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政府 网站专栏
| 无障碍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基层政务公开

您当前位置: 首页>区政府部门>司法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公共服务

重庆市大足区司法局关于开展 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命名拟推荐单位的公示

日期:2025-08-20

重庆市大足区司法局关于开展

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命名拟推荐单位的公示

根据《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开展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正开展第十批“全面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通过自主申报、实地初评、审核推荐等综合评估确定了拟推荐单位。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现将拟推荐单位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从2025820日-828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反映。

联系单位: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联 系 人:郑瑜

联系电话:023-43780619

联系地址:重庆市大足区龙景路123号市民中心4

邮政编码:402360

附件:重庆市大足区关于开展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拟推荐单位情况介绍

重庆市大足区司法局      

2025820       


附件

重庆市大足区关于开展

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命名拟推荐单位情况介绍

铁山镇胜丰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促进乡村和谐有序、充满活力,从而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各项措施落地生根,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一、基本情况

胜丰村位于铁山镇东部,距镇政府3公里,东与三驱镇月池村相邻,南与三驱镇板桥村相连,西与铁山镇高龙村相接,北与高升镇太和村相邻;成渝高速公路复线从我村横穿而过,并在我村设立下道口;幅员面积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0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709户,户籍人口3114人;胜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7人,村支两委专职成员6人。胜丰村支部于2021年成功申报基层党建示范村、于2016年、2021年和2023年被区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评重庆市第四批美丽宜居乡村、支部书记龙文兵获重庆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决赛三等奖、2023年获评大足区“五星村庄”。胜丰村“清廉村居”迎接市区多部门及多位领导调研,并获得高度肯定,目前已被确定为31个清廉重庆建设标杆单位之一。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党建引领与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

1.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于民主管理全过程。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凝心聚魂。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

2.提升治理效能增强组织凝聚力。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实施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让党员群众全程参与土地征用、土地租赁及收益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及实施过程,形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

3.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建立村干部履职清单和负面清单。搭建“线上+线下”村级“四务”公开平台,发挥“千眼”监督系统、小院+、村务公开栏、网格公示栏、积分制二维码等“立体式”公开渠道,全过程公开公示群众关心关注的村集体“三资”、城乡低保办理、宅基地审批、工程项目等小微权力清单,接受监督,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真正实现村务公开透明、“零距离、有温度”,确保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法治文化与阵地建设

1.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现状。村办公室设置法治宣传栏2个、法律之家1个、公共法律服务室1个、人民调解室1个。做到每月更新法治宣传栏内容,传播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知识;法律之家配备1名法律顾问和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定期坐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服务,今年以来已解答咨询200人次,调解纠纷68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胜丰村在具有年代感的“胡家大院”设置了云上诉讼冷静室、老兵调解室等,不断推动诉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减少诉讼增量。积极推动“法治院落+”建设,以农家院落为主题,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路径,以院落建设“小切口”做实法治乡村“大文章”。

2.法治文化建设举措与成果 。培育法治文化氛围,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在“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宪法知识竞赛,薪系农民工及民法典在身边的入户宣讲活动,针对土地征用、承包地流转、劳资纠纷、婚恋等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法律宣讲,对特殊群体进行专项普法,结合矛盾调解案例“以案释法”,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激发群众学习宪法热情。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学法热情,进一步增强村民法律意识。

(三)产业赋能与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近年来,胜丰村依托大安农业园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稻+”产业,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在法律顾问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助力下,为入驻企业和业主提供法律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纠纷矛盾,为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目前全村稻药轮种1100亩,稻虾产业500亩,祥源中药集团、惟德药业先后在胜丰村建立中药材加工房,国家柠檬产业集群“气调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较好解决了土地撂荒的问题,又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展了群众就业渠道,带动了群众增收。

三、工作成效与示范价值

(一)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来,胜丰村通过推行“村规民约+清廉积分制”,让“村里事”变成“大家事”,把“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丰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线上说事等协商活动12场,依托“云号手”平台,发布并解决问题81个。通过法律之家、诉讼冷静室的设置,将矛盾纠纷化于萌芽之中,信法、懂法、用法的人越来越多,2024年胜丰村信访率同比下降24%,矛盾纠纷化解率98%以上,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上交”。

(二)村民法治意识提升

通过普法宣传和法律教育,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明显增强。村民在面对矛盾纠纷时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主动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并在土地流转合同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随着法治意识的提升村民们对村委会依法管理、村务公开等工作更加支持,让基层治理更加顺畅,为全村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三)助力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

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优化了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质量提升,还有效推动集体经济壮大。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5万余元,集体收益22.5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