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街镇>双路街道办事处>政务信息>工作动态

耕者匠心 水乡臻品

日期:2025-07-03

玉滩水库夏季捕鱼。

珠溪镇鑫轩冬菜股份合作社基地。

冬菜合作社里,工人将冬菜装坛。


晨曦微透,玉滩水库烟波浩渺,渔网腾空而起,万尾花鲢搅碎一池金辉;古桥之下,陶坛轻启,大足冬菜的醇香漫过千年岁月。珠溪镇——这方被唐太宗赐名“宝珠溪”的水土,正以“一粒种”的坚守、“一湖鱼”的灵动、“一座镇”的丰饶,书写着农业与生态共生的故事。


一粒种·时光窖藏

“白露点青苗,三冬酿乾坤。”大足冬菜的宿命始于秋日,冬菜苗破土而出,历经霜雪淬炼,至立春方成墨绿丰腴之姿。濑溪河的风与日光在此凝结——这是时光窖藏的第一重仪式。
  据《大足县志》记载:大足冬菜始于公元1180年。因当年打造大足石刻的工匠较多,需要大量蔬菜用于日常生活,为了保证常年供应,勤劳智慧的古人在冬天将平时剩余下来的青菜用盐腌制装坛密封置于宝顶山坡,因为数量较多,部分青菜要三年后才开坛,随着时间的推移,坛中的青菜变得黑褐、油亮、脆嫩、浓香扑鼻,深受当时打造大足石刻的能工巧匠们的喜爱,而冬菜制作的技艺,也就随之传承下来了。大足冬菜每年白露播种,立春收割,经历播种、收割、晾晒、腌制等十几道工序,用特制泥土密封日晒夜露一千多个日夜,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经过一年青、两年黄、三年黑亮,自然发酵三年后才窖熟开坛,这跨越千日的等待,是匠人们对时间的最高礼赞。
  如今,珠溪镇聚焦强村富民,抓特色、增效益,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全区“一主两辅”特色产业,重庆鑫轩冬菜股份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冬菜主导产业总面积扩大至5000亩,年加工鲜菜能力超万吨。成功创建全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冬菜种植加工基地,年产值稳步提升至800万元。成功授牌冬菜产学研基地,在坚守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引入现代食品科技,对发酵机理、风味物质、保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冬菜酱、冬菜调味料、即食冬菜小包装等多个深加工产品系列,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拓展市场,“大足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运用得到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大足冬菜,香飘世界”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一湖鱼·活水滋养

珠溪镇的鱼一直有着神秘色彩的故事传说。相传,在珠溪水寨的七拱桥档头、王爷庙脚下,河水温柔地环抱着一处神秘的所在——三阴洞。这洞府奇特,高约两丈,宽七尺有余,深不见底,更难得的是洞中水温奇异,炎夏沁凉,寒冬暖融。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所在,孕育了濑溪河独一无二的珍宝:母猪壳鱼。这母猪壳鱼,乃比目鱼科中的异类,它吻长如喙,头尖眼平,身躯肥壮却细腻异常,鳞片间微布着星星点点的小白斑,一条剪刀状的尾巴在水中摇曳生姿,灵动非凡。珠溪水寨的郭氏打鱼人,世代以此为生,三阴洞便是他们捕捞这稀世珍品的主要渔场。母猪壳鱼的鱼肉,细嫩得入口即化,鲜香中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独特风味,吃过的人无不魂牵梦萦。这绝顶的美味,终于沿着水路,由郭氏打鱼匠奉昌州府之命,一路护送到了长安皇城。唐朝太宗皇帝品尝之后,龙颜大悦,连声称赞:“好鱼!好鱼!”当即下旨,将这濑溪河的母猪壳鱼定为御用国宴之珍馐,并赐封为“贡品鱼”。
  今天,玉滩水库的六月烟雨,是生态循环的无声宣言。渝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渔民们立于船头,一声号令,万斤花鲢如银瀑倾泻入舱,美丽的玉滩湖迎来了夏季捕鱼的第一网。水花飞溅中,渝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负责人钟光荣高声道:“莫看鱼跃欢腾,它们可是‘水下清道夫’!只食浮游生物,不沾半点肥药。”渝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2016年成立,以生产绿色水产品为特色,秉承不投药、不施肥、不喂饲料、不投不合格鱼苗“四不投”原则,通过“以渔净水、以水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吸引了库区移民入股697户,解决移民就业59人,每年销售成鱼近百万斤,受益群众近3000人,实现了生态渔业与生态保护互利共赢,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养鱼模式,推动“渔业+丰收节+旅游”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群众养鱼增收致富。


一座镇·山水滋味

濑溪河、珠溪河蜿蜒如带,长滩桥、小滩桥倒影成圆。泛舟河上,渔歌忽起:“宝珠溪水清又长,冬菜鲜鱼待客尝……”珠溪的农文旅融合早已刻入基因,我们正打造“味道经济+文旅经济”双引擎!来此研学开坛、泛舟品宴,带走的是“大丰大足”的滋味,留下的是乡村振兴的足音。
  珠溪镇持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立足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做优白马村冬菜、马王村辣椒、佛岩村中药材、宝冲村藠头、下坝村黄花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武胜村脆桃、宝珠村水蜜桃、小滩村柑橘、玉滩村花卉等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多村一品”形成四个核心片:以盘龙村、官仓村和玉河村为核心的“桑+”产业片;以宝冲村、熊家坪村为核心的花生产业片;以双滩村、老君村、八角村为核心的“稻+”产业片;以小滩村、土门村为核心的花椒产业片。高效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文化符号打造具有特色的节会,办好冬菜开坛节和封坛节、玉滩湖捕鱼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抓好二高坑瀑布等特色农旅景点宣传;积极推进宝珠村星级民宿建设,打造“特色餐饮+民宿”的乡村度假体验模式,推动农文旅创新融合发展,让“静南水乡”成为近悦远来的旅游打卡地。
  珠溪镇的故事已超越农业本身,它是一部以生态为纸、匠心为墨、科技为砚写就的启示录:一粒种,在三年窖藏中沉淀出抵御浮躁的定力;一湖鱼,于活水循环里诠释共生共荣的智慧;一座镇,借山水滋味激活古今相续的脉搏。
  这部启示录见证着珠溪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时光的承诺与对土地的深情。在这片沃土上,“冬菜、花生、蚕桑、金槐、稻米”五朵金花蓬勃生长,特色农业示范片区星罗棋布;“珠溪面、珠溪酒、珠溪鱼”的醇厚滋味与“溪景美、孔桥美、生态美”的如画风光交织,共同书写着味道经济与文旅经济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