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行政处罚事项 |
处罚数量 |
备注 |
1 |
对用人单位及其管理人员侵犯职工人身权利的处罚 |
0 |
|
2 |
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培训有关规定的处罚 |
0 |
|
3 |
对介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处罚 |
0 |
|
4 |
对用人单位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处罚 |
0 |
|
5 |
对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处罚 |
0 |
|
6 |
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用工档案的处罚 |
0 |
|
7 |
对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有关规定的处罚 |
0 |
|
8 |
对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人员的处罚 |
0 |
|
9 |
对具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所列行为的处罚 |
0 |
|
10 |
对具有《重庆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处理办法》第十五条所列行为的处罚 |
0 |
|
11 |
对具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所列行为的处罚 |
0 |
|
12 |
对外国人和用人单位违反外国人就业规定的处罚 |
0 |
|
13 |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违反有关专门规定的处罚 |
0 |
|
14 |
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违反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处罚 |
0 |
|
15 |
对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 |
0 |
|
16 |
对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加班费的处罚 |
0 |
|
17 |
对用人单位对履行集体协商职责,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或者依法保障自身权益的职工打击报复的处罚 |
0 |
|
18 |
对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档案或者其他物品,以担保、入股、集资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处罚 |
0 |
|
19 |
对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处罚 |
0 |
|
20 |
对用人单位、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和劳动者骗取就业专项资金的处罚 |
0 |
|
21 |
对用人单位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处罚 |
0 |
|
22 |
对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社会保险待遇的处罚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