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离婚按下“刹车键”
冲动型离婚按下“刹车键”
我区1月—10月离婚人数同比减少近5成
近日,记者从区婚姻登记所获悉,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冷静期”制度后,1月—10月离婚人数1722对,与2020年同期相比,离婚率下降48.03%。
据区婚姻登记所统计,今年1月至10月,我区婚姻登记所共受理离婚申请3069对,859对夫妻明确放弃离婚,实际办理离婚登记1722件,其余460对处于离婚冷静期。
“离婚人数减少与‘离婚冷静期’的实行,同今年我区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及重庆市民政局启动的‘家和计划’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有很重要的关系。”区婚姻登记所所长罗莎说。
冷静期为冲动型离婚“降温”
为防止轻率离婚,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冷静期”制度正式实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离婚登记申请设置了30天冷静期。冷静期的实施,意味着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自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双方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据罗莎介绍,今年1月—10月申请办理离婚的共有3069对,冷静期主动撤销的有11对,冷静期自动撤销848对。
“离婚冷静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当事人因冲动、赌气等原因产生的矛盾,正式实施后,轻率离婚的情况明显减少。”罗莎说。
据了解,离婚冷静期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民政协议离婚,不适用于诉讼离婚。离婚冷静期不是限制离婚自由、限制婚姻自由,离婚冷静期是指当事人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时依法应当对是否离婚进行冷静思考,经过三十天冷静思考后,认为确实需要离婚的再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从而对于冲动型离婚的当事人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有效降低离婚率的同时,对维护、稳定婚姻家庭及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婚姻家庭辅导让感情“回温”
如果说离婚冷静期是为冲动型离婚设下的一道关卡,那么在这道关卡之前,婚姻家庭辅导室则是婚姻关系的另一道防线。
11月5日早上,位于市民中心的区婚姻登记所来了一男一女,两人一言不发,径直走向离婚登记所旁边的婚姻家庭辅导室。
原来二人是夫妻,几天前为离婚来过,工作人员征得二人同意,为他们预约了婚姻家庭辅导,当天再次前来正是为了接受辅导。
“我们先了解下情况……”见二人坐定,婚姻家庭辅导室的咨询师文永兰拿出准备好的纸笔,帮助疏导二人的情绪和矛盾。
本来沉默不语的两人,在文永兰的耐心引导下,渐渐打开话匣子,女方开始抱怨在家庭生活中的委屈和矛盾……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差不多两个小时过去,辅导室的门打开了,夫妇二人走了出来。
“今天立冬,出去吃点好的,吃羊肉嘛!”临走时,文永兰和他们打趣,夫妇二人回过头笑着回应。对于这样的调节结果,双方都很满意,最终放弃了离婚登记的想法。
“婚姻家庭关系和任何一段关系一样,是需要经营的。很多人过来离婚都是因为一时冲动,这样很不理智。”文永兰说,婚姻家庭辅导室的设置,就是希望通过对夫妻关系的疏通和调节,减少因冲动离婚的情况。
2016年9月,市民政局启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家和计划”项目,婚姻家庭辅导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2019年,根据项目以“践行民本,服务家庭”为理念,以“一室一站”为工作平台,以社会工作方法为工作手段,通过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所、社工组织和社区四方联动参与,打造“家和计划”项目服务品牌,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婚姻家庭辅导需求,促进家庭幸福和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4月以来,借我区作为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之机,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大足区福佑社工机构,在原有婚姻家庭辅导室的基础上增设了3个村(社区)婚姻家庭辅导站(棠香街道金星社区、拾万镇长虹村、宝顶镇香山社区),派驻3名社会工作者入驻其中,利用婚姻家庭辅导站为村(居)民提供婚姻家庭辅导讲座、夫妻关系调解等服务,让婚姻辅导走进村(居)民,不断提高群众对婚姻家庭的认识,提高婚姻家庭经营能力。
“婚姻家庭辅导确实在减少冲动型离婚人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罗莎说,婚姻家庭辅导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开展,通过心理疏导、谈心的方式,让夫妇二人正视婚姻中的问题,积极解决矛盾,从而打消了离婚的冲动。
宣传进社区提前找“病根”
除了婚姻辅导,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所和区福佑社工、区小义社工还走进社区,强化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宣传和引导。
“我们会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分享和讨论非理性离婚家庭矛盾突出问题和婚姻经营知识欠缺问题,先由社工引领,再由社区志愿者或服务对象骨干引领,发挥助人自助的再造血功能,根据服务对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诉求,每期分享主题均由服务对象集体决定,长效持续分享。”小义社工负责人徐晓琴说。
“我们长期派驻专业社工入驻村(社区),开展各类家庭关系讲座与辅导,举办家庭幸福密码增能讲座、好家风优秀家庭评选表彰、婚事新办文明婚俗宣讲、好家庭新婚第一课分享会等婚姻家庭系列活动。从各个角度深入促进婚姻家庭服务,婚俗改革试点。”福佑社工负责人屠欢说。
一个核心家庭的组成中,亲子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亲子关系的改善同时也能减少夫妻间的矛盾。前不久,小义社工便组织了一次沟通非暴力的家庭活动,市民陶先生和妻子、儿子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
通过几个阶段的交流活动,社工发现陶先生和妻儿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和孩子沟通时缺乏耐心,常常引起妻子的不满。社工当即进行了引导,并建立了跟踪式回访服务。
经过几次疏导,陶先生渐渐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原来的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以前没注意到自己说话的方式,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后我要对孩子有耐心,把对妻子和孩子的爱表达出来,多和他们沟通,让家庭更融洽幸福。”陶先生课后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