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09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4-30 |
[ 成文日期 ] | 2025-04-30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09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4-30 |
[ 成文日期 ] | 2025-04-30 |
[ 有效性 ] |
如何远离职业病困扰?
一、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例如,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如生产性粉尘、噪声等),劳动组织或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作业姿势,厂房建筑通风不良等。
由于预防不当或技术局限性,职业性有害因素会进一步导致劳动者工伤、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和早期健康损害等,这些都会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由于职业病种类繁多,不同职业病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我国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了10类132种法定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等。
二、怎样守护职业健康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损伤,例如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
第二级预防,也称发病预防,是通过加强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健康监护,例如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尽早发现健康损害、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等,以便及时处理、有效治疗。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指对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给予积极治疗,并采取促进康复的各项措施。
内容来源:健康中国公众号
拟稿:曾好
审核:戴可会
重庆市大足健康教育中心
2025年4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