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 索引号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17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日期 ] 2025-10-15
[ 成文日期 ] 2025-10-15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17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日期 ] 2025-10-15
[ 成文日期 ] 2025-10-15
[ 有效性 ]

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一种错

 


抑郁症绝非简单的“心情不好”或“意志薄弱”,它是一种复杂、真实且可治疗的大脑健康问题,涉及生物、心理与社会多层面的交互作用,其与遗传、环境、神经结构的变化等有关。

一、如何识别抑郁症?核心症状“三低”需警惕:

1.情绪低落:显著且持久的悲伤、空虚、绝望感,或易怒(尤其在青少年中)。

2.兴趣/愉悦感丧失:对几乎所有活动失去兴趣,即使曾经热爱的事物也索然无味。

3.精力减退:持续疲惫,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日常小事也变得费力。

在此期间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食欲/体重明显变化、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动作迟缓或焦躁不安、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念头等。

二、抑郁症虽痛苦,寻求专业帮助是康复的关键第一步:

1.专业诊断与治疗计划:

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进行专业评估,明确诊断,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和/或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旨在帮助调节大脑化学物质平衡,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切勿自行停药。

心理治疗(核心):聚焦改善人际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及行为。

2. 自我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配合专业治疗):

了解疾病:学习抑郁症知识,减少自责,理解症状是疾病表现。

规律生活:尽可能固定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

适度活动: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被证明能有效改善情绪。

联结与表达:向信任的亲友倾诉感受,避免孤立。

管理压力:学习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

设定小目标:拆分任务,完成小目标积累成就感。

远离酒精/毒品:它们只会加重抑郁。

3. 社会支持至关重要:

家人朋友:提供无条件的倾听、陪伴和鼓励,避免指责或轻率建议“振作起来”。支持患者就医并遵医嘱。

互助团体: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获得理解与经验。

抑郁症是一场发生在心灵深处的风暴,它消耗着生命的色彩与活力,却常被误解为软弱或懒惰。真正的勇气,是在这场风暴中依然选择面对——承认痛苦、寻求帮助、耐心等待疗愈的微光。

康复之路或许漫长曲折,但每一步都值得尊重。当内心世界陷入寒冬,向外界寻求支持不是妥协,而是重获生机的智慧。专业的治疗如同破冰船,能在绝望的冰层中开辟航道;而亲人的理解则是永不熄灭的暖炉,默默守护着重生的希望。

来源: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

拟稿:曾好

审核:戴可会

                                                重庆市大足健康教育中心

                                                    2025年10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