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街镇>拾万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基层政务公开>就业创业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大足区就业创业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89439/2022-00057 [ 发文字号 ] 大足人社发〔2020〕92号
[ 主题分类 ]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拾万镇 [ 发布日期 ] 2022-02-15
[ 成文日期 ] 2022-02-15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0093489439/2022-00057
[ 发文字号 ] 大足人社发〔2020〕92号
[ 主题分类 ]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拾万镇
[ 发布日期 ] 2022-02-15
[ 成文日期 ] 2022-02-15
[ 有效性 ]

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020年全区就业工作要点》已经2020年4月22日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重庆市大足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0年4月27日

2020年全区就业工作要点

2020年全区就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为主线,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增强服务效能,推进就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全年城镇新就业2.0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3200人以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0人以上,职业培训1.26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00万元,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下的目标任务,确保全区就业局势稳定。

一、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一)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完善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机制,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关键性指标,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储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就业稳定。推进“四驱联动、四地协同、三个发展、三大愿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降低部分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引进产业项目,以产业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加快实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发挥大足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智能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就业岗位。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创新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改善就业结构。继续推进跨区域劳务合作、校地合作,保障区内重点企业用工。(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经开区经发局。备注:列第一单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减轻企业负担,巩固拓展减税降费实效,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工在岗培训补贴政策,落实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系列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物流、融资等成本,落实好住房公积金降成本政策,推进第六批减负目录清单政策落地。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完善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和中长期贷款,不盲目抽贷断贷,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稳定外贸领域就业,研究降低进口制度性成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企业拓展国内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经开区经发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三)提升就业治理能力。实施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凭证、畅通办理,加快稳就业政策落地落实,助力我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十四五”就业规划,提升稳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探索建立经济发展与就业联动机制、就业目标导向优先机制和宏观政策联动机制。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项治理的就业影响评估,突出就业促进导向,做好跟踪应对,排除各领域影响稳就业的障碍。全力打造“渝创渝新·大丰大足”创新创业品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

二、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议事协调机制,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青年就业起航计划。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施展才华,扩大征集入伍和就业见习规模,发挥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牵引作用。精心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就业指导体验等活动,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招聘。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交换和服务衔接,强化实名制登记和就业创业定制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做好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大学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积极落实“阳光就业”、“千校万岗”等帮扶活动。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商务委、团区委)

(五)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编制“十四五”农民工工作规划,深化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实施技能培训、学历提升、致富带头人、“领头雁”等培育行动。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加快探索家庭服务员工制企业试点,适时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和十佳企业宣传推介。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用好统一的农民工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农民工统计工作,畅通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通道,有效解决转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返乡下乡创业政策,积极配合推进返乡创业试点和返乡创业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

(六)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加大就业扶贫政策落实力度,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工回引、就业扶贫行动日、就业扶贫宣传活动等强化贫困人员就业帮扶,促进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四种渠道就业,加强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的就业帮扶,确保4月以后有新增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当月清零。按照“岗位情况清、在岗人员清、工作时长清、补贴情况清”要求,加强扶贫领域公益性岗位日常监管。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扶贫工作。增强贫困人员技能素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贫困人员职业技能培训700人,确保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应训尽训、能训尽训。(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扶贫办、区工商联、24个有扶贫任务的镇街)

(七)做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完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系统试点,加强退役军人群体信息共享,促进供需对接,强化创业指导,展适应性培训、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做好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直招、专招工作。积极打造我区的产业品牌,开展多样技能比拼,示范带动、帮扶促进女性就业创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责任单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残联)

三、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

(八)优化创业环境。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着力“减环节、减内容、减成本、增效率、增便利”,提升企业开办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开展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优化政策环境,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创业成本,构建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格局。加大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实施力度,落实完善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力争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创新监管机制,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委、区经济信息委、区税务局)

(九)深化创业服务。大力实施“渝创渝新·大丰大足”创业促进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活动。依托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指导师队伍作用。支持建设专业化、产业化创业载体,大力推进“双创”基地建设,加强绩效管理,加大区级、镇(街)级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服务平台力度。积极参与“渝创渝新”重庆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和创业生态峰会、“创青春”青年创新大赛、“创客中国”等专项品牌活动,遴选培育优质创业项目,搭建创业项目和创业要素间的对接交流平台,给予持续跟踪扶持。积极争取举办市级创新创业相关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委)

(十)支持灵活就业。落实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研究,执行好“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及从业人员促进就业扶持政策,支持灵活就业人员能力提升。保护新业态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者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模式和渠道,探索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引导灵活就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经开区经发局)

四、提升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水平

(十一)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实施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办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经办服务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便民化和常态化。积极配合“智能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线上招聘求职、培训、创业、政策经办和业务监控等5个线上平台试运行,推动服务事项网上经办。执行好“好差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加快完善区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的申报工作。贯彻“就在山城”公共就业服务改革,推广就业创业服务超市,让群众就业创业更加便捷。组织开展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性开展特色化、针对性服务活动,并向社会公开活动月历。(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各镇街)

(十二)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残疾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等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开展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培训6000人次。大力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参与的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机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000人次。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小微企业经营者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3600人次,重点开展网络创业培训1000人次,IYB提升你的企业培训300人次。积极促进我区家服业发展,规范家服市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积极开展家服培训1350人、新市民培训3000人、劳务经纪人培训350人。规范使用专项资金,持续开展服务月活动,建立实名制信息档案,确保补贴性培训1.26万人次。落实市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做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备案工作。贯彻执行终身职业培训相关配套政策。推进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训模式,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承担培训任务。(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经开区经发局、区妇联、区残联、各镇街)

(十三)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贯彻落实《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等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贯彻落实新时期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好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积极规划筹建以区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园区,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为分园区的“一园多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实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用,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促进和扩大就业渠道。发挥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成渝经济圈建设中的人才引进和支撑作用。(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经开区经发局、大足高兴区、区市场监管局)

(十四)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金秋招聘月、民营企业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月、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结合疫情期间暂缓线下人员聚集的特殊情况,广泛推广线上就业服务行动,确保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组织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大中城市联合招聘、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大数据智能产业就业校企洽谈会、西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等活动。开展成渝经济圈协作城市劳务合作,组织园区重点企业赴资阳、内江、泸州等地开展项目展示、人才引进等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化培训、高校毕业生招聘等活动,为区内重点企业引进人才。(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

(十五)为技能劳动者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评价服务。根据鉴定评价范围,积极为符合参加各类评价条件的技能劳动者提供评价服务,进一步精简手续和优化流程,减少申请材料,增强服务能力。缩减申请受理、评价组织及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能力考核证书的办理工作时限。取消申请人身份、学历、工作经历等证明材料,减少和规范个人申请评价的填报信息。根据脱贫攻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培训需要,结合就业岗位和技能劳动者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围绕我区地方特色产业、就业创业需求,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技能单元,规范做好新专项职业能力的建议、论证、开发工作。(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五、做好风险防控

(十六)加强形势监测和研判。完善企业用工、就业统计等重点监测制度,优化劳动力调查制度。密切关注经贸摩擦对就业影响,完善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重点经贸企业台账、政策咨询平台,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和走访调研,及时捕捉苗头隐患,持续充实应对规模失业风险的政策储备。做好就业形势分析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委、经开区经发局)

(十七)兜牢就业困难群体底线。落实失业登记全渝通办制度,开展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积极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稳妥做好去产能等结构调整中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综合运用政策扶持、援助服务、职业培训、公岗安置、权益维护等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过渡性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应急局、经开区经发局)

(十八)劳动关系三方定期协商,落实三方委员会建设。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有序评定各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每年推荐评定AAA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并实施多部门联合激励。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应对预案。落实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政策措施,纠正就业歧视。(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妇联)

六、加强组织保障

(十九)注重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全体会议、专题会议,组织开展工作调研、理论研究、专项督查等,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健全就业目标责任制,压实镇街和部门责任。加强各单位工作指导,做好工作调度、专项督导,对稳就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激励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责任单位: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十)落实资金保障。统筹用好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规范运行。(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

(二十一)狠抓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弘扬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作风,积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规范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即时办结。加强基层窗口经办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强化常态化监督,把各类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单位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各镇街

附件:2020年全区就业创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20年全区就业创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镇街

城镇新就业人数(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人)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人)

职业培训(人)

创业担保贷款(万元)

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培训任务数

其中建卡贫困户

新市民

培训

劳务经纪人培训

合  计

20400

3200

1800

6000

700

3000

350

6500

90%以上

1

棠香街道

1520

360

213

400

20

150

12

930

90%以上

2

龙岗街道

1520

400

213

400

20

150

14

960

90%以上

3

龙滩子街道

830

180

131

100


100

5

60

90%以上

4

双路街道

920

270

164

120


100

9

280

90%以上

5

通桥街道

600

170

82

100


100

4

40

90%以上

6

智凤街道

650

40

16

250

30

150

12

400

90%以上

7

龙水镇

2000

500

262

500

60

200

32

980

90%以上

8

邮亭镇

1450

280

147

380

35

150

25

280

90%以上

9

宝顶镇

500

40

16

180

25

100

11

60

90%以上

10

万古镇

1220

250

82

300

50

150

17

410

90%以上

11

珠溪镇

800

70

49

380

60

150

31

160

90%以上

12

中敖镇

950

50

16

380

70

150

25

220

90%以上

13

三驱镇

800

60

49

300

40

100

20

290

90%以上

14

石马镇

650

50

33

200

30

100

11

100

90%以上

15

雍溪镇

650

20

16

200

25

150

10

130

90%以上

16

玉龙镇

550

90

65

120

20

100

10

140

90%以上

17

宝兴镇

400

30

16

180

25

100

10

140

90%以上

18

拾万镇

450

50

33

160

25

100

10

80

90%以上

19

铁山镇

650

30

16

170

25

100

14

100

90%以上

20

回龙镇

450

70

33

160

20

100

8

130

90%以上

21

国梁镇

400

20

16

160

20

100

9

130

90%以上

22

金山镇

450

20

16

160

20

100

8

90

90%以上

23

高升镇

400

30

33

160

20

100

10

80

90%以上

24

季家镇

400

30

16

160

20

50

9

70

90%以上

25

龙石镇

400

40

16

120

15

50

9

130

90%以上

26

高坪镇

450

30

33

160

15

50

8

50

90%以上

27

古龙镇

400

20

16

100

10

50

7

60

90%以上


重庆市大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20年4月27日印发

大足人社发〔2020〕92号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就业工作要点的通知.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