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培育的“塑形”与“铸魂”
大足区中敖小学位于濑溪河上游,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21年的鳌溪书院。学校将这段特殊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党建品牌建设的“坐标原点”与“精神源头”,坚持“形”与“魂”的统一、“育”与“用”的结合、“守”与“创”的平衡,探索党建品牌从理念提炼到价值转化的实践路径。
一、“三维系统”塑形:理念提炼培育品牌“四梁八柱”
(一)以“育人坐标”定方向,回答“为什么建”。针对育人实效不显著、党员先锋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学校将党建品牌定位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制定“党建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让党建品牌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
(二)以“三大行动”强支撑,解决“怎么建”。一是对百年伟大建党精神、大足城市精神与鳌溪书院办学精神展开三大精神溯源,确立“聚溪成海、饮水思源”为内涵的溪源党建品牌。二是挖掘党建品牌的三重精神内涵。三是通过溯溪、溪动、溪美、溪涌、溪阔五大阶段有序推进品牌建设。
(三)以“质量导向”促长效,明确“建成什么样”。以办学质量为导向,确保党建品牌建设实现“七有”:有标识、有愿景、有文化内核、有阵地、有机制、有创建思路、有成效,让品牌建设可量化、能落地。
二、“四大工程”铸魂:价值转化激活品牌“内生动力”
(一)实施“思想铸魂”工程,注入品牌基因。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指尖微党建”“移动党课”,打造“沉浸式”理论课堂与“行走实践课堂”,深化学习,注入品牌基因。
(二)实施“溪源先锋”工程,锻造育人铁军。推行“两下沉”,让党小组扎根年级、党员深入班级。开展“两亮行动”,设立党员示范班、示范课,激励党员在教学与急难任务中亮身份、显担当。实施“双培养”,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让党旗在教育教学一线高高飘扬。
(三)实施“融合育人”工程,践行初心使命。构建“党建+课程”育人体系,创新“党建+实践”育人载体,打造“党建+成长”赋能平台,将党建品牌建设成为激励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力量。
(四)实施“文化浸润”工程,涵养校园生态。打造“1+N”溪源党建阵地集群,以“溪源党建文化教育中心”为核心,搭配校园各处“微文化阵地”群,营造“党建引领、全员育人”的良好生态。
三、“三个实效”转化:实践落地彰显品牌“育人成效”
(一)党建工作体系化实效。构建“1335党建工作体系”,强化党建功能,增强党建引力,实现党建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二)区域辐射引领实效。学校获评“大足区党建示范点”等称号,通过“重庆市首批党建双创培育单位”验收并获优秀等次,接待多批观摩团队,成为区域党建与教育融合标杆。
(三)媒体宣传矩阵实效。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等国家级、市级平台报道20余次,“溪源党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网站专栏


















