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招商投资促进局>政务信息>工作动态

最美招商工作者之尹道勇

日期:2021-06-10

为壮大石刻文化产业而努力奋斗

                                                    ——记大足石刻文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大足区三驱镇党委书记尹道勇


如果给两年时间,新建一个园区,从规划、拆迁、招商、融资等从头做起,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党委书记尹道勇给出的答案令人惊喜:引进企业133个(含园中园企业),签约资金超过150亿,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园区获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

多次被拒,他从不气馁

2019年初,尹道勇同志来到三驱镇担任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大足石刻文创园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无中生有”建设大足石刻文创园。当时,没有专业人员,招商工作要从零开始;仅有少量土地指标可用,难以引进产业集群;城镇环境较差,企业前来考察后多数转身就走……

困难面前,尹道勇选择了迎难而上。立足园区实际,他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口,通过认真研究产业、拓宽招商思路、突出招商重点,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

开始时,他带领招商团队多方对接资源,四处登门拜访,但招商进展并不顺利,接触的企业纷纷表示无意在大足投资。一次,他在泉州市水头镇拜访企业时,一位企业家闽南口音很重,普通话基本听不明白,但他说的有一句话尹道勇不但听得清楚,而且终生难忘:“交个朋友喝喝酒可以,要到你那里去投资,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另一次,当好不容易邀请到一位企业家来三驱镇考察,但企业家到了现场一看什么也没有,甚至还没开始拆迁,于是掉头就走,还留下了一句话:“是哪个骗子把我骗到这里来考察的,这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园区!”

一段时间过去了,园区招商仍一无所获,出差的路上,尹道勇常常彻夜难眠。在那段时间里,陪伴他最多的是刘欢的一首歌“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四处碰壁、举步维艰,却没有动摇尹道勇的决心和恒心。他认真梳理园区的特点,认为虽然目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但优势也很明显:园区处于成渝腹地、未来交通发达,有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区发展改革委、规资局等七个部门审批权限下放,办事效率高……

于是,尹道勇带着招商队伍重新踏上征程,一家家地拜访企业。终于,在泉州市水头镇,一个名叫黄尚荣的商人被其描绘的前景所打动。黄尚荣带着几名企业家,实地考察了大足石刻文创园,十分看好其产业规划以及辐射川渝的区位优势,并决定在文创园落户。很快,投资40亿元的“园中园”项目——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正式签约,黄尚荣向园区打来了800万元定金。这家企业从洽谈到落地,仅仅花了两个月时间,也成为后来带动其他企业落地的“领头羊”。


找准特色,招商效果喜人

同质化,可以说是让招商工作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了实现差异化发展,增强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尹道勇带领团队加强产业定位研究,明确了依托大足石刻品牌,以雕塑文创为特色,大力引进石雕、木雕、铜雕、陶艺、城市雕塑,各种工艺品企业,以及文旅配套企业,打造有颜值、有产值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国西部最具特色雕塑产业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业市场集散地、中国西部文创旅游目的地”。

定位精准了,招商目标就更明确了。尹道勇以雕塑艺术产业为重点,带领招商组以福建惠安、河北曲阳、浙江东阳等地为招商重点区域,拜访知名企业和艺术家,陆续引进了一批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

其中的一家东阳木雕企业,其负责人多年前就在北京等地参与古典家具修复,技艺相当精湛。在与其接触过程中,尹道勇详细地介绍了园区的雕塑艺术产业规划布局,深深地吸引了这家企业。最后其入驻园区,正按4A级景区标准打造一个木雕文化产业园。

再如四川富瑞精典雕塑公司,是西南地区的知名雕塑企业,在业内影响力很大。受到文创园艺术氛围影响,这家企业决定将现有的29名设计师、300余名员工全部入驻文创园。

此外,文创园已吸引27名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落户入驻。包括天津“泥人张”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陈毅谦,玉雕名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于雪涛,东阳木雕代表人物、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惠安石雕代表人物、大国工匠张建奎等。他们既建大师工作室,又创办企业、开展培训以及研学活动,将对大足文创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从无到有,历时两年,大足石刻文创园引进企业133个(含园中园企业),投资总额达150亿元。园区已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可望明年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实干+苦干+巧干,付出终有回报

“文创园承载了太多人的关怀、支持和期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尹道勇说,弘扬石刻文化、壮大文创产业,是大足人乃至重庆人的都非常希望办好的事,必须全力以赴。

有人说,尹道勇将90%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此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的确从园区筹建伊始,他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几年来从未公休,就连周末都常常在上班,抓招商、推进企业建设。

他还记得,最多的时候,曾一周跑了四个省招商,深夜多数时间都还在飞机上,住进酒店往往到了凌晨两三点,但第二天8点多又准时出现在客商的办公室。在他40岁生日那天,虽然家人都期待他能早点回家,但他全天都在陪客商考察,晚餐时一位河北的泥塑艺术家得知情况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待将客人们送到江北机场再回家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一点。

尹道勇知道,除了实干苦干,巧干也非常重要。一个园区的发展,特别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2019年5月9日,重庆市委陈敏尔书记在大足调研时听取了文创园筹建工作汇报后,当即表示肯定和支持。在尹道勇带领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市发改委将园区列入重庆市和双城经济圈的重点项目;市招商投资局多次帮助园区开展招商活动、推荐企业落地、组织专业培训;市文旅委全力支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为提升工作效率,尹道勇提出坚持“四个同步”即同步招商、融资、拆迁、建设,目前已拆迁群众3000余人,园区一期80%以上的企业已开工,建成厂房及配套用房40万方(到年底可建成80万方),企业陆续建成投产,预计今年可实现固投20亿、产值20亿,一期项目基本建成,下半年开始启动园区二期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园区将实现产值400亿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眼看一个“有产值、有颜值、有价值”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尹道勇丝毫不敢懈怠,他说,“不管明天还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勇往直前、无惧风雨,为壮大大足石刻文化产业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