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467943/2021-0123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生态环境局 | [ 发布日期 ] | 2020-12-25 |
[ 成文日期 ] | 2020-12-25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467943/2021-0123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生态环境局 |
[ 发布日期 ] | 2020-12-25 |
[ 成文日期 ] | 2020-12-25 |
[ 有效性 ] |
大足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销号情况公示表
序号 | 整改任务概述 | 整改责任单位 | 整改目标 | 整改措施及成效 | 整改时间 |
1 | 空气质量预警能力不足 | 大足区生态环境局 | 强化空气质量预警能力建设 | 整改措施:建设15个大气网格化监测微站,15个站点主要集中在大足城区及周边镇街,其中棠香街道有8个站点、龙岗街道2个站点、龙水镇2个站点、智凤街道1个站点、宝顶镇1个站点、中敖镇1个站点。每个微站监测的参数包括SO2、NO2、臭氧、CO、PM10、PM2.5、TVOC、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参数,强化监测及预警能力。根据监测数据,对于超标点位及时开展排查,摸清大气污染源头,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整改成效:已完成15个站点的建设。自网格化平台运行以来,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截至12月15日,全区空气优良天数为329天,同比增加25天。通过网格化监测加强了污染趋势判断,有效提高了大足空气质量预警能力,强化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 |
2 | 近年来,区内实施的河道生态修复整治项目中,部分配套栽植了一批(水生)植物,有的已过质保期,但没有明确具体的管护单位。 | 区水利局 | 建立日常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 | 整改措施:1.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由区水利局、鑫发集团会同区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单位)对全区实施的河道整治项目排查摸底,核实栽植植物地点、品种、面积、数量及管护责任落实情况。2.制定方案,明确管护单位。对未明确管护责任单位的项目,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及时清理枯死植株、枯枝落叶,强化日常管护并实现长效管理。 整改成效:及时组织鑫发集团全面排查,摸清了全区河道生态修复水生植物基本情况,通过整改,明确了管护主体,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 |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
3 | 大足区作为渝西水资源匮乏地区之一,水资源承载负荷较大,中水、再生水利用率不高。 | 区水利局 | 实施大足区中水回用城区段(一期)项目,按时建成日处理能力2万吨中水厂及配套管网,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 整改措施:为解决中水、再生水利用不高的现状,缓解水资源承载压力,我区高位谋划,前瞻布局,提出建设2万m³/d中水回用项目。为此,制定大足区《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举一反三问题整改措施清单,要求区水利局切实履行牵头责任,加强对城区中水会用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定期开展调度,明确专人跟踪项目进度,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组织参建各方现场办公,加强项目督导。鑫发集团科学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质量和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现已完成,安装管道21.4公里,新建反硝化生物滤池一座,中水回用水池一座,风机及反冲洗间一座,加药间一座,配水泵房一座以及配套附属设施. 整改成效:该项目的建成,通过将中水回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清洗、河湖景观补水,既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又提高中水回用效率。 |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
4 | 目前,全区水环境质量虽然稳中向好,但个别镇街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波动较大,不能及时确定污染因子,无法持续、密切关注水质变化。 | 区生态环境局 |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建成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 | 整改措施:建成濑溪河棠香街道段棠香站、濑溪河龙水镇段渔箭站、濑溪河智凤街道段石磙滩站、濑溪河中敖镇段中敖站、窟窿河三驱镇段李家坑站、窟窿河铁山镇段铁山站、珠溪河龙石镇段龙石站、雍溪河万古镇段万古站8座自动监测微站。 整改成效:项目建成后,及时掌握8个镇街水质变化,能够及时对超标水质段面及时开展排查,准确定位污染源,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 |
5 | 上游水库、化龙水库库周散居农户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存在隐患。 | 区生态环境局 | 开展上游水库、化龙水库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散居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保障饮水安全。 | 整改措施:开展上游水库、化龙水库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散居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保障饮水安全。建成2459座四格式化粪池,其中宝顶镇完成649座、中敖镇完成1091座、高坪镇完成719座。 整改成效:项目实施完成后,上游水库、化龙水库库周农村散居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障饮水安全。 |
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 |
6 | 邮亭镇、玉龙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及以上)无在线监测设施,不能及时掌握出水水质变化情况确定污染因子。 | 区生态环境局 | 建成邮亭镇、玉龙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施,及时掌握出水水质变化情况。 | 整改措施:建成邮亭镇、玉龙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施。 整改成效:项目建成后,运用在线监测数据,能够及时掌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情况,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 |
7 |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不到位。 | 区生态环境局 |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管护运维制度,建立运维台账,落实专人负责,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实现已验收设施正常运行、管护到位、出水达标。 | 整改措施: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全覆盖大检查;运维单位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护运维制度;建设设备监控云平台。 整改成效:1、已对11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对区城投集团、鑫发集团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大足环发〔2020〕100号),要求运营维护做到对账销号; 2、已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护运维制度。落实农村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明确负责人信息等,现已基本上墙;3、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监控云平台安装、调试;落实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 |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 |
8 |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 区农业农村委 | 202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编制了《重庆市大足区2018-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以此引领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印发了《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污染源防治有关工作方案的通知》(大足农委〔2020〕100号)—大足区2020年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方案,《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大足农委〔2020〕104号)《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工作的通知》(大足农委〔2020〕297号)等文件。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镇街、村社。二是开展抽样调查。定点抽查120户农户,调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在抽样调查基础上,根据当年全区农作物统计产量及面积等建立完善大足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台账。三是建立监管体系。印发了《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大足农委〔2020〕104号)《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工作的通知》大足农委〔2020〕297号)。建立起横向道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区常年聘请3000多名环保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成立3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野外禁烧督查执法领导小组,分片区开展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督查执法工作。四是强化示范带动。投资170万元,实施农作物秸秆肥料化示范项目1个(三驱镇尚牧农业有限公司有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示范项目)、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示范项目2个(腾达牧业、瑞丰农业有限公司秸秆饲料化示范项目)、农作物秸秆基料化示范项目1个(大足区宽哥食用菌秸秆基料化示范项目),示范带动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显著提高。 整改成效:重庆市大足区是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常年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约120万亩,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2019年我区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有35.25万吨,可收集资源量30万吨,综合利用量27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35%。其中:肥料化利用22.5万吨,饲料化利用3.15万吨,燃料化利用4万吨,基料化利用约0.35万吨,利用率分别占74.5%、10.9%、13.4%、1.2%。农作物秸秆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而且还美化了人居环境。农作物秸秆野外禁烧净化了空气,推动我区优良空气天数达到317天。 |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 |
社会监督联系人及电话:谢朝霞 023-43762091 | |||||
备注:社会监督联系人须由区县或市级部门负责统筹督察整改的工作机构有关人员担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