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林场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大足财预〔2021〕30号)的要求,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林场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 部门基本情况
(一) 部门概况
1. 部门主要职能职责
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林场(挂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桫椤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牌子)隶属于重庆市大足区林业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
宗旨:
承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资源保护和管理服务工作,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主要职责任务:
宣传贯彻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协助林业主管部门打击破坏林区、自然保护区的一切不文明行为;承担全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桫椤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安全防护的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林业保护工程试点示范,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推广林业先进技术,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
具体职责任务:
1.1.贯彻执行国家和市有关林业、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规定。
1 2.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供林木种苗为林业生态公益服务。
1.3.承担预防和扑救国有林场林区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1.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群众和游客自觉保护桫椤资源。
1.5.承担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安全防护;进一步调查桫椤资源,开展相关科研活动。
1.6.及时清查影响保护区建设的不良行为,协助林业主管部门打击盗伐及滥砍滥伐、乱占林地、破坏桫椤及其生长环境等行为;负责林区禁止狩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日常工作。
1.7.承担全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桫椤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服务工作。
1.8.开展林业保护工程试点示范,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推广林业先进技术,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
1.9.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 部门机构设置
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林场(挂重庆市大足区西山桫椤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牌子)事业编制27名,领导职数1名(其中: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核定内设机构6个(办公室、财务科、营林生产科、森林资源保护科、桫椤自然保护科、森林公园管理科)。
(二) 部门预算及支出情况
1. 整体支出规模
2020年部门预算收入总额1336.0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336.02万元)。2020年部门预算支出总额1336.0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31.35万元,项目支出604.67万元)。
2. “三公”经费支出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预算为11万元,实际支出金额为8.82万元。
3. 结转盈余情况
无
二、 绩效评价基本情况
(一) 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使用是否有效,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的要求与特点,结合大足区西山林场部门职能定位,本次评价按照宏观目标与具体管理目标相结合,整体支出与各监管项目具体支出相结合,以“整体+项目”的形式为基础开展绩效评价。即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二个部分,其中,部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大足区西山林场年度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反映大足区西山林场的整体运行及职责履行情况;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2020年度由中央、省级、和区级各类项目经费支持的项目,以反映大足区西山林场的管理职能。在各项目评价完成后,将各项目投入、过程、产出、效益的评价结果纳入部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大足区西山林场整体评价结果,综合反映大足区西山林场整体支出与履职情况。
整个指标体系分为投入(5分),过程(45分),产出(30分),效益(20分),共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
(三) 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本单位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此项工作与部门总体目标任务同部署同安排,成立以陈勇为组长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并设立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明确由财务办公室抓好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
1. 前期准备
①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为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强化支出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本部门实际,针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等全过程管理,制定并完善《大足区西山林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大足区西山林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试行)》《大足区西山林场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大足区西山林场2020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好各项具体措施。
②预算绩效目标的申报与批复
2020年初,我单位编制了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及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报区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在区政府网站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求各科室强化资金意识,将资金落到实处,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抓手,以改进预算管理为目的,在控制节约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③加强业务培训,大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
我单位2020年初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于2020年2月3日对各科室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在培训会上强调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工作进行了讲解,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为深入人心,并要求各科室按照年初预算对本科室绩效工作进行自查自评。
2、组织实施
大足区西山林场按照《重庆市大足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大足财预〔2021〕30号)的要求,为确保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按规定全面、客观、如实地反映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成立由场长任组长、副场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本着严谨务实的态度,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
三、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 绩效评价及结论
大足区西山林场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5分,等级为“优”。综合评价结论如下:
1.在过程指标的预算支出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2.在效益指标的“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存在上下级沟通不及时,沟通滞后;群众往来不密切等问题。
(二)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分析
1. 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主要包括了目标设定、预算配置两方面,主要评价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以及预算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
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的资金共计1336.0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总额731.35万元,项目支出604.67万元。
①基本支出
2020年度基本支出范围为西山林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西山林场的日常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基本支出年初预算总额731.35万元,决算总额731.35万元。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预算为11万元,决算数为8.82万元,减少原因是西山林场强化预算决算管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部门“三公”经费支出。
②项目支出
纳入本次绩效评价的项目经费年初结余0万元,本年拨入604.67万元,本年支出604.67万元,年末结余0万元。
③目标设定
西山林场的绩效目标设置上部分绩效目标较为明确,并进行了量化分解,相应的工作措施设置能体现其所履行的职能。
④预算配置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不存在超编的情况,部门核定编制38人,实际在职人员27人,在职人员控制率71.05%。
“三公”经费变动率为0,2020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1万元,实际支出8.82万元,较2019年实际支出8.84万元减少0.23%。
在职人员控制率及“三公”经费变动率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无扣分。
2. 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主要包括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三个方面,主要评价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总体情况。
①预算执行
一是预算完成率方面,西山林场无结余资金,预算完成率为100%。
二是预算调整率,预算数为1336.02万元,预算调整数为1336.02万元,预算调整率为0。
三是公用经费预算数为175.56万元,实际支出总额为175.56万元,控制率为100%。
四是“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为11万元,实际使用8.82万元,控制率为80.18%。
五是政府采购执行率,政府采购实际金额为234.23万元,预算采购金额为173.79万元,采购执行率为134.78%,超出预算金额较大,主要是由于项目采购金额预算不准确,该项不得分。
②预算管理
一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能够按照规定程序,实行逐级审批后支付;加强制度适用性的分析和检查,确保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符;1.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2.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3.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4、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5、制定了相关项目管理制度。6、项目实施规范。
二是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反映和评价了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1.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部门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2.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3.预算调整履行规定程序;4.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5.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三是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西山林场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1.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准确;2.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3.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本级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公开4.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③资产管理
一是资产管理安全,部门的资产保存完整、使用合规。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保存完整;2.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3.资产配置合理、处置规范;4.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二是固定资产利用率方面,所有已购固定资产均在用,实际利用率100%。
3. 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主要是职责履行情况,与西山林场主要职责职能、绩效目标匹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统计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西山林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单位作用,全面履行单位职责,不断提高单位工作质量。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森林防火防护,森林火灾受害率,防火总成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森林火灾受害率≤0.1‰,杜绝了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达到目标值得5分。
二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各项指标均达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
三是林木良种培育,林木良种培育建设合格率>90%,达到目标要求。
“四好农村路”防火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及维护情况良好
五是西山桫椤园自然保护区管护合格率>95%,管护情况良好。
六是天保工程管护合格率>95%,管护情况良好。
4. 效益情况分析
效果主要是职责履行情况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主要评价项目、资金体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等。2020年西山林场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① 经济效益
一是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森林火灾、病虫害造成的森林资源破坏。
二是减少了森林资源损失,林木蓄积得到了有效提升。
② 社会效益
一是给附近人民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二是提高了农户出行便捷度。
三是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③ 生态效益
二氧化碳固定量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④ 可持续影响
一是水源涵养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是森林抚育构建稳定生态系统效果显著。
5. 服务对象满意度
一是群众满意度,本次评价以40个随机调查对象为限,发出测评表40份,收回有效测评表40份。结合对自评报告中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满意度为93%。
二是上级部门满意度为88%并对本单位提出更高期望。
四、 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预算资金使用计划性有待加强,完善用款计划管理,更科学合理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 预算绩效观念不深入。我单位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情况,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绩效理念较薄弱,单位绩效目标编制仍有缺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
3.服务对象满意度有待加强。缺少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造成对群众的需求不明。
4.政府采购执行率过高,项目采购金额预算不准确,预算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差距较大。
(二) 整改情况
1.进一步增强绩效管理理念。在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的过程中,我单位将更加重视资金使用绩效,做到“花钱必问效”。加强与财政的沟通协调,按照绩效评价原则,开展资金安全性、规范性的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绩效管理要求。
2.进一步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严格内控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从制度上管理好用好每笔资金,力争每笔资金的使用都为林业事业带来促进作用。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做到真正了解和尽力完成群众的需求,给予他们实质性的帮助。
4. 加强项目实施监控。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的实时监控,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异常,实施范围调整等及时报批或备案,对达成政府采购标准的项目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流程优选供应商。
附件2 |
||||||
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说明 |
评分标准 |
得分 |
投入 |
预算配置(5分) |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 |
2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人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人员编制数,反映和评价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目标值≤100%;达到目标值得2分;比率﹥100%,每增加1%扣0.5分,直至扣完。 |
2 |
“三公经费”变动率 |
3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
“三公经费”变动率≤0,得3分;“三公经费”>1,每增加1%扣0.5分,直至扣完。 |
3 | ||
过程 |
预算执行(12分) |
预算完成率 |
6 |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支出完成程度。 |
比率≥100%,得6分;100%>结果≥90%,得4分;90%>结果≥80%,得2分;80%﹥比率≥60%的,得1分。比率﹤60%的,不得分。 |
6 |
预算调整率 |
4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比率≤3%的,得4分;3%﹤比率≤10%的,得2分;比率>10%的,得0分。 |
4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
2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反映和评价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2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1%扣0.5分,扣完为止。 |
2 | ||
“三公经费”控制率 |
3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目标值为≤100%;达到目标值得3分,未达到目标值的每增加1%扣0.5分,扣完为止。 |
3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
2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100%。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反映和评价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
政府采购执行率95%-105%得满分,低于95%或超过105%不得分。 |
0 | ||
过程 |
预算管理(17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6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项目管理是否规范,基础信息是否完整等。评价要点: |
全部符合得6分,每出现一例不符合的扣1分。 |
5 |
1.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
||||||
2.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
||||||
3.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
||||||
4、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
||||||
5、是否制定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
||||||
6、项目实施是否规范。 |
||||||
过程 |
预算管理(17分)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10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反映和评价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评价要点: |
全部符合得10分,每出现一例不符合的扣2分。 |
10 |
1.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部门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
2.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 |
||||||
3.预算调整履行规定程序; |
||||||
4.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
||||||
5.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
8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评价要点: |
全部符合得8分,每出现一例不符合的扣2分。 |
8 | ||
1.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准确; |
||||||
2.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按照财政预决算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公开预决算信息,一是收支总体情况表;二是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表;三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四是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按“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公开,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应当细化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两个项目,并对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说明。五是本部门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以及政府采购(主要包括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和货物、工程、服务采购的预算金额)等情况的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公开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情况等。 |
||||||
3.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是否在本级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公开 |
||||||
4.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部门建有门户网站的,在门户网站公开,并永久保留;部门没有门户网站的,在公开媒体公开。并且在网站上设立预决算公开统一专栏,公开在预决算统一专栏下面。 |
||||||
资产管理(4分) |
资产管理安全 |
2 |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评价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评价要点: |
全部符合得2分,每出现一例不符合的扣0.5分。 |
2 | |
1.资产保存完整; |
||||||
2.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 |
||||||
3.资产配置合理、处置规范; |
||||||
4.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
||||||
固定资产利用率 |
2 |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反映和评价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
比率≥90%的,得2分;90%>比率≥80%,得1.5分;80%>比率≥70%,得1分;70%>比率≥60%,得0.5分;比率<60%得0分。 |
2 | ||
产出 |
职责履行 |
森林防火防护 |
5 |
森林火灾受害率,防火总成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
目标值:森林火灾受害率≤0.1‰,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达到目标值得5分,未达到目标值不得分。 |
5 |
森林病虫害防治 |
5 |
森林病虫害防治各项指标是否达标 |
目标值: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3‰;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未达到目标值不得分。 |
5 | ||
林木良种培育 |
5 |
林木良种培育建设合格率是否达标 |
比率≥90%的,得2分;90%>比率≥80%,得1.5分;80%>比率≥70%,得1分;70%>比率≥60%,得0.5分;比率<60%得0分。 |
5 | ||
“四好农村路”防火公路建设 |
5 |
公路建设及维护情况 |
公路建设及维护是否按质按量完成,完成率100%得5分,完成率每低于5%扣1分,直至扣完。 |
5 | ||
西山桫椤园自然保护区管护 |
5 |
西山桫椤园管护合格率是否达标 |
比率≥95%的,得2分;95%>比率≥90%,得1分;比率<90%得0分。 |
5 | ||
天保工程管护 |
5 |
天保工程管护合格率是否达标 |
比率≥95%的,得2分;95%>比率≥90%,得1分;比率<90%得0分 |
5 | ||
效益 |
经济效益 |
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造成的资源损失 |
2 |
减少资源损失效果 |
效果显著得2分,一般得1分,差则不得分 |
2 |
林木蓄积提升 |
2 |
林木蓄积提升效果 |
效果显著得2分,一般得1分,差则不得分 |
2 | ||
社会效益 |
提供就业岗位 |
2 |
是否提供了就业机会 |
是得2分,否则得0分 |
2 | |
农户出行便捷度 |
2 |
是否提升了农户出行便捷度 |
是得2分,否则得0分 |
2 | ||
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度 |
2 |
是否提升人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
是得2分,否则得0分 |
2 | ||
生态效益 |
二氧化碳固定量 |
2 |
二氧化碳固定量增减情况 |
增加得2分,减少得0分 |
2 | |
可持续影响 |
水源涵养量 |
2 |
水源涵养量是否提高 |
是得2分,否则得0分 |
2 | |
森林抚育构建稳定生态系统 |
2 |
森林抚育构建稳定生态系统效果 |
效果显著得2分,一般得1分,差则不得分 |
2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群众满意度 |
2 |
群众满意度情况 |
群众满意度比率≥95%,得2分;95%>比率≥90%,得1.5分;90%>比率≥80%,得1分;低于80%不得分。 |
1 | |
上级部门满意度 |
2 |
上级部门满意度情况 |
上级部门满意度比率≥90%,得2分;90%>比率≥80%,得1分;低于80%不得分。 |
1 | ||
小计 |
- |
- |
95 | |||
评价结果 |
□优 90分≤得分≤100分; □良 80分≤得分<90分;□中 60分≤得分<80分; □差 0分≤得分<60分。 | |||||
部门审核意见 |
||||||
财政归口科室审核意见 |
||||||
备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 | ||||||
1.共性指标包括投入和过程,共占50分,各共性指标的权重已由财政部门确定; | ||||||
2.个性指标包括产出和效益,共占50分(满意度分值设定不超过10分),各个性指标的权重由部门(单位)自行确定,但每个指标分值不低于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