形神兼备,保存完整,雕刻技法洗练娴熟,刀法准确利落,造型线面并重,装饰繁复,富有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日月观音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右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年—1146年)。像坐高147厘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其左右各刻一位侍者。观音头梳髻,戴精美的卷草、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贴身飘垂座前,极富装饰之美感。像脸形丰圆,秀眉垂目,直鼻小口,双颊丰腴。对其面部的细腻刻画,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其面部肌肤质感极强,尽显女性的慈祥和蔼,成功地表现了一位传统的中年贵妇人的雍容华贵。

玉印观音

位于北山佛湾第136窟左壁中部。雕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公元1142-1146年)。像高143厘米,右手持宝印,左手握印带,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观音头戴精美的高花冠,冠体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虽距今八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令观者无不称奇叫绝。花冠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注重线面结合,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艺术实践。

孔雀明王

北山佛湾第155号窟。中心柱窟,高347、宽322、深607厘米。建造于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窟中心刻主尊明王像,跏趺坐于孔雀背负的莲台上,面部清秀端庄,头戴精美花冠,耳饰珠串,胸部装饰璎珞,披帛绕臂下垂,四只手分别持经函、念珠、宝扇和莲花。座下的孔雀双腿直立,嘴部向右侧,展翅开屏,尾部上翘,既作了窟定的支撑,又作为明王背屏。窟正壁和左右壁上布置千佛像。明王精工细致,孔雀则大刀阔斧的简易处理,形成鲜明对比;壁面布置的千佛,身姿、手势各异,千姿百态、小巧玲珑,与窟中央的孔雀和明王相互呼应,造像气氛热烈且主次分明。

数珠手观音

北山第125号龛。像高92厘米。雕刻于宋代(960—1279年)。观音斜依石壁,立于莲台上,头戴花冠,目光下视,含颦欲笑,神情娇媚。体态轻盈,肌肤柔和,肘悬飘带,腰系长裙,衣带迎风轻扬,颇有静中寓动、“吴带当风”之妙。观音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右手腕,双手下垂交叉于腹前,显得豁达大度,悠闲自若。身躯置于椭圆形大背光之中,营造了和谐统一的完美感和图案形式之美。人体比例正确,动态自然,人体转折部位处理恰到好处,面部的细腻刻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使观音失去了神像的威严,成为一位动人心魂,充满活力,可亲可敬的飘飘仙子。

古文孝经碑

北山第103号窟。方形人字顶窟,位于北山佛湾北段最南端,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碑文作六部分,分别占据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在其流布过程中,分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二十二章、今文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为今文版本。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北山遗存的这通古文孝经碑,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石窟时,赞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碑文中首先提出“孝”的标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进而规定了从天子到庶人各阶层行孝的具体范围。天子要以孝教民,诸侯要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要能守其宗庙,士要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庶人则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儒家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但“愚忠愚孝”,孔子并不提倡,碑文中刻有“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文中的“争”与“诤”相通,即“诤谏”之意。一个有道德修行的人,就应该如孔子所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才做到真正的“忠”和“孝”。

《孝经》的内容极其丰富,贯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部刻于石壁上的《古文孝经》,对我们研究先秦文化,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

蔡京碑

北山第104龛。碑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年)。通高300、宽137、厚37厘米。碑首圆弧形,碑额刻“懿简公神道碑”。碑文左起,楷书,竖刻38行,满行84字,存2645字,字径2.5厘米。

蔡京碑,全称《赵懿简公神道碑》,因系宋代书法家蔡京所书,故今人称其为蔡京碑。懿简公姓赵名瞻,字大观,北宋官至同知枢密院事,1090年亡故,为北宋著名史学家。神道碑是墓碑,原立于陕西周至县的赵瞻墓前,此碑刻系其后人逃难至此,重刻以志纪念。

蔡京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人品不佳而书法特好。宋《宣和书谱》评价说,蔡京得羲之笔意,自名一家。正书如冠剑大臣,行书如贵贯公子,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蔡京失势以后,其书法作品遭到极度毁坏,罕有存世,故此通碑文具有珍贵的价值。

水月观音

北山第113龛。像坐高53厘米。水月观音以“世间所绘观水中月之观音”得名。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此像为唐代著名画家周昉首创,其后盛为流行。

观音身后刻一椭圆形大背光,观音头戴花冠,垂发披覆双肩,身饰披帛,下系短裙,璎络蔽体,披巾上下飘动,极富装饰之美感;左脚下垂踏莲朵,右腿竖立,左手撑座面,右手握持披帛,随意坐于山石座上。神情悠闲自若,具有浓郁的人间情趣,世人冠以“风流观音”的雅号。在这里佛教艺术让位于世俗艺术,反映了从人到神,从神到人的艺术演变规律,也表现了晚期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突破了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创造性发展,造像具有神像人化,人神合壁的美学意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