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应急管理局 关于2024年度受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的评估报告
重庆市大足区应急管理局
关于2024年度受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
的评估报告
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
大足区幅员面积1436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和21个镇,总人口107万,其中农业人口55.9万。今年以来,我区先后遭遇风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侵袭,全区基础设施和农林牧渔业损失较大,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较大困难。为确保灾后救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区防减救灾办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组织摸底排查,对全区灾情进行了评估。具体情况如下:
一、受灾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先后遭受“4.16风雹”、“6.26洪涝”、“7.10洪涝”、“7.13洪涝”、“7.15地质”、“8.4洪涝”、“8.9洪涝”、“9.5干旱”、“9.6风雹”共9次自然灾害,造成25个镇街294个村(社)不同程度受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累计受灾人口28073人,紧急转移安置155人,房屋倒塌2户3间,严损15户75间,一般损坏16户33间,基础设施损坏170余处。农作物受灾面积2586.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741.51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735.78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89.54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39.9万元,其中家庭财产损失522.2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1728.4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174.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014.9万元。
二、受灾主要原因
(一)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7月至9月,全区持续极端高温天气长达40余天,导致18个镇街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减产,受灾人口24946人,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306人,农作物受灾2349.4公顷,成灾712.18公顷,绝收178.32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6.22万元。
(二)洪涝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6.26”、“7.10”、“7.13”、“8.4”、“8.9”5次洪涝灾害,累计受灾2658人(紧急转移安置117人),农作物受灾236.39公顷,房屋倒塌1户1间,房屋严重损坏7户18间,房屋一般损坏10户21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2.88万元(其中房屋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261.9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191.68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174.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014.9万元),特别是“7.10”、“7.13”两轮强降雨叠加,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导致多处洪涝、地质滑坡灾害并发,农村房屋、基础设施造成较大损失。
三、抢险救助措施
面对较为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坚决确保辖区和谐稳定。一是及时处置灾情。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受灾镇街积极抗灾救灾减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认真开展应急救助、全面核查灾情、全力清障排危、指导开展生产自救互救,确保救灾工作取得实效。特别是“7.10”、“7.13”洪涝灾害,由4名区领导坐镇指挥,滚动会商研判雨情、水情、灾情,现场调度指挥镇街、部门开展防汛救灾工作。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在区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现已投入各类救灾资金2000万余元,主要用于购买洪涝灾害救援物资及装备、排险设备租赁、人工费用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补助等,同时计划安排300万元冬春救助资金,解决部分受灾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三是组织外出务工。有序安排劳务输出和外出务工,协调区内企业积极招收受灾民工,增加受灾农民收入。四是发动生产自救。组织灾民互助互济、春借秋还,发动灾民自力更生,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有序安排多种蔬菜和晚秋作物增收,着力解决部分受灾人员基本生活问题。
四、恳求资金支持
根据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关于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全市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渝应急发〔2024〕89号)文件要求,区应急局于8-9月会同各镇街深入村(社区)受灾农户家中核实灾情,重点调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情况。根据各镇街通过国家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系统申报统计,结合全年受灾情况,经区财政、水利、农业、应急、林业、规资等部门会商评估,全区冬春需救助4264户9594人。
由于区财政十分困难,特恳请市财政局通过中央和市级资金划拨解决我区冬春救助款1100万元,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
重庆市大足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10月28日
(联系人:李红梅;联系电话:1590939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