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07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4-02 |
[ 成文日期 ] | 2025-04-02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07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4-02 |
[ 成文日期 ] | 2025-04-02 |
[ 有效性 ] |
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等群体的睡眠情况有何不同?
一、儿童睡眠不良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入睡抗拒等。
儿童长期睡眠不良会影响体格生长、认知和情绪发育,严重者会导致一系列行为问题,并影响成年后的睡眠习惯。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安排睡前活动,如盥洗、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固定有序,温馨适度。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和剧烈运动,避免进食难消化食物和饱食,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培养幼儿独自入睡的能力,不宜摇睡、搂睡,将喂奶或进食与睡眠分开。
二、青少年睡眠不良主要与学业压力、电子设备的使用以及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有关。
长期睡眠不良影响学习能力、免疫力、生长发育等,甚至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扰,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陪伴,正确引导和教育。
三、职业人群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规律作息等问题,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不高、睡眠时间不足、睡眠颠倒等,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与条件。
职业人群应妥善管理自己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久坐。避免睡前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学会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态平和,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四、老年人维持睡眠能力下降,更易发生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长缩短、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早醒等。老年人可通过疏导负面情绪、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等方式改善睡眠。
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不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不过分关注睡眠,不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焦虑情绪。睡前应减少咖啡、茶等饮料的摄入量,避免睡前过量进食或饮水。对于影响睡眠的原发性疾病,应及早干预、积极治疗。
来源:重庆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
拟稿:曾好
审核:戴可会
重庆市大足区健康教育中心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