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解读
经济发展韧性强劲,总体运行稳中向好
——区统计局解读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
202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885”赛马比拼为牵引,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等多项指标排全市前列。
一、经济发展韧性强劲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全市1.3、0.4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7位、主城都市区第10位、桥头堡城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8%,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
二、生产领域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平稳增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25位、主城都市区第12位、桥头堡城市第3位。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1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63.2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8.3亿元、增长8.8%,牧业产值27.9亿元、增长5.9%,渔业产值7.3亿元、增长6.0%。全年生猪出栏59.6万头、增长3.0%;羊出栏25.3万头,列全市第6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增长7.2%,列全市第6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家禽出栏933.5万只、增长3.2%;收获秋粮42.4万吨,列全市第7位、主城都市区第5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增长2.9%,列全市第5位、主城都市区第4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茶叶712.8吨,中草药6616.2吨,园林水果及瓜果8.3万吨。全区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1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7亿元。
工业制造持续提升。推动落实先进制造业“渝西跨越计划”,大力发展“246”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业增加值增长7.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市2.2、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市4.4、2.4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1位、主城都市区第6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在全市、主城都市区和桥头堡城市排位分别较前三季度提升3、3、1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1%,较前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增长快速,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42.2%、57.2%。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7.4亿元、增长27.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20.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工业企业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1.2亿元、增长19.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12.0个百分点。
建筑行业快速增长。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5.0%,高于全国、全市8.3、6.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9.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4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全区新开工建筑施工面积48.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6万平方米,增长3.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53.7亿元、增长4.1%。
服务行业总体稳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中国邮政、石刻旅业、长足飞越、巴岳保安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分别增长13.2%、61.3%、39.9%、35.8%。
三、消费市场提速复苏
商贸行业加快复苏。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亿元、增长8.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3.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7.9%,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4.0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1.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7%,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分别增长28.1%、19.1%、12.2%、82.6%、18.4%、10.5%,其中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54.3%。实现进出口总额46.0亿元、增长102.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59.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
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保交楼”成效显著,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1%,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市18.6、23.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主城都市区第2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在全市、主城都市区和桥头堡城市排位较前三季度分别提升3、2、1位。吾悦广场、棠荣府2个重点项目销售面积达21.2万平方米,占全区销售面积的41.0%。
四、投资领域推动有力
投资项目推动有力。强化项目“三张清单”精准调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增速高于全国、全市9.1、7.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15位、主城都市区第5位、桥头堡城市第3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市24.9、18.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在全市和主城都市区的排位较前三季度分别提高3、2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市16.6、2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6位、主城都市区第2位、桥头堡城市第1位,在全市、主城都市区和桥头堡城市排位较前三季度分别提升2、2、1位。
五、各项收入稳步增长
财政收入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5亿元、增长15.2%,其中税收收入16.0亿元、增长13.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35元、增长5.3%,增速列全市第17位、主城都市区第6位、桥头堡城市第4位,在全市和主城都市区排位较前三季度分别提升6、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26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1元、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93:1。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完成644.1亿元、631.0亿元,分别增长16.0%、17.8%,持续处于13.0%以上高速增长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