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784214073K/2021-00066 | [ 发文字号 ] | 智凤办事处发﹝2021﹞62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智凤街道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3 |
[ 成文日期 ] | 2021-04-13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784214073K/2021-00066 |
[ 发文字号 ] | 智凤办事处发﹝2021﹞62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智凤街道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3 |
[ 成文日期 ] | 2021-04-13 |
[ 有效性 ] |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智凤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智凤街道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智凤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智凤街道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街道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巩固化肥农药减量成果,推进全街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走深走实,特制定了《智凤街道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智凤街道办事处
2021年4月13日
智凤街道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2020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化肥农药减量问题整改工作成效,深化问题整改成果,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加快高效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减少不合理化肥农药投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我街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走深走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结合我街道实际,以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用量高的作物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种植大户为重点,推广使用配方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培植绿肥等化肥减量重点技术和抗病品种、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药减量重点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动我街道2021年化肥、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分别减少0.5%以上,即我街道农作物化肥用量控制在1539.5吨(折纯,下同),减量7吨。我街道农药使用量控制在7.068吨,减量92公斤。病虫害统防统治率42%,绿色防控率43%。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培训指导。在关键农时季节,召开化肥农药减量专题培训1次以上,并建立培训档案。对农业技术人员、化肥农药经销商、规模种植户实现培训全覆盖。重点强化规模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做好对种植大户的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指导,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广全市“12316”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咨询电话的应用。大力宣传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印制发放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手册和宣传画,利用村级大喇叭、横幅、标语等形式在各村、产业基地开展减量技术宣传,做到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区及规模种植户宣传标语或横幅全覆盖。
(二)持续推进配方肥落地和病虫害统防统治。要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组织规模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广使用配方肥和实施统防统治,探索配方肥统配统施和病虫害统防统治。
(三)继续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合我街道产业发展,围绕用肥用药较大的蔬菜果树作物全面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和绿色防控技术,在柑橘基地,建立核心示范区800亩。示范区有机肥用量提高2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15%以上,农药减少用量1%以上,病毒虫害统防治率90%以上。因地制宜探索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理化防控的技术模式。在粮食作物上大面积推广自制堆肥、秸秆还田和理化诱控(灯诱、性诱、色诱等)、生物防治(捕食螨、生物农药等)、生态调控(果园生草覆盖、天敌诱集带种植)、农药减量助剂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绿色防控覆盖率,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四)加大对规模种植户农事记录的检查及减量情况的调查力度。建立规模种植户(示范户)清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辖区内规模种植户规范作好农事记录。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购买、使用记录、农事记录台账。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等,作为化肥农药减量支撑依据。农事记录应当保存二年以上。
(五)扎实落实试验示范。一是作好化肥农药减量示范。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示范落实,建立3个以上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要确定具体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创建的目标作物、目标产量、主推技术,规范建立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到户台账。二是积极开展新技术试验。带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
(六)积极探索新机制。一是探索主要作物化肥使用定额制。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探索主要作物化肥施用定额标准,在高施肥作物上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二是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托管制。结合社会化服务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开展“统配统施”、统防防治。在鼓励扶持“统配统施”、统防防治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组织。三是探索有机肥、配方肥以及农药生产企业的质量追溯制。不断规范有机肥、配方肥、各种农药的监管和使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胡伟任组长,分管领导马波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全街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制定防治面源污染政策措施。同时,协调各村(社区)、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问责制,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二)争取资金支持。争取上级部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推广服务力度。
(三)强化科技支撑。探索产学研交流合作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节能环保高效农业设施及农产品。紧紧围绕科学施肥用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各项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村级大喇叭、横幅、标语等等形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大力宣传推广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广大农民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五)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一是采取科技入户、进村入户驻点等多种形式,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户,开展化肥农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国家有关政策和技术宣传培训;二是在化肥农药使用的关键时节,开展零距离技术指导服务,把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