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信息>工作动态

玉龙山的“英雄赞歌”

日期:2020-08-11

玉龙山的“英雄赞歌”

上图:老人讲红色故事

右图:踊跃捐款


  

八壮士跳高炉”:一段铭刻在心的革命史实
  大足,是一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沃土。和饶氏兄妹、唐赤英光辉的革命生涯一样,“八壮士跳高炉”的革命故事也是可歌可泣。
  1996年版的《大足县志》750页第六章第四节“段西铭、蒋镇南武装暴乱”记载:1950130日,解放军璧山军分区通信排一行44人,在杨连长率领下,由永川进驻玉龙乡。次日上午10点,段西铭率各路匪徒约2000人,从玉龙两侧高山攻入场。解放军边打边撤,被旧乡长冷万方带到土匪埋伏区遭到伏击。解放军坚持到下午6时,伤亡30多人,杨连长牺牲。其余几名解放军伤员藏在附近的废高炉里,尔后转移到老百姓家,由当地农民荣成良、曾绍卿等化妆隐藏,掩护归队。
  “这一仗,在大足县‘土匪暴乱’中,牺牲的人最多,亦最为悲壮。”玉龙籍人士、区政协干部曾广宏说,《大足县志》虽然只有寥寥200余字,却勾勒出了那段往事的轮廓。此战中,那些伤员们受尽了毒打、火烧、刀砍、丢进风洞等惨无人道的折磨,特别是“八壮士跳高炉”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他们坚定的信仰和为国捐躯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刻在心。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八壮士跳高炉”,成为大足革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几个人的“英雄情怀”
  “八壮士跳高炉”的革命故事,不仅在几代玉龙人中口口相传,而且还牵动着几个玉龙籍人士的心。早在几年前,以姚永富、杨应雄、李世华、曾昭凯、曾广洪为代表的几个玉龙籍热心人士,就商量着做两件事情:搜寻烈士的名字和家人、呼吁修建一座纪念陵园。
  但这谈何容易?
  先说搜寻烈士的名字和家人这事。几人费尽周折,多次通过区人武部、重庆军分区、璧山人武部搜寻烈士家乡的亲人,甚至打算通过中央电视台栏目搜寻,但都无功而返。70余个春秋犹如白驹过隙,41名烈士的名字无法得以核实,他们的家人更不知其魂归何处。
  他们呼吁修建一座纪念陵园,虽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因财力紧张等诸多原因被搁浅。“41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于玉龙老街,他们也有情、也有爱、也有家。他们毅然献身到底为了什么?答案不言而喻。”曾广洪说,如果再不加以挖掘、保护、传承,在如今年轻人热衷刷抖音、追网红的年代,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段革命史实极有可能被湮没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鲜被人知。
  几个人想到了另外一条路:募捐,由民间发起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于是,在2019年,由姚永富、陈道斌等牵头,开展了前期的筹备工作与工程设计。

从耄耋之年到少先队员:一群人的敬仰和募捐
  春节前夕,在玉龙
  镇玉峰社区举行的打造
  红色教育基地捐赠启
  动仪式,成为新年里
  该镇的“高光”时刻。
  捐赠仪式上,群情激昂。曾广洪坦诚的肺腑之言,姚永富深情的诗歌朗诵,无不让人动容。
  耄耋之年的画家来了。以画虎被广为人知的重庆市著名画家胡代勋,身穿保存多年的志愿军退伍军装,一边讲解自己创作的《八勇士跳入高炉》,一边声情并茂地说道:“我是一名1953年参加伟大‘抗美援朝’战斗的志愿军战士。这幅凭借从小的记忆创作并保存至今的画作,可以供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考。”
  企业家来了。“我们企业现在虽然困难,但我们一定支持家乡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捐赠10000元、捐赠4000元、3000......”企业家梁华、梁寿全、李益凤、张维勇、王刚、文盛英等,得知家乡打造红色基地的消息后,专门赶回老家捐款。
  少先队员来了。13岁姚国思把自己储存的零花钱捐了出来。她激动地说,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解放军与土匪激战的故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工薪族来了。“我们家里虽然仅仅靠工资吃饭,但为了缅怀先烈,我宁愿省吃俭用,捐3000元。”
  全国三八红旗手来了。原全国三八红旗手、老人孙桂仙尽管重病缠身,经济拮据,但她仍捐款1000元。
  街坊邻居们来了。热心人唐光碧,不但要求儿子捐2000元,还动员亲朋好友赞助。1000元、500元、300元、200元、100元……玉峰社区老街的街坊邻居,纷纷慷慨解囊。
  《玉龙记忆》一书的编撰组,也将节余的4万元捐了出来。短短的捐款仪式,募捐金额就达到20万元。“后续还有很多有捐款意愿的热心人与我们联系。”129日,曾广宏告诉记者。
  一笔笔捐款,表达的是一份份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玉龙籍人士、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昭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挖掘乡土历史文化,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传递正能量,才能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传统村落描绘红色信仰:一个镇的英雄赞歌
  挖掘革命历史文化,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得到了玉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如何让‘八壮士跳高炉’的感人故事,与玉峰社区的古井、古桥、古石板路、古寨门、古关隘、古石刻等传统文化遗存实现有机融合,从而带动文旅产业兴旺发展,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该镇负责人表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英雄,是最好的榜样。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使之与玉峰传统村落保护并驾齐驱,实现革命文化与山水旅游有机融合,正成为了当地人的思考。
  “挖掘这一特有的乡土革命历史文化,既可以彰显玉龙山水文化底蕴,又为传统村落增添了红色人文景点。”玉龙当地干部群众认为,这不仅可以使龙水湖景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峰传统村落、红色教育基地连成一片,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大足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城增添一份革命文化底色、贡献一份玉龙力量。本报记者谭显全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