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其他公文
[ 索引号 ] 11500111MB15011811/2022-00636 [ 发文字号 ] 大足卫委文〔2022〕5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日期 ] 2022-01-25
[ 成文日期 ] 2022-01-17 [ 有效性 ]
[ 索引号 ] 11500111MB15011811/2022-00636
[ 发文字号 ] 大足卫委文〔2022〕5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日期 ] 2022-01-25
[ 成文日期 ] 2022-01-17
[ 有效性 ]

重庆市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1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大足卫委文〔20225号 


重庆市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2021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精心指导下,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坚持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继续保持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凝聚强大精神合力。

一是重理论武装。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系统集中学习1000余次,参观党史教育基地21次。坚持学史力行办实事,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14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二是重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完成公立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严格落实党政分设,新建党组织81个,实现把支部建在科室上。三是重行风建设。开展“五不承诺 五项治理”“三假三乱”等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区县交叉检查、区卫生健康委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督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0余家,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升廉洁从业水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四是重监督检查。公立医院全覆盖接受了区委政治巡察,区中医院接受了2021年度中医医院巡查,相关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以整改促提升效果显著。

(二)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有力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一是疫情防控勇毅笃行。始终坚持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持续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环境同防”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切实做好院感防控。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实行“行政+防控+救治+物资”1+3值班制度。科学优化全区181个采样点设置,充分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科学储备集中隔离医学场所40个(1779个房间),严格开展医疗机构、隔离点等重点场所防控督查。强化舆论引导,持续做好健康科普宣传和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的防疫氛围,提升个人防护意识。二是疫苗接种纵深推进。科学设置“28+N”个疫苗接种点,组建N个流动接种站进高校、企业、社区、小区,共设接种台94个,配备疫苗接种、医疗保障等各类医务人员1421人,确定5家接种异常反应定点救治医院。按时超额完成12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接种和全程接种任务,积极推进3-11岁人群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1231日,全区累计到苗176.46万剂次,累计接种171.74万剂次。

(三)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努力筑牢百姓健康屏障。

一是做精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孕产妇死亡率持续3年保持为0,婴儿死亡率为3.09‰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77.8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1.72%、规律服药率78.69%。二是做细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开展健康宣传活动2323场次,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2.7万余份,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5.63%。三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投入资金270万配置15辆入网120救护车。组建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在重庆市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大比武中分别获得了总成绩团体奖第三名、突发中毒事件处置单项奖第二名的好成绩。四是做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30个,打造精品家医团队1个,签约居民18余万人。五是做实疾控体系建设。新建5家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2家狂犬病示范门诊。

(四)稳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卫生健康需求。

一是抓等级医院创建。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甲综合医院周期性评审,区中医院晋级三级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甲复审。二是抓卫生项目建设。卫生重点项目完成总投资2.04亿元。区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区中医院综合楼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区二院主体工程完工。三是抓医疗保健。完成医疗卫生保健任务4件,其中一级保健任务2件,常态化做好保健对象疫情防控、健康体检、疫苗接种等工作。四是抓队伍学科建设。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房颤中心、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相继通过国家级认证。成功创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引进博士研究生3名。“三基三严”培训3000余人。全区国家公立医院住院满意度96.03%、门诊满意度93.28%,员工满意度85.16%,均超全国和重庆市平均水平。五是抓对口帮扶。选派第二批5名医务骨干对口支援察雅县人民医院,并赠送近10万元药品等物资。选派8名医务骨干到忠县、酉阳开展帮扶工作,圆满完成对接帮扶工作。

(五)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大足行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深化医改展现新进步。深化医共体“三通”建设,选派医务人员183名、挂职副院长23名下沉基层开展技术帮扶,上下级双向转诊3265人次,探索推进经开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一体化发展模式。二是民生实事取得新成效。全区宫颈癌筛查任务完成率达100.52%,乳腺癌筛查任务完成率达100.28%;完成孕优检查3863人、婚检14139人,婚检率持续居全市前列。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区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有9家,备案托位493个(不含公立学校托位数)。三是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得到新增强。万古镇成功创建“重庆市卫生乡镇”。2021年新创建33个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到91%;新创建9所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比例达58.3%。四是职业健康管理跃上新台阶。现有重庆市健康企业7家,今年申报创建2家企业并通过市级评估。万古镇尘肺病康复站正式投入使用。邮亭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完毕,于20221月投入使用。优化审批服务,平均审批时间压缩81%。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五是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创新局面。深化与华西口腔医院合作,实现口腔急危重症绿色通道转诊。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建立国医大师廖品正工作室、天府杰出科学家段俊国工作室。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医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二、工作亮点

卫生健康宣传工作提质扩面,国家行业媒体正面报道采用6条,市级重点媒体正面报道采用5条,区级媒体正面报道完成80余条,超额完成市级考核指标,营造了浓厚的卫生健康宣传氛围。托育服务工作提质提速,成功创建重庆市(首批)托育服务示范机构。精神卫生工作建强做优,率先在全市开展农村癫痫防治管理试点项目工作。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质增效,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拟申报我区两案例为国家优秀案例。职业健康工作成效明显,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分类管理全区313家企业。

三、存在问题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需加强,疫情防控还存在长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防控压力仍然较大。

(二)智慧医疗发展参差不齐。以区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区级综合性医院正在向现代化智慧医院迈进,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也成为卫生健康数据质量提升、医共体“三通”建设、“互联网+医疗”发展堵点。

(三)基层卫生专业人才急需填补。基层公卫人员、精神科、麻醉科等专业人才急需填补。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理念,以推进“健康大足”建设为引领,坚持“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两手抓,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建强干群队伍、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是慎始如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守好预防线、处置线、接种线三条防线,巩固好防控成果。

三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实医共体“三通”建设,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医防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开展等级疾控机构创建。

四是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持续开展行政村卫生室星级评审。探索乡村医生“镇聘村用”。

五是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规范化执法机构建设,推进“美丽医院”、等级乡镇卫生院创建、老年友好型医院创建。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一区两群”,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关系。

六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落实好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政策,加强“名医工作室”建设,发挥“名医工作室”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

七是促进人口家庭均衡发展。积极做好三孩政策解读,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持续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11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